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北斗前传     
从北京北三环一个普通招待所三楼那个简陋狭小的游击队办公室,到今日浩瀚宇宙中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计划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理想与挫折,艰辛与荣耀  相似文献   

2.
彭志伟 《信息系统工程》2013,(12):95-95,160
文中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通用航空中的应用,主要探讨了通用航空对卫星导航的需求和中国通用航空对“北斗”应用考虑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创七项中国第一(1)中国第一次全媒体整程走完"丝绸之路"(2)全球和中国第一次利用GOPRO 360全景技术整程记录丝绸之路(3)中国第一次卫星车全地形全过程直播"丝绸之路"(4)中国第一次拥有"欧卫"认证的卫星车(5)中国第一次对"丝绸之路"进行整程航拍(6)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导航丝绸之路(7)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记录丝绸之路航迹  相似文献   

4.
作为导航卫星领域的新兵,中国的北斗计划在面临国际竞争的同时也要利用规则寻求发展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追寻北斗梦     
古人仰望北斗,辨识季节与方位。今天,中国人通过创新与奋斗再盗追寻北斗足迹。 尽管面临国外技术先入为主,并长期垄断全球应用市场的不利局面和重重挑战,中国北斗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已经奄本空中布局了11颗北斗卫星。  相似文献   

6.
航空快讯     
《航空档案》2007,(6):6-9
中国航空民用飞机生产进入新阶段;歼10战机发动机年内将国产化 外销可不受外来限制;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并顺利投入运行;新支线飞机对提升我国航空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阎良强度试验基地开建将担负试验新式战机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发展独立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国家安全和经社会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速中国信息化进程的重大举措。继续加速推进北斗导航应用,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北斗一号建成运行,初步应用国防和经济社会急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救灾  相似文献   

8.
彭辉 《中国新闻周刊》2011,(9):I0034-I0035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高精度授时,是确保中国电力电网时间基准和时间统一的唯一安全办法。变革,需要表率和先行者,理应有机构和领袖人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9.
需要用一大段的篇幅,才可能较完整地写下孙家栋的头衔。在学术上,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如果结合当今中国科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名词如“北斗…‘嫦娥”,那他是北斗导航卫星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也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如果提及荣誉,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0.
同世界其他大国一样,卫星导航等许多高新技术往往源于军事,最先用于国防,而最终将主要在民用领域显示其市场价值。中国北斗系统建成以后年产值可达近千亿元,但要在已经被GPS垄断的市场后来居上,则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1.
北斗造梦师     
研发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缔造了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当年的一群中青年专家在错综复杂的国内环境和国际关系中,不畏艰辛,满怀豪情,默默奉献。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离我们远去,永远不再回来;很多人久卧病榻,依然为国家建言献策;很多人岁过耄耋,但仍风雨无阻地穿梭在中国的边疆和南海。他们是伟大的平凡人,值得我们用笔去记录属于他们的北斗生涯,他们是北斗造梦师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2.
《航空档案》2007,193(4):75-79
“在击毁距地面大约540英里(约869千米)轨道高度的该国一颗气象卫星之后,中国继美苏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具备打击包括低轨道的军事图像侦察卫星在内,近地轨道空间内大约300多颗在轨卫星的能力。”——《The New York Times》  相似文献   

13.
一等奖(1篇):全军紧急选调医务人员支援北京决战非典(刊于4月28日)。作者:江宛柳;编辑:刘明学。二等奖(2篇):炮兵学院硕士毕业生杜名俭怀揣9项科研成果二次进藏(刊于6月17日)。作者:余世国;编辑:刘兴安。士官凌仕江的散文入选今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刊于6月10日)。作者:夏洪平、邹陈东;编辑:何鸣鸿。三等奖(3篇):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启程(刊于4月2日)。作者:涂学能、田源;编辑:田源。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成功(刊于5月25日)。作者:刘程、范炬炜;编辑:贝骁。军事医学科学院成功研究出非典快速诊断技术(刊于4月17日)。作者:刘义强、孙…  相似文献   

14.
GNS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涉及地震行业的科学研究、系统建设和工程应用,利用GPS和北斗卫星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日趋成熟,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导航定位卫星可以辅助开展地壳形变监测、地震灾情调查和评估、决策支持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文章论述GNSS技术在地震科技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介绍基于GNSS技术的地震应急系统三层体系结构的建设内容,提出卫星导航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特点,对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GNSS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GNS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涉及地震行业的科学研究、系统建设和工程应用,利用GPS 和北斗卫星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日趋成熟,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导航定位卫星可以辅助开展地壳形变监测、地震灾情调查和评估、决策支持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文章论述GNSS 技术在地震科技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介绍基于GNSS 技术的地震应急系统三层体系结构的建设内容,提出卫星导航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特点,对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GNSS 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肖欣 《中国新闻周刊》2011,(9):I0036-I0037
摧不垮的天际生命线 汶川地震救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很多人第一次认识了“北斗”。 震中情况如何?人员伤亡多少?碎石瓦砾之下的同胞们还有无生的希望?在震区基础设施损坏、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在分秒必争的生命大营救中,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为抗震救灾小分队紧急配备了1000多台“北斗一号”手持终端,第一时间将最详尽准确的灾情都是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传递出来,成百上千的群众因此获救。  相似文献   

17.
彭辉 《中国新闻周刊》2011,(9):I0029-I0031
素有“亚洲第一大河”之称的长江,源远流长,孕育华夏。 要说她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恐怕没几个人信服。一个是在太空中游弋的瑰丽星座,一个是地球上壮美的文化血脉。然而,的确有一群智慧的中国人将二者构成“黄金搭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民导航应用市场需求巨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军队、政府均已将北斗导航应用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筹划和推进  相似文献   

19.
GPS的全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System),由美国国防部投资建造。GPS卫星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21颗导航卫星,3颗备用星。21颗卫星运行在距地面20183公里,同赤道面夹角为55度的6条轨道上,各轨道间隔为120度,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根据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准确地测量到物体的瞬时位置,包括经纬度、高度、速度和时间等,这就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近来,电视屏幕和报刊上频频出现中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四号宇宙飞船及“神舟”四号凯旋的镜头和大篇幅的新闻报道,激起了人们对“航天”这个神秘天疆的特别关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时代,新闻报道也拓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遨游太空,从而揭开了我国航天新闻报道的序幕。经历过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人们,心中都定格着这样一个镜头:卫星发射当天,人们聆听着收音机里的“东方红”乐音,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在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套红的人民日报“号外”成为大家竞相争读的新闻“大餐”。 此后,我国自行研制的一颗颗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海洋卫星相继升空,“亚星”、“澳星”、“铱星”等外国卫星也由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顺序送入预定轨道。空间探索多一项成果,航天新闻报道便向前迈进一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航天新闻报道已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从纸质到网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