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曾发表过《新闻学与历史学》一文,批评了不承认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的说法。此文是那篇文章的续篇。我认为,学术界之所以有人瞧不起新闻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我们有一些新闻学论著的逻辑混乱,或者逻辑不严密。 逻辑是思维的规律、规则。逻辑学是研究正确思维的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是研究正确思维的形式结  相似文献   

2.
《当代传播》2007,(6):72
郑保卫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一书,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系列丛书之一,旨在配合新闻界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的读本,同时也是新闻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和《新闻理论》课教学的必备参考书,还可以作为报考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3.
谢金文 《青年记者》2020,(10):39-42
新闻的概念是新闻价值、新闻传播、新闻规律、新闻观等一切新闻理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然而,至今在许多新闻学论著中的定义仍很不同,有的说是新鲜的事实,有的说是报道、信息、叙述、宣传、传播等等,以致2018年11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预公布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对“新闻”一词有三个界定:“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近闻一些新闻学论著对事实的引用严重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新闻学论著是新闻活动中客观实践的反映,对新闻工作起指导作用。在论述时编造事实或引用事实不准确,文章观点就不可能是对客观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将会把我们的新闻工作引向何方?我们要把强调新闻论著的真实性与强调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传统的新闻学论著大多是这样论述的: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真实地、及时地反映并影响现实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它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是不是还包括舆论监督呢?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是不是也包括舆论监督呢?在传统的新闻学论著中,往往对此讳莫如深。新闻舆论监督这个十分重要的论题,多年来几乎成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中的一个禁区。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作为较早探索本土化知识体系的学科,由其肇始的本土化运动引发的论争影响了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者们从知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视角思考本土化议题,其间夹杂着“普遍主义”“特殊主义”“规范性”“本土性”“科学性”“人文性”等主张,在中国崛起、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下,这些学术主张存在竞合关系。基于社会学本土化论争的观点与学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从中受到的启发有:遵从历史逻辑,加强学科史建设,丰富学科话语资源;遵从实践逻辑,理论关联现实,以中国新闻实践作为目的与方法;遵从知识逻辑,在规范化与本土化间,寻找学术想象力;遵从理论逻辑,在多元普遍视野下寻求中国新闻学的世界贡献;遵从道路逻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走向人民新闻学。  相似文献   

7.
自惭形秽的新闻学如何振兴十年以来,中国的新闻学努力摆脱“语录学”的禁锢,终于开始取得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但在蓬勃发展的社会科学之林面前,新闻学似乎总有自惭形秽的感觉。无论教授和学者们怎样极力争辩,“新闻无学”论的阴影仍然长期困扰着新闻学界。新闻界人才济济,本被视为社会“精英”,但不少新闻学论著却只是一些工作经验总结或个人感想,新闻学的教学内容也相当肤浅,大体上是若干政策规定加上业务常识,难怪有些人对新闻学竟然还有“硕士”、“博士”的头衔感到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首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去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正式成立。成立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是开展新闻学研究、培养高级新闻人才的需要,得到全国各地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基金会的成立,将对中国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作出贡献。代表大会通过了基金会章程和管理实施细则。章程规定,基金将用于奖励全国好新闻作品、优秀新闻学论著、优秀新闻研究工作者和新闻敎育工作者,资助新闻学术活动以及新闻学论著、新闻学术刋物的编辑出版。代表大会确定: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任基金会主席,张文达等6同志任副主席,何光先任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2,(1)
本文采用自动化内容分析方法,对2021年度全球新闻学研究做出全面的综述,尝试以此为基础归纳新闻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总体而言,数字新闻学新范式的崛起显著地推动了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体现出了三种基本趋势。第一,新闻学研究正逐渐超越技术工具论的视角,而融入了更多思辨逻辑,体现出了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学思维日益深入的影响。第二,对"以数字为背景"的新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是新闻学研究最具理论活力的范畴,印证了数字新闻学在理念上对经典新闻学,尤其是新闻社会学范式的延续。第三,现有的新闻学研究体系对规范理论的探讨是不充分的,数字新闻伦理研究尚未很好地融入数字新闻学的一般性理论体系,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出版的新闻学论著,可以说是很多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更出现强劲的势头,新著竞出,繁盛喜人。可是,以“传媒的角色”这类论题写书为文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记得数年前,读到吴庆棠先生的新著《传媒角色论———新闻传媒角色与个性风格》的书稿时,就为书中的新闻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思路所吸引,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新观念的出现,总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以往的论著,在新闻论述中,也常使用“角色”这类概念,有的更将某类报纸定性(如说“晚报姓晚”),从“角色”这一视角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是很好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焦点议题的“公共性”概念,由于长期被滥用误用以及其自身的逻辑矛盾,在当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知识生产与实践阐释中面临着解释力不足的困境。不论是历史语境还是现实语境中的公共性,都是同“公意”紧密相关的理论话语。在公共性的话语逻辑中,由于无法真正调和公私矛盾,新闻媒体只能通过构造的方式形成“公意”,这便决定了公共性话语既无力完成自洽,也难以适用于中国的学术生产与社会实践。而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人民性”,将党性作为新闻媒体形成代表公意的前提,因而具有以理论转换方式弥补公共性话语缺陷、回应公共性理论困境的充分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学会编辑的新闻学研究丛书第一种《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陈力丹编著),共收入马恩列斯的新闻论著190篇,其中106篇是同类业务书籍未曾收入的,17篇是近年来新发表的。是一本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专门探讨马列主义新闻理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新闻学术研究,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决定编辑出版一套《新闻学研究丛书》。这套丛书由该会新闻学著作编辑委员会负责编辑工作,胡绩伟同志主持。丛书广泛收集并精选我国新闻界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新闻研究方面的论文,也有一些历史论著。这套丛书的第一部是《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陈力丹编)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以介绍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为主旨,共收  相似文献   

14.
金石 《东南传播》2010,(3):86-88
目前,新闻学概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多为"新闻学概论"或"新闻理论",实际上新闻学概论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本文通过辨析本领域内的部分教材,试图对"新闻学概论"课程与"新闻理论"学科作出合理区别。在实践教学中,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应当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新闻学学科的全景式了解,又是对新闻理论学科地位的尊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首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98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河北省承德举行。会议宣告: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正式成立。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章程》和《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管理实施细则》。《章程》规定,基金将用于奖励全国好新闻作品,奖励优秀新闻学论著,奖励优秀新闻研究工作者、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闻无学”的观点颇为流行。其原因,除了有些人不懂得新闻工作的规律,不认识新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方面之外,也还由于我们新闻工作者自己没有拿出高质量的新闻学论著,足以令人信服新闻学是一门科学。我国新闻学的论文也不少,但大都在内部刊物上或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而很少在大报上公开发表。其原因颇为复杂,但这些新闻学论文质量不高,没有能够上升到规律性、理论性的高度,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新闻无学”的观点颇为流行,其原因,除了有些人不懂得新闻工作的规律,不认识新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方面之外,也还由于我们新闻工作者自己没有拿出高质量的新闻学论著,足以令人信服新闻学是一门科学。我国新闻学的论文也不少,但大都在内部刊物上或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而很少在大报上公开发表。其原因颇为复杂,但这些新闻学论文质量不高,没有能够上升到规律性理论性的高度,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余家宏等同志编写的《新闻学词典》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它是在1984年出版的《新闻学简明词典》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全书分为词典正文、年表、附录三大部分,词目由原来的1600多条增至2200余条。翻读此书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收词范围较广。《词典》选收有关新闻学,传播学,包括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电影、录像等方面的论著、文献、理论、业务、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LDA主题模型,对2023年度全球新闻学研究的前沿成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综述,据此归纳出新闻学当下理论发展的核心议题和演化方向。通过对665篇学术论文进行主题聚类和文本挖掘,本文凝练出本年度新闻学研究的六大板块、20个主题,并对不同主题下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本文发现,2023年全球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从不同理论传统、分析视野和批判性思维出发对新闻基本观念进行重申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折射出新闻学理论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动时期体现出的高挥发性特征。本文进而提出,数字新闻学范式的发展亟待走出为技术逻辑所牵引和制约的初创期,应尝试通过对新闻业的人文主义价值属性的重新阐发建立兼有解释力与关怀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杨保军 《新闻界》2020,(1):39-45
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科层面,实际存在着多种名称或概念(有些准确,有些模糊),诸如新闻学、党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等,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但又互有区别。最基本的关系是:党报理论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立场和基本方法。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就是以中国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特别是以"党媒"新闻宣传活动、新闻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党报(党媒)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新闻学。其中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特征描述,"社会主义"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性质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新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的价值取向上虽有相同之处,但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