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会对每个记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大概除了领导以外,就属记者参加各类正式会议多了。“记者泡会”名声颇不佳,但有些记者图个轻松与实惠,还是热衷泡会。如果记者参加会议仅是发个“某某会议召开”之类的消息,拿个纪念品,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记者应该是个专家,还应该是个杂冢。的确,做一个普通的记者不难,做一个好记者很难,本人初到记者岗位,对如何做好记者工作有这样的理解。一、做一个好记者,勤奋很重要“业精于勤荒于嬉。”要想做一个好记者不能懒。脑子不能懒,眼睛不能懒,嘴不能懒,腿不能懒,手不能懒。有  相似文献   

3.
近期,笔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意大利,参观了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等城市的企业、主要新闻媒体和记者公会,并与当地新闻界人士座谈,逐步增加了对意新闻界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的了解。一.健全、统一的新闻行业组织意大利的新闻行业组织主要有3个:意大利记者公会、全国记者联合会(工会)、全国报业联合会。根据意中央、大区、省、市四级行政区划(全国有20个大区、103个省),意记者公会分为全国记者公会和大区记者公会,全国记者公会总部在首都罗马,各大区记者公会总部在大区首府。全国记者公会和大区记者公会的关系类似最高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个顺口溜大国。而这些顺口溜并不只创造幽默,也散布情绪。每一时期有每一时期的情绪,而每一时期情绪的标志之一就是那些极端情绪化了的顺口溜。没有想到,1993年最火的顺口溜竟落到我们这些记者头上:“一流记者办公司、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拿红包、五流记者写外稿、六流记者写本报。”这段顺口溜尽管有几个不同版本,但大概意思一样,一流记者挣钱,末流记者写稿。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个顺口溜大国。而这些顺口溜并不只创造幽默,也散布情绪。每一时期有每一时期的情绪,而每一时期情绪的标志之一就是那些极端情绪化了的顺口溜。没有想到,1993年最火的顺口溜竟落到我们这些记者头上:“一流记者办公司、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拿红包、五流记者写外稿、六流记者写本报。”这段顺口溜尽管有几个不同版本,但大概意思一样,一流记者挣钱,末流记者写稿。  相似文献   

6.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我明白了。现在,记者招待会“遍地开花”。连一个小饭馆开张,也可以开个记者招待会。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新闻敏感是一种将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区分开来的能力。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虽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也常谈常新。本文从加强政治素养、保持社会责任感、加强知识积累、重视采访前准备、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8.
“中国记者”这四个手写字,赫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十一月八日的“中国记者大型专题节目”上。它是《中国记者》的刊名,《中国记者》同仁深感无尚光荣》,《中国记者》是属于中国记者的。  相似文献   

9.
记者要有自己的拿手戏这个题目,是以改进我们的报纸宣传,加强记者队伍建设为背景构想出来的。我认为,我们的记者有条件、有必要、也有能力唱出自己的拿手戏。拿手戏是个日常用语,是个形象说法。记者的拿手戏就是指记者在这个职业上所表现的风格、个性。是一个记者在采写方面所具有的独到的、娴熟的、高于别人的某个方面的优势,或者某种技巧手段。记者的拿手戏可从三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从采写领域中看记者是否是精通某一  相似文献   

10.
《传媒》2008,(9):22-23
奥运赛场,记者的战场。借助媒体的“眼睛”,赛场上的细微变化都逃脱不了人们的视线,而奥运记者的艰辛却鲜为人知。本届奥运会。参加的运动员达10000多人。而记者方面,除21600名注册记者外,非注册记者人数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4100人猛增到20000名,几乎是4个记者追1个运动员!奥运媒体大战之激烈,从这些数字中就可见分晓。  相似文献   

11.
许多报业纷纷往全媒体转型,并强调培育"全媒体记者"。其实,不论记者个体还是一个媒体单位,打造"全媒体记者"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全媒体记者"是个相对的概念,不能取代专业型记者,更应强化"全媒体记者"的群体观念。  相似文献   

1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曹艳在2010年第1期《新闻与写作》上刊文,结合奥巴马执政以来召开的总统记者招待会实例,梳理了美国记者,尤其是白宫记者的提问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一是多个问题,环环相扣。白宫记者的提问通常都有两到三个问题组成。每个  相似文献   

13.
新闻要突破老框框,多写评述性新闻是个好办法。应该说,目前评述性新闻太少了。有人说,一个记者只有写好报告文学,逐步向作家靠拢,才有出息。这是片面的。记者就是记者,记者的工作不是作家所能代替的,记者也不一定当“候补”作家。记者有自己广阔的道路,记者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低于作家。但是,好的记者也确实不能满足于写一般新闻,而应该成为时事评论家。我国和世界许多名记者都是评论家,他们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写评述性新闻。  相似文献   

14.
第八个记者节过后,记者职业的“围城现象”成为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沸沸扬扬的讨论过后,笔者不禁开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围城”现象?当代记者的职业状况到底如何呢?抱着怎样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才能面对记者这个职业?本文将从行外和行内两个角度对记者的职业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记者职业状况的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孔保尔  滑珊 《今传媒》2012,(7):118-119
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我国报网融合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报网融合背景下"新型记者"的概念,并说明"新型记者"的本质是传统报纸媒体记者的三个转型。同时,笔者又补充强调了"新型记者"应具备的三个素质,以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播新闻就是在发现中采访,在采访中发现,如此循环往复。记者的发现能力与新闻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时效性四个要素紧密相连,记者对这四个要素的认识程度不同将决定记者能否发现新闻和发现什么样的新闻,决定记者对原有新闻的再度开掘。这四个要素当前随着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内涵在不断更新,记者要提高自身的发现能力和采访水平就有必要根据当下新闻发展的现状再度认识并准确理解、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17.
大凡干记者的,都有个从“新记者”到“老记者”的过程,这是个时间上的概念,本文所要阐述的,尚不止于此。记得初当记者的时候,“每天都有新感觉”,世上万物在眼中是那样新鲜、有生命力,真所谓“太阳每天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记者工作的实际,在"记者需要辩证的新闻价值观、记者需要审视和改造新闻价值观、记者在新闻价值观的养成"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新闻界,跑华盛顿国防、外交新闻的记者地位是第一位的,以金融为主的财经记者倒数第二。20年后,这种局面彻底改变,跑美联储的记者赢得的尊重一点也不亚于白宫记者。70年代,《华尔街日报》驻外记者很少,但到了90年代,一下增加到480个驻外记者。 金融新闻发展到今天,其宣传功能日益淡化,信息传递功能日益强化。它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信息性、解释性、专业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北京2008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国媒体的记者将涌向北京,报道奥运赛事盛况。"合法"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经过按数量注册和姓名注册两个程序,将成为奥运会的注册记者。相对于注册记者而言,还有大量非注册记者,非注册记者与注册记者相比,在采访权限和所享受的媒体服务上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