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经给幼儿朗诵过《巴喳——巴喳》这首儿歌,许多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巴喳’是谁?他来干什么呢?我反问道:你们猜猜呢?巴喳是森林警察、是给小动物送食物的、是给小鸟做窝的……幼儿的想象丰富多彩。原方案如果  相似文献   

2.
儿歌《巴喳——巴喳》不仅形象地描述出动物受到惊扰后的表现,而且传神地营造了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氛围。从这个角度来讲,该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幼儿享受语言之美,还能让幼儿经历一次别  相似文献   

3.
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蹿上松树,“嘣嘣”一下钻进密林。“叽叽”嘟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哧一下溜进了树洞。全都悄没声儿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直盯盯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巴喳巴喳”!英国@里弗茨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巴喳——巴喳》是英国作家里弗茨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儿歌。儿歌中,作家巧妙地为大家构画了一幅森林静谧安详的气氛被人类打扰后动物们紧张不安的场景,同时借助有趣的象声词,形象的动词,把不同动物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更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5.
巴喳-巴喳     
穿上大皮靴(xue)在树林里走,巴喳(zho)一巴喳!入’“笃(do)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du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cu己n)上了松树,“蹦(b己ng)蹦,’一下钻(zuon)进了密林。“叽(厂)叽”嘟(do)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味(chT)一下溜(110)进了黑洞。小动物们都悄悄地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一巴喳”越走越远。‘喇淤一一产巴喳-巴喳@托克玛克娃~~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七课《巴喳—巴喳》: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上了松树,“嘣嘣”一下钻进了密林。“叽叽”嘟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理解文意。2.体会象声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令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作用。3.积累象声词,学习巧妙运用象声词的写作技巧。4.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重点1.朗读、表演象声词,理解象…  相似文献   

7.
穿上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上了松树,“崩崩”一下钻进了密林。“叽叽”嘟一下飞进绿林中,“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英国〕杰·里弗茨韦苇译)〔提示与建议〕这首诗通过摹声和动作的描绘,塑造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笃笃”“躲”的想必是啄木鸟;“吱吱”“窜”的一定是小松鼠;“崩崩”“钻”的恐怕是小兔;“叽叽”“飞”的不外乎是小鸟;“沙沙”“溜”的大约是田鼠。整首诗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能…  相似文献   

8.
生活的味道     
王元龙  李毅 《小学生》2006,(5):26-29
甜——冠(guan)军的感觉真好……2005年12月5日星期一下午,我们班举行了“心灵相通”比赛。上课铃刚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心灵相通”。同学们叽(ji)叽喳(zha)喳,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想:是不是把心连起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可怎么连呢?  相似文献   

9.
我上常识课——认识金鱼的目的是:要求幼儿知道金鱼的名称、外形的主要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根据新大纲的要求,要让幼儿在玩耍中接受教育。我设计这节课,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幼儿直接观察,启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己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理念,给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让幼儿带着疑问走向生活,再由生活走向绘画幼儿绘画就是让幼儿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画西瓜,可先让幼儿吃西瓜,让他们通过直接观察以及教师的提问让他们知道西瓜有圆形、也有椭圆形的,瓜瓤是红红的瓜子有咖啡色的,也有黑色的。这样幼儿就有了鲜活的素材,画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二、让幼儿边玩耍边做手工制作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我先把幼儿分组,让每组的每一名幼儿做一个有趣的动作,其他幼儿把这个动作用纸或别的材料做出来。…  相似文献   

11.
生活即教育     
金艳 《早期教育》2001,(19):38-38
那天装窗帘.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我就让他们看工人权叔是如何装窗帘的。幼儿边看边叽叽噎喳讨论起来。我想,让他们讨论一下窗帘的作用也无妨。于是我问:“你们说为什么要装窗帘?”。  相似文献   

12.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曾带他们参观过动物园。幼儿已知道了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有部分幼儿还知道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另外,全班幼儿都能听懂普通话并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但个别幼儿胆子较  相似文献   

13.
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的想像力丰富,经常提一些让成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这天,我带领大班幼儿进行常识活动——认识春天。当看到冬眠的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正在寻找食物时,鹏鹏小朋友突然自言自语地说道:“它们闭着眼睛,怎么知道春天来了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心想,何不让小朋友们讨论一下呢?于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幼儿不爱运动、体能下降等现象,上海市嘉定新城实验幼儿园探索指向每位幼儿发展的“我的运动”——我要运动、我发展了、每位幼儿都发展了,确立“运动能力与全面发展并重”的运动观和“乐享运动”的目标,构建“我喜欢的运动环境、我爱玩的运动活动、我自主的运动过程、我主动的运动评价”的运动实施,成就每位身心健康、自信勇敢的幼儿,让幼儿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群鸟度假     
"叽——喳,喳,喳……""看,好多的小鸟!"操场上小伙伴们大声嚷叫起来。我抬头一看,哇!这么多的小鸟,黑乎乎的一大片。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小鸟,几十只,一百只,不,应该是成百上千只。一大群鸟从操场上横空掠过,飞到了那边的小树林里。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中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为了让幼儿适应社会,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们让幼儿知道一些急用的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17.
活动由来一天,幼儿在喝牛奶的时候,我听到有几位幼儿在那边窃窃私语,有的说:“这个管子很细,我早上喝豆浆的管子比这个粗!”有的幼儿把管子放在嘴里吹来吹去,说:“这个管子还可以吹气呢。”还有的说:“我在家里洗澡的时候,那个管子还可以弯来弯去。”幼儿对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管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正符合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来源于幼儿生活,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经验。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管子”这一科学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子的外形特征及用途,知道管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是指幼儿在卫生方面经过不断地重复和练习而固定下来变成需要的良好的行为方式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很多 ,主要有生活卫生习惯、清洁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器官保护卫生习惯、心理卫生习惯等。如何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一、晓之以理 ,让幼儿明白讲卫生的道理为什么要讲卫生是每个孩子都想知道的事情 ,一会儿要洗手 ,一会儿要洗脸 ,还要刷牙、洗澡……幼儿如果不明白讲卫生的道理 ,就很难真正做到讲卫生 ,他会误认为讲卫生是为了某一个人 ,如 :妈妈经常监督我 ,让我刷牙、洗脸、洗手等等 ,妈妈看见时我…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 孩子经常跟着成人上街购物。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幼儿在食品柜、玩具柜前哭闹着要这要那,弄得家长很尴尬。在幼儿认识钱币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幼儿的合理消费意识,我设计了《购物》这一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从而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 2.巩固钱物交换的技能。  相似文献   

20.
我又长大一岁了──小班和大班庆元旦联欢活动肖红辉教育目标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2.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应该争取更大的进步。3.培养大班和小班幼儿之间的感情,让幼儿知道哥哥姐姐要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要向哥哥姐姐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