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先取特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取特权是民事优先权的一种,是民商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民事优先权制度的研究没有得到重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加强。如何保护主体的合法权益,本试图从我国先取特权制度的历史发展及立法现状入手,就完善我国先取特权制度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一种特殊的赔偿制度,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民事损害赔偿。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对所有与船舶相关的责任人的赔偿责任都予以限制,旨在对船舶拥有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在海事债务发生时船舶优先权能够保证特定的海事债权人的相应权利的实现。基于不同的权利主体,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船舶优先权在利益上会产生冲突。船舶优先权对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实施不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优先权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对人权的保护和对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也是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和实现实质正义的需要。优先购买权是特定的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先于他人购买某项特定财产的权利,是优先权制度的内容。本文拟对优先权和优先购买权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理清相关理论,以求正确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4.
当同一财产上存在着数个民事优先权,或者民事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发生竞合时,就会产生效力冲突。未来的民法立法应当充分考虑民事优先权的冲突情况,以“以人为本”、兼顾公平与效率等原则为指导,合理地协调不同权利人的利益,以期实现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民法学界对于《合同法》286条所规定的建筑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其属于一种不动产留置权;二是认为其属于一种法定抵押权;三是认为其属于一种优先权。认定建筑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为特种债权的优先权是符合事实和法律逻辑的结论。《合同法》286条矫正了建筑工程发包人与承包人失衡的地位,完善了我国民事优先权法律制度。但是该条款及司法解释在确定权利性质、享有优先权的工程价款范围、标的物的范围以及行使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程序等方面均有缺陷。  相似文献   

6.
优先权是私法上一项古老的“特权”制度,它体现了国家的立法政策,承载着法律对实质平等、公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理念。现代社会,大陆法系各国均在民事立法中延续和发展了罗马法上的优先权制度,本文重点分析了日本法上的优先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孔祥俊 《红领巾》2005,(6):9-14
在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解决程序中,如何划分行政程序(行政处理)与民事程序(民事处理)的界限,在当前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中仍是争议较大和困扰颇多的重要问题.如何处理权利冲突解决过程中民事程序与行政程序的关系,仍然存在悬而未决或者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使得进一步界定两种程序的关系成为必要.对于有关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究竟应纳入行政程序还是民事司法程序,抑或两种程序是否能够并行不悖,关键取决于如何界定权利冲突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8.
盛萍 《华章》2007,(11):90-91
船舶优先权的客体范围关系到船舶优先权人的权利的实现程度.现存的三个有关船舶优先权国际公约以及各国的海商法分别就船舶优先权客体的范围做出不同规定,导致在实践中关于船舶优先权客体中的特殊船舶,以及运费、附属利益等存在不同的争议.本论文将从船舶优先权存在的意义以及有利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以上几种争议客体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税收公法之债的本质属性是税收优先权制度的法理基础.但用公法之债优先于私法之债来解释税收优先权制度的合理性存在问题。无论是税债公益说。税债法定说.还是税债无对价说都不足以说明税收优先权的正当性.也不能回答同是公权性的税收与行政罚款在是否优先于私权性的损害赔偿上何以存在不同.要正确回答上述这些问题不能不重构税收优先权的法理基础。文章提出应将税收理解为公法上普遍平等负担之非对价非责任性的金钱给付义务方为允当。在税收实现上应坚持分配正义.如否定其优先权则有违税收平等原则。行政罚款等则系公法上个别负担之责任性金钱给付义务。应着眼于行为之否定,而非罚款之收入。应以实现矫正正义的民事赔偿为优先方为允当。因此税收优先权之法理与食品安全法规定民亭赔偿优先并不矛盾.税收优先于私法上的权利也只能从这样的角度才能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0.
由于理论界对优先权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故此对优先权的立法定位引发很多思考,就中国立法现状而言,需要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笔者认为优先权不可以被宽泛地划归于债权或者物权,而更赞同其是一种权利的保护方法,并试图联系国情民情讨论优先权与部分典型担保物权的顺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事救济是反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权利则无救济,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根本在于其权利。就业平等权是平等权在劳动领域的具体适用,但是它依然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未能成为民事救济的直接权利。反就业歧视民事救济权利,是就业平等权在私法领域中具体化了的民事权利。只有具体的、可量化的民事救济权利才能作为劳动者获得民事救济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2.
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产生根据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侵权 ,二是基于违约 ;其范围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在民事领域 ,协商是主张权利和解决纠纷的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286条规定了承包人的权利内容、效力和实现方式,却没有对承包人的权利加以命名,也没有明确该权利的性质、特征和登记等问题.本文在对学者不同观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权利应命名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理由,同时浅析了建设工程优先权的特征以及应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优先承租权目前在我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主要以当事人约定为主,司法实践中裁判标准不统一导致出租人权益不能得到保障,不利于交易安全。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优先承租权是一种物权化的债权,但优先承租权实则是一种民事优先权。商事租赁关系中营业资产的积累使承租人面临巨大的风险,法律有必要对其进行特殊规制。在商事租赁关系中优先承租权应该成为一种法定权利,在立法上应对优先承租权的行使条件、行使期间、救济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税收优先权作为保障国家征收税款的一个有力手段在各国的税法中都有所体现。我固新税法中也首次规定了该制度,但由于立法技术的粗糙及利益的考量,在保护公法权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侵犯了私法上的权利,这时税收优先权的规定就显得很不合理。立法机关应限定税收优先权的行使,确保私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然存在包括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对人的自然存在的保护应该包括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应承认精神权的独立性.精神损害是以精神权为侵害客体的民事侵权的必然法律后果,而不是侵害其它权利的民事侵权的偶然后果.区别侵害精神权的民事侵权和其它民事侵权,使其成为独立的民事侵权种类,有利于精神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论优先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优先权是优先权人依法律规定就债务人财产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清偿的权利。优先权具有担保物权性质与法定性、物上代位性、从属性、不可分性、不以占有与登记为要件、变价受偿性等特点。优先权立法基础来源于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我国创设优先权制度宜规于物权法中,并可与担保物权中的抵押权、留置权、质权相并存。  相似文献   

18.
优先权是指特定债权人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特定动产、不动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它源起于罗马法 ,法国民法和日本民法继受颇多 ,并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充分发展。优先权具备担保物权的本质特征 ,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 ,并简要分析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竞合时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合同指的是平等主体的双方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对各自的权利义务加以规定的契约。行政合同顾名思义属于合同,但又不同于民事合同,主要体现在行政合同主体的优先权;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优先权包括合同的单方解除、变更权、对相对人的选择权及行政制裁权等等;行政机关往往为了公共利益与相对人签订行政合同后不得不行使优先权,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一些行政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违法行使优先权,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更加损害了国家利益,因此加强法律法规对行政合同优先权的规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格标识是民事主体标表其个性特征的人身识别因素,对其进行商业化的开发利用可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法律设立商品化权,就是要保护民事主体的这一权利,使其人格标识利益产生的经济利益归属于自己支配.其权利内容包括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权利保护方法主要是禁令和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