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分子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 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 但斥力的变化总比引力变化快.因此有: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物理》第二册中,关于分子间作用力是这样描述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如图1所示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两个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形.实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1.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问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图1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两个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形,实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学习中 ,教师把实验的实物或教具演示给同学们看 ,或者向同学们作示范性的实验 ,使同学们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 ,演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照片、模型、图片、挂图等。例如 在初三物理第二章中 ,讲述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当分子间为某一距离r时 ,引力等于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时 ,引力大于斥力 ,引力起主要作用 ,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时 ,斥力大于引力 ,斥力起主要作用 ,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以上这些关于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作用之间的相互规律 ,同学们根本无法理解。在学习中我们要结合二力平…  相似文献   

5.
温应春 《新高考》2008,(4):9-11
六、幂函数知识在高中物理中的主要应用 1.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 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是负指数的幂函数,f引=r^-α,f斥=r^-β,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可是α〈β,所以斥力曲线比引力曲线陡峭,即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斥力减小得更快一点,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物理上通常以固体、液体难以被拉伸、也难以被压缩为例,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宏观表现的分子力是这个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斥力和引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所以如果设分子间距离为r,则当r=r0时,f引=f斥,F合=0;当r>r0时,f引>f斥,F合为引力;当r<r0时,f引<f斥,F合为斥力。到了这一步,学习者很容易认为分子力有两种,一种是引力,另一种是斥力,但会发生疑问,这引力和斥力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力?是怎么产生的?现就这个问题,作一简要…  相似文献   

7.
苏志春 《课外阅读》2011,(11):243-243
一、对“分子力”的理解的误区 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的分子力应该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提到: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0。且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  相似文献   

8.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而总的作用效果又随分子间的距离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定性说明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同时存在,我作了以下的模型: 如图所示,用两个废乒乓球代表两个分子,用一根涂了红白相间颜色的橡筋穿透两乒乓球,并在两球间穿上一只弹簧,使弹簧在两球间产生压缩形变,橡筋两端加以固定即成。这一模型可在课堂上组装起来,并向学生说明:压缩弹簧产生的弹力表示分子斥力;伸长的橡筋产生的拉力表示分子引力。  相似文献   

9.
粉笔、板擦是教师上课必备的工具,其作用除了正常写板书、擦板书,还可以另用为物理教师做课堂演示实验的器材之一。笔者在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总结了一套就近取材、舍繁就简的独特演示实验方法,下面仅以粉笔和板擦为例做一简介。一、粉笔演示分子力1.实验原理:分子之间既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同时又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具体规律是:分子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r0=1埃),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分子之…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2个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 ). A 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 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C 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 D 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2.对于液体和固体单质来说.如果用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一个分子的质量,ρ表示物质的密度,Vm丧示摩尔体积,Vp表示一个分子的体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①NA=Vm/  相似文献   

11.
叶治康 《物理教师》2004,25(10):11-11,13
笔者认为中学教材[1] 中“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 ,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但斥力减小得快”的观点不全面 ,因为“随着r的增大 ,斥力不一定比引力减少得快” ;同时也认为《热学教程》[2 ] 中“又因s>t,故排斥力随距离增加而减少得比吸引力快 .”的推理不严谨 ,因为“s >t的条件不能决定斥力与引力随r变化的快慢” ;现讨论于下 .1 研究教材图 1中学物理教材指出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 ,斥力减小得快 .如图 1所示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 ,引力等…  相似文献   

12.
题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若两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规律分别为f引=b/ra和f斥=d/rc,当两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r必须满足( )  相似文献   

13.
范德瓦尔斯气体模型仅考虑气体分子间引力的变化。而把斥力全部归结为体积。若同时考虑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可得到一摩尔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内能表达式,它们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何琰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1):45-45
新编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76页关于“分子间作用力跟距离间的关系”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引力和斥力虽然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得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相似文献   

15.
分子动理论指出: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根据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例如:一杯水与一杯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再如:用力拉伸一根铁条,不容易将铁条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用力压缩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中学教材中"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的观点不正确,因为:"随着r的增大,斥力不一定比引力减少得快";同时也认为大学<热学教程>中"又因s>t,故排斥力随距离增加而减少得比吸引力快."的推理不严谨,因为:"s>t的条件不能决定斥力与引力随r变化的快慢";现撰文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7.
分子间距离的变化 ,将引起分子间引力或斥力起主要作用的变化 .对此 ,同学们往往难以理解 ,也容易记错 .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这种变化 ,我们可用弹簧小球来类比 .如图 ,弹簧两端分别连着一个小球 ,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 ,弹簧既不拉伸也不压缩 ,两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此时两小球间距离为r.分子也是这样 ,当分子间距离r约为 1 0 -10 米时 ,分子也处于平衡状态 ,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 .当两小球间距离小于r时 ,弹簧被压缩 ,两球间表现为斥力 ;同样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时 ,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当两小球间距离大于r时 ,弹簧拉长 ,两球间表…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1.、乙两个物体甲的质量之比是2∶1,内能之比是1∶3,温度之比是4∶5,甲、乙两物体的组成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9∶8.把甲、乙两个物体放进一个绝热容器中,它们之间内能转移的方向是A.传给乙甲B.传给甲乙C.转移不D.判断无法2.两个分子之当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引力等于斥力.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两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分子之间的两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C.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且斥力大于引力D.分子之间的两距离等于2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  相似文献   

19.
在所有高中物理教材和参考书上,讲授分子力内容时,都描述成“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r的减小而同时增大,随r的增大而同时减小,斥力总是比引力变化得快”。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明白分子间存在引力,也能明白分子间存在斥力。但是,学生对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的这一物理现象很难理解。而课本所提供的参考学习素材只有图1,从图1中学生只能看出分子间要么有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