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课程内容是系统的知识和经验的体系,这是比较公认的观点。现实中很少有人会把课程内容与意识形态联系到一起,因为在人们已成定势的思维方式下,课程内容所承载的知识往往是中立的、没有偏见的,出自其中的东西往往被视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企业教育概况近年来,随着美国大学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企业内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人称企业救育是国家整个教育的“第三条腿”(thirdleg),它对传统的国家教育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挑战。企业教育机构所开设的课程与传统大学或学院的课程相似又有不同之处,企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从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到博士学位课程,从短期的培训到高技术各领域长期的课程学习。一些大的公司把企业内教育视  相似文献   

3.
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目标的一种社会学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目标”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教育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宣言。“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教学目的)部分明示着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课程编制者对于课程的价值定位,其“内容”、“纲要”及“要点”之类的部分则显示着课程被锁定的价值取向的基本架构。课程目标是在价值观念上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吻应程度最强的一个课程范畴,其吻应程度远超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授受”等其它课程范畴。  相似文献   

4.
课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国际教育字典》解释为:“学习的进程”。课程既可以指一个学科,也可以指所有学科。现代课程理论把课程的性质、内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有人认为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有人认为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有人认为课程是学习经验;有人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和社会改造。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流派:一、学科结构课程理论这一学派认为:知识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当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因而通常把学术性作为课…  相似文献   

5.
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目标的一种社会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目标”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教育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宣言。“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教学目的)部分明示着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课程编制者对于课程的价值定位,其“内容”、“纲要”及“要点”之类的部分则显示着课程被锁定的价值取向的基本架构。课程目标是在价值观念上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吻应程度最强的一个课程范畴,其吻应程度远超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授受”等其它课程范畴。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没有预设教材的学科,有人称它为“没有围墙”的学科。它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所需要实践的课程内容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因地制宜设置社会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7.
体现国家统治阶层意识形态的教育制度和机构虽不能自发地生成教育知识,但它们可以根据其具有的“合法性”和统治阶层赋予它们的权力从社会已存的知识库存中选取适合于它们自身价值取向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因此,课程并不是知识的“镜式”反映,课程对于知识发展状态的响应取决于统治阶层的意旨,取决于权力。权力是一种互动关系,它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与课程——论阿普尔的课程文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普尔批评了把课程看作是客观中立的真理观,指出了课程的意识形态特性,分折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并认为任何对课程的分析都离不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语境。作为一名批判理论的代表,他的理论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与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许多国家为争取教育权所进行的不懈的实践斗争。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校本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研究者所从事的关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取舍和修正而形成课堂课程,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实质是教师对国家课程的一种增减、修正,对课程某一点的深入拓展,舍弃一部分课程内容,增补一些内容.这时课程教材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很大流动性,把最新的社会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的确,数学的文化内涵往往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将文化观念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感悟这种“看不见的文化”.数学教师在数学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的选择和修正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把这种时刻发生着的不自觉的行为引向自觉、自发、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在对课程内容补充、加强的基础上,使隐性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脱离,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实现从隐性到显性的过渡.研究者所在的湖州二中属于重点高中,学生基础较好,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思想品德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总是不令人满意。我们总是把道德品德与儿童和社会环境脱离开来.将它作为一种孤立的课程来对待。主要表现:①教材的学科化、知识化倾向。往往以德育或道德知识的逻辑来呈现.强调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从而使德育课程内容成为一种与生活相脱离的概念体系。②教学的语言说教,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文化与教育是相互影响的,文化影响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文化是课程的核心,另一方面,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课程保存了文化,同时又创造了文化。文化变迁要求人们重新建构课程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中小学课程内容改革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学科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的统一、基础知识与创造思维知识相结合、陈述知识与问题知识相统一、学科逻辑顺序与学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主张传承中国文化和倡导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文化适宜性应该成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在课程诸要素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是主要的构成要素,对这两个要素文化适宜性的诠释和构建,可为课程文化适宜性提供原理性支撑。文化适宜性课程目标的特征是促进教育公平和促进文化认同。传承多元文化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跨文化能力和发展批判意识是文化适宜性课程的具体目标。文化适宜性课程内容的特征是多元与一元相宜、本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文化适宜性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容纳教学场域中文化与文化间的和谐、包含对于全球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从平等和差异中获得肯定和自由。  相似文献   

13.
课程内容是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过滤的,学校课程并非把所有的文化都列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总是把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课程作为法定的知识,它并非价值中立的,其选择、组织、分配、传递与评价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味。课程及其变革除了拥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民族复兴的价值,还有意识形态、社会选择、道德教化的功能,无论从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还是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批判、反思,课程的社会学研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15.
课程内容是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过滤的,学校课程并非把所有的文化都列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总是把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课程作为法定的知识,它并非价值中立的.其选择、组织、分配、传递与评价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味。课程及其变革除了拥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民族复兴的价值,还有意识形态、社会选择、道德教化的功能,无论从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还是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批判、反思,课程的社会学研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程的文化选择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课程选择的困境,影响着课程的内容、组合和评价.这一困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课程要服务于意识形态还是促进个人发展;课程内容要传播主流文化知识还是地方文化知识;课程功能是利于社会再生产还是社会流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对这些文化选择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管理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地方课程要依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而定。校本课程更是要根据学校办学哲学、学生兴趣等因素去开发。而国家课程的实施则往往被认为是“照本宣科”的执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国家课程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课程,它与现实状态的课程是有差异的。有人还曾根据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一 课程整合近几年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从广义上来说,它主要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和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民主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目标.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在现阶段的中国教育体系中想要实现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课程文化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它对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构架、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改革要求和评定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因为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都是在课堂这个平台上完成的,离开了这一平台,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社会学束家普尔认为课程知识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社会各知识权力共同体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而课程改革更是围绕“官方知识”的政治活动.与阿普尔的逻辑相一致,则“关于如何选择课程知识”的课程知识观也充满着意识形态性。它往往是作为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整个世界观的一部分而存在,并且在当代世界性课程改革进程中,由于课程知识观与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存在着特殊联系,因此在课程知识规领域,各知识观间更多的是“斗争”与“并存”关系。而非一个取代另一个的“转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