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传统文化符号蕴藏的艺术特征,分别从造型、色彩及服饰等方面,深入探究了动画角色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有效运用。旨在能够利用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与特点,丰富动画角色设计的灵感及表现形式,深化其作品内涵,促进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富有艺术魅力和中国特色的文化瑰宝,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所展现的艺术魅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动画角色中融入传统元素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民族元素国际化的传播途径,从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在经典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运用的意义等方面,对传统元素的识别性、延展性及延续性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如何从传统视觉元素中提取动画角色设计语言,创作赋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动画存在的问题,并依据传播学和心理学原理,提出将云南民族文化应用到动画创作中,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使中国本土动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4.
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当前的动画制作业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而角色造型设计作为动画制作的核心环节,其角色造型的设计水平不仅代表着一部动画片的灵魂,还是吸引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主要手段,反之,如果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存在缺陷,其对动画制作质量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对于三维动画而言,角色造型设计上的成功是三维动画制作成功的基础,也是动画片顺利推向市场并获取观众和利润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后提出了三维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的重要性,最后重点就三维动画制作中角色造型设计的关键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敦煌艺术在我国堪称艺术典范,在我国众多艺术作品中极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当前,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应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中不断发掘,通过数字化创意技术进一步宣传和发扬文化遗产,动画艺术作为一个灵活性较强的方式能够切实起到良好的宣传、继承、发扬文化遗产的作用。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动画作品,揭示了我国动画产品实现"本土化"创作的具体方式,对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可行性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以东巴象形文字符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象形文字特性,将其融入到动画艺术创作中,试图以“字”为“图”来挖掘出新的动画元素;把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和现代的动画艺术相结合,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新型东巴文动画作品,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动画的场景设计是整个动画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嵌入隐喻的塑造,既能够丰富整个动画的艺术表现,又提升了动画的内涵旨趣。本文通过研究动画场景设计与隐喻相关的理论,从色彩、符号和功能三个方面解析如何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塑造和表达隐喻。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社会,帝王作为一种公共权力主体和政治角色,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关系。帝王被塑造为一切可以政治化的权力的化身。其称谓作为君权文化符号自然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关系及其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称谓所承栽的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流文化方向。  相似文献   

9.
将传统水墨元素运用于动画创作中是我国动画创作发展、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我国本土动画产业影响力逐渐弱化。因此,本文围绕传统水墨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展开探索,论述关于传统水墨元素融入动画创作的必要性以及动画创作中传统水墨元素的传承与创新,最后基于多角度展开运用探究,以期推动我国水墨动画创作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画曾取得过很大的成绩,也曾一度衰落。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下,中国动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体制化发展的长期积习难去,借鉴国外动画时又出现了顾此失彼、严重缺乏民族文化精神的新问题。中国动画的产业化转型需要同时面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因此显得格外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