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苏海健 《考试周刊》2010,(19):168-169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点成功。  相似文献   

2.
宋奖利 《考试周刊》2011,(72):171-171
由于初中历史知识繁杂,教学方法单一,因此历史学习枯燥无味,很多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老师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喜欢学历史。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我是很喜欢历史课的,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历史老师却寥寥无几。我所喜欢的两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共同点是所上的历史课都非常活,具有激情,深受学生喜欢,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激动不已。因此,我永远底记住了这两位老师。也因为他们,让我更加喜欢历史。今天,当我也作为一位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我不禁深思:我如何才成为一位让学生永远记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因为我而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呢?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某科目不感兴趣,甚至厌倦,那么他对这科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长期以来,历史课给很多学生的印象是生硬、刻板、无趣,需要背诵大量相关的历史知识点等,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喜欢上历史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历史老师的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批阅学生周记时,发现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星期三下午的第一节课,历史老师有事了,当政治老师踏上讲台宣布这一消息时,全班大部分学生都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同学们都喜欢上政治老师的课,因为他态度温和,和蔼可亲,爱和学生交流,所以我们都很喜欢他。而历史老师呢?整天摆着一副吓人的面孔,除了讲课以外,对我们很冷漠,还没有一点幽默感……”  相似文献   

7.
1.让学生喜欢你——情感前提。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就不会喜欢老师教的课程,即使是曾经很喜欢,但也会随着对老师的讨厌而渐渐远离该课程。所以,教师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强个人修养,让学生喜欢你,是学生学习历史、记忆历史的情感前提。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课上老师巧妙地讲述一些历史故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历史课变得更生动有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从历史故事中受到启迪.明白一些道理。学生在中学时代学的东西很多.但能记住的不多.那些留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曾经接触不少二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们有的到今天都能复述出当时历史课上的...  相似文献   

9.
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平时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可为什么一到历史课上就昏昏欲睡?笔者认为,病因就在于很多教师忽视了初中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学生之所以喜欢历史,历史中一定有某一处细节打动了他们。一节成功的历史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身临“史”境,让学生在与古人“神通”时,感受历史的气息。因为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差,因此他们只有对遥远的历史有“感同身受”之感,才能激发其探索历史的的兴趣,进而积极地建构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0.
余巍 《贵州教育》2014,(1):47-48
许多初中学生很喜欢历史知识,但却觉得上历史课堂枯燥无味,这是闲为很多历史老师的敦学远离现实社会,激不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实,如果我们在历史敦学中渗透与本地历史有关的教材,那就会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就会对历史学习产生感情。因此,  相似文献   

11.
一、走进历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历史,首先要让学生先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老师。“亲其师,信其道”,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成功了一大半。用精辟的开讲,点燃学习兴趣。新课的导入是老师把学生引入大门的钥匙,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讲《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可先问学生:“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同学们是否知道吸食毒品的危害?”这样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又因势利导,及时引入本课的主题,“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场以鸦片命名的战争,即‘鸦片战争’吗?  相似文献   

12.
努力推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自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史以明智”,历史学科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来增长见识。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效果却常常令人沮丧,一些学生非常直白地说:“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历史课不是老师拿课本连读带划,就是要我们死记硬背。”学生这样看待历史课,无疑是历史教学的莫大悲哀。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学生从小都是看动画片、漫画书长大的,学生喜欢漫画。历史漫画用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人物或事件。寓意深远,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用好课文中的漫画.老师平时有意识地收集漫画,并动员学生收集、创作漫画,巧用漫画,改进并激活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问其原因,觉得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历史课怎样上才能生动精彩,使学生喜欢历史课,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这既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近日读黎东方等人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联系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也得到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我们曾在本校一百多名学生中就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做过一次调查,结果令我们既困惑又尴尬,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学生在新的高考制度下,要学习的科目太多,课前没有时间预习历史;第二,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讲的有些内容听不懂,有些则是基础知识的重复;第三,课后学生既没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探讨。究其根源,一是因为历史教科书的体系发生了变化,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以及据此而展开的课堂教学多多少少出现了断层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对于高中历史考试成绩的提高上,我只能这么说:“提升成绩的关键在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靠临时抱佛脚是毫无用处的。”尤其对参加中、大型综合性考试的学生而言.决定历史成绩好坏的主要关键点就是平时是否用心学习历史.对于我们高中历史老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就需要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科学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历史课程复习.时刻要求学生要具备更全面的历史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也就是常说的要“重平时.抓基础”才是我们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历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理想与使命     
常有学生问:老师,你喜欢你的职业吗?我总是自豪地回答:我喜欢!为什么?因为和你们在一起会永远年轻。虽然是一句戏言,但我知道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职业。我有过很多机会改行,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我不仅仅把它看作一种职业,更是把它当作一种事业。  相似文献   

18.
袁超 《考试周刊》2010,(56):167-167
时下,校园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学生陶醉于一些历史类书籍,如《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痴迷于一些历史影视剧,如《三国》、《赤壁》等。可真正到了历史课上他们却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以至于出现厌学情绪。许多学生直言不讳:“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  相似文献   

19.
时下,对许多中学历史教师来说,一种尴尬的现象就是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出现这种情况,一味责怪学生是没有用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更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能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沉闷”的历史课堂“活跃”起来,以实现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多年历史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像历史这样需要大量识记、背诵的学科,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然而,近年来,在国内图书市场上通俗历史读物大为盛行,据说《明朝那些事儿》的发行量上千万,一些平时历史课上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竟然在课后认真阅读《明朝那些事儿》。为什么学生喜欢看历史读物却不喜欢学习历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