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王阳明看花谈起,论及立普斯的移情论和克罗齐的直觉说,以及朱光潜的心灵说、吕荧的“美是观念论”,阐明了这些理论是以人们的美感取代了客观事物美的属性,是以美感的差异性否定了客观事物的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学有4种观点:立普斯移情理论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为移情过程,偏重由我及物;谷鲁斯内摹仿说认为审美核心是“内摹仿”,偏重由物及我;巴希的同情象征主义说认为美存在于心灵与对象发生同情共鸣之际;伏尔盖特移情说认为审美是超越自我的“客观感情”。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早期美学探索的理论支架源于克罗齐的直觉论、并兼融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说”、谷鲁斯的“内模仿说”。在大量吸纳西方现代理论成果和理论方法的同时 ,将中华民族传统的儒、道、释的思想内涵溶于其中 ,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直觉论” ,堪称当时美学研究的一种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美学深受西方美学影响。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朱光潜美学的理论基础克罗齐的“直觉”说和立普斯等人的“移情”说,评价了朱光潜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法国美学家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英国美学家浮尤·李、法国美学家巴希等人对“移情说”的研究,使得“移情说”成了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西方近百年来影响颇大。三十年代朱光潜先生就介绍过移情说,在我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实,“移情”在《诗经》中就已广泛运用,在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中亦有过论述。本文想就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移情作一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以克罗齐的直觉说为基础,用立普斯移情说和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进行补苴罅漏,建构了自己早期美学体系的中心理论--美感经验,本文我们试图用现象学美学原理对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美学练习题     
《河北自学考试》2005,(2):24-2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1、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的一部著作是《美学》,其作者是()①康德②鲍姆嘉登③黑格尔④费希特2、“美学是和谐与比例”的提出者是()①毕达哥拉斯学派②维也纳学派③康斯坦茨学派④现代派3、“移情说”美学思想的代表是()①丹纳②费希特③立普斯④黑格尔4、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与人类的分不开的()①美的产生②思维的产生③生产劳动④语言的产生5、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中国古代思想…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正是努力通过自身对中国古典诗论的理解,不仅将克罗齐的“直觉”从一种思辨式的哲学思考引申成为心理学上的关感体验,更是同时化用布洛的“距离说”和立普斯等人的“内模仿论”“移情说”,从美的凝神静观与自由“出入”出发,建构了“中国化”的现代美学。克罗齐的“直觉”被朱光潜改造成为凝神静观的艺术审美经验,布洛的“距离说”又构成了理论弥补的关键因子。从审美直觉到审美距离,构成了朱光潜审美经验论的逻辑框架与核心特质,其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化用也给当代的异质性比较诗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论移情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情(Empathy)最早是一种美学理论,是由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her)于1873年提出的,称之为“审美的象征作用”,即“把情感渗进里面去”(Einf櫣hlung)。后由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Lipps)把移情这一理论引入心理学领域,并发扬光大,成为盛行于19世纪欧洲大陆的心理美学思潮。概括来说,移情理论是指人们在观照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审美活动就是把自我的内部活动移入到对象中去,对对象作人格化的观照,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移情作为跨文…  相似文献   

10.
庄子“物化”论与西方“移情”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立普斯为代表的西方"移情"说,与庄子"物化"说有相似点,但庄子的"物化"论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亲和友好,超越了西方"移情"说赖以存在的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哲学基础,因而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审美活动是在观照中将对象人格化的过程,也就是客观化的自我享受过程.艺术情趣表征的是在审美活动中形成和蕴含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相互映现、相互浸染、相互包含的关系.移情作为艺术情趣的生发过程,意味着"自我"从"小我"向"大我"的衍化和变换.依此看来,如果说王夫之的论述实际上内涵有中国式的移情说的话,那么,王夫之在哲学思想层面上明显优异于立普斯.与此相关,王夫之所体现的中国式的移情说,也明显优异于立普斯所代表的移情说.  相似文献   

12.
":移情说"是19世纪盛行于西方的关于审美欣赏的理论,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立普斯。中国理论界试图在中古古代文论中找到与立普斯的"移情说"对等的理论,但中国和西方的"移情说"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吸收和改造了立普斯的移情说,把它深深地植根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之中,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移情观.朱光潜移情观有着中西融合的鲜明色彩,但是这种融合由于文化根源上的差异而呈现出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4.
本阐明了中国古典论中“境界说”的特征,探讨了“移情说”对近代西方美学界的影响,将“移情说”与近代中国王 国维的“境界说”两相比较,进而阐释其异同点以及“移情”因素在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人们在进行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研究时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文学长河中都存在着一种相同的文学现象——移情现象。移情现象是西方美学家十九世纪下半期的重要发现,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父子、立普斯、洛慈、谷鲁斯等都为这个发现作出贡献。“移情”一词就是德文Einfunlung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在对“移情”与“内模仿”理论引入的时候,很明显走的是一条“综合”的道路.在表现论的美学影响之下,里普斯受到直觉主义的影响,并吸纳了审美独立和静观思想进入到他的理论建构之中.朱光潜在理解与融汇里普斯的“移情说”时,其实只是作为一种理论资源与模式来进行的,在引进的同时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哲学与文艺思想进行了独具匠心、独有慧眼的移植,这样一方面适应了中国现代学科分立、美学独立从而建立系统化理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开拓出比较诗学的崭新活力,从而对于现代美学建设有着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尔泰的美学是以“美感”为核心的美学,而《论美》和《美感的绝对性》是他集中论述美感(美)的论文.从“美是人的主观感受”到“美是-种价值评价”,以及用“美感”论阐释艺术与诗的主要观点,再到强调“美感具有绝对性”构成了他相对完整的美感理论.这些观点不仅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独树-帜,更在后来的不断修正中成为高尔泰美学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美的态度说"是吕澂重要的美学思想之一。吕澂在借鉴立普斯的"移情说"和摩伊曼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对"美的态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美的态度"是主体生命和情感在物象上的投射,并且进一步提出主体的"美的态度"是美感得以产生的基础。他不仅将西方流行的各个学派的美学思想介绍到中国,而且将心理学应用到美学的研究中,试图来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给中国现代美学形态与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王船山审美移情观是基于“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哲理,而西方移情论却是构造在人与自然冲突中的一种诗意理想。由于移情表现在哲学基础上的差异导致了各自审美表现上的诸多差异。但殊途同归的是,不同的移情表现却认同了审美表现的共同目标,即“物我同一”、“情景互生”,主体生命情调与客观世界相互交融在一个对象生命化、主体对象化的美学境界之中。本文着重探讨了船山移情发生的心理过程及表现层次等理论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船山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0.
立普斯的移情说研究对象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转向对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内部过程和机制的探究,对西方现代美学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也对语文教师的情感教学有诸多的启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的促进作用,可从情感上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