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主题画报     
三毛流浪记,三个和尚,武松打虎,哪吒闹海。  相似文献   

2.
看了《哪吒闹海》课堂实录,感受薛法根老师对语文课程的深刻认识: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很多教师都上过《哪吒闹海》这篇课文,通常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逐段解读,然后随即添加一些内容。这些语文练习往往是围绕每段课文的内容理解展开,学生学完课文最后留下的痕迹还是"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左集和右集     
每天午餐前我都会给孩子讲一个餐前小故事。昨天讲了《哪吒闹海》上集,今天讲下集。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师:宝宝们,《哪吒闹海》上集和下集都讲完喽,午餐时间到了,咱们一起唱午餐歌开始吃饭吧!乐乐举起手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老师,老师,明天还讲,还讲左集和右集!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是故事性十分强的课文。这些课文学生很容易读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语文姓语"这种教学思想,依托教材本身特点,提炼教学内容,让学生兼得"内容"与"表达"。一、在讲中理解内容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哪吒闹海》时就有效地利用了这一方法。第一步,学习概述。读完《哪吒闹海》这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几句话把它清清楚楚地说出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有《嫦娥奔月》《普罗米修斯盗火》《开天辟地》《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一线教师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去解读,引导小学生领略神话的神奇魅力?下面以《哪吒闹海》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抓住文体特征,领悟神话之共性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尽管已经有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  相似文献   

6.
《哪吒闹海》剧情介绍:哪吒闹海是人们熟悉的神话故事。传说托塔李天王在陈塘关做总兵时,夫人生下一个肉蛋。李天王认为是不祥之物,一剑劈开,却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俊俏男孩,这就是后来起名为哪吒的神童。哪吒自幼喜欢习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嬉戏,正好碰上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虐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吒义愤填膺,挺身而出,打死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小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  相似文献   

7.
《哪吒闹海》是一部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影片,既充满具有民族特色的神话色彩,又富于童趣,同时还是一部寓意极为深刻的古典主义悲剧,所以在服装设计上综合了传统民族艺术的动画杰作.  相似文献   

8.
王荣生先生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那么,阅读课到底该教些什么呢?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哪吒闹海》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9.
她曾完完整整是我的。 我从“动”开始认识她:一直以为,胎动会是莽撞的拳来脚往,像默片哪吒闹海或者看不到的大闹天宫,却往往是,某一大片肚皮,悄悄拱起来,手感软中带硬。胎儿在做什么呢?我轻抚我腹,大惑不解。那突起在我手里静定一会儿,无声平下去。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有关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勇斗邪恶的精神。2.借助多媒体画面及关键词语激活思维,体味人物形象,根据文本内容口述或创造性地讲述哪吒闹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我从“动”开始认识她:一直以为,胎动会是莽撞的拳来脚往,像默片哪吒闹海或者看不到的大闹天宫,却往往是,某一大片肚皮。悄悄拱起来,手感软中带硬。胎儿在做什么呢?轻抚我腹,大惑不解。那突起在我手里静定一会儿,无声平下去。  相似文献   

12.
陆萍 《江苏教育》2007,(12):13-15
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课文?神话体裁课文占据首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类课文,如《沉香救母》、《哪吒闹海》、《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类课文,总是小学生的最爱。  相似文献   

13.
陆萍 《江苏教育》2007,(12):3-15
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课文?神话体裁课文占据首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类课文,如《沉香救母》、《哪吒闹海》、《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类课文,总是小学生的最爱。  相似文献   

14.
幼年时,我常常依偎在妈妈的膝下,听她讲述一个个美妙动听的故事,什么《海的女儿》啦,《哪吒闹海》啦……每次,我几乎都听得如痴如醉,出神入化。我惊异地发  相似文献   

15.
在本课例《哪吒闹海》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发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过程中,学生敢质疑、会发现问题,能互相补充、多角度表达与交流,体现了探究的自主性、过程性、开放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金玉 《教师》2014,(2):108-108
1.依据文体特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词串很多教师在设计词串时.只关注文章中的字词,不关注文体.文体意识的缺乏导致了词串设计的千篇一律。其实词串的设计应该凸显文本的特色。才会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苏教版三上《哪吒闹海》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选择人物介绍的方式设计了一组词串来导入新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廖纪元 《辽宁教育》2012,(13):92-94
王荣生先生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那么,阅读课到底该教些什么呢?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哪吒闹海》给出了答案。一、教必须的知识当下的阅读课,什么也不缺,唯独缺少了知识。要让阅  相似文献   

18.
欢笑、掌声、凝视……又是一个周四,义兴里小学每个教室都打开了闭路电视.这天放映的是<英雄儿女>、<随风飘舞>、<哪吒闹海>、<家洁公司>、<三个和尚>、<林则徐>六部影片,演播总控制室同时开通了6个频道,供教室里的学生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哪吒闹海》——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被薛法根老师教得风生水起,其间遵循儿童的生命节律,借助解构突破文本,实现文本与儿童视域的融合是破解神话教学密码,实现儿童言语智能发展的重要手段。1.神话原生特质——在解构中清晰神话是初民以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20.
儿童智慧是其潜意识里固有存在的,需要教师采用特定的方法、形式去激活和唤醒。如今的许多语文课堂教学.关注的点并没有触及儿童智慧的基点.仅仅是在知识的层面上加以灌输或引导.失去了承接性和连贯性。儿童智慧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哪吒闹海》正是从言语生成的角度启迪了儿童智慧.激活了儿童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