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很多家长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小学之前该不该教孩子一些知识?教了怕孩子累,不教怕孩子跟不上小学的进程。我觉得孩子还是应该以玩为主,但是家长可以多花点心思,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还是宁宁很小的时候,我就坚持每天给他读故事。考虑到宁宁还太小,我尽量选择语句简洁上口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3.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他总是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东西太少了,孩子上小学恐怕会跟不上的."那么,儿童该不该玩?玩对儿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4.
两种“声音”。幼小衔接的话题受到众多教师和家长的讨论和争议。部分家长和教师将幼小衔接片面地理解为把小学时期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提前放到幼儿园来学习。一个“声音”说道: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合适。孩子在幼儿园就应该好好玩,在玩中成长。幼儿教育要顺其自然,顺应天性。还有一个“声音”说:我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孩子学了总比不学好。  相似文献   

5.
黄家国 《湖南教育》2014,(10):36-36
暑假又到了,假期里,农村小学里的学生回家做什么?通过这几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吹着电扇看着电视,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电脑,他们一个假期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过着公子小姐般的生活。家长们一怕孩子热,二怕不安全,就这么任由孩子在封闭的小空间里度过40余天的漫漫暑假。  相似文献   

6.
王金战 《成才之路》2011,(17):11-I0006
近日,一份名为“想得美”的课程表走红网络,在这份由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的课表中,“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该课程表在汉网上贴出后,一时引发众多网友热烈讨论。教育专家王金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尽情地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谁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然而,有几个家长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几个家长不让孩子在童年时就去学“珠心算”“新概念英语”?是否学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7.
《大雪之后》是小学语教材“积累、运用”里的一篇阅读短,主要写了一场大雪过后,作希望孩子们能在雪地里快乐地玩耍,可家长们怕这怕那,不让孩子出来活动。短把希望出现雪后院子里热闹非凡的场面与现实情况对比.并联想到自已童年玩雪的情景,体现作对孩子们的同情和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担忧。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早在2009年就发出通知,严禁幼儿园"小学化"。然而这一纸禁令几乎成为空文,不少幼儿园依然在使用教材或变相使用教材,他们教拼音、教汉字、教算术,有的甚至教外语。为什么幼儿园小学化还依然大行其道?有不少研究幼儿教育的专家给出这样的答案:幼儿园小学化是受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逼迫"。现在不少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早学习、早领先,便对幼儿园提出要求。当看到孩子学会了一些拼音和加减法后,家长便喜形于色。这的确是幼儿园"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有些症结被一些专家忽略了,那就是:  相似文献   

9.
有些家长从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开始教他们小学课本的知识,笔者认为,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教育的内容不应是小学课本的知识,而应是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什么说没必要教孩子课本知识呢?一是因为课本知识在小学里都将学到,而且肯定比家长教的更加丰富,更加系统。二是因为知识本身及知识的教和学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课本的编排和老师的教法都是在充分研究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总结了长期的教学经验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家长随意的教学,会影响孩子上小学后的学习效果。三是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  相似文献   

10.
贾福拥 《教师》2013,(20):68-68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老师讲授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领着学生操作,为学生示范;家长辅导习作,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供孩子上学是家长最舍得花钱的事,孩子的未来是家长考虑最多的事,孩子“不成才”是家长最没面子的事,逼孩子学习也是家长最苦恼的事。都说孩子苦、孩子累,其实家长最苦也最累。应试教育不敢不抓,素质教育不敢不随。不抓,怕孩子升不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没有一个好前程;抓紧了,又怕孩子吃不消。不随,怕孩子跟不上时代步伐;随,怕孩子分散精力,影响考试成绩。毫无疑问,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难境地不仅困扰着学校、老师,而且也为难着家长。  相似文献   

12.
鲁杰 《顽皮娃娃》2008,(15):I0009-I0010
纠纷现象:越是在一起玩的小朋友越窖易发生纠纷。 孩子间相互争吵、打架是家长最头疼的事。孩子们不见面时想得不得了,刚见面时亲得不得了,可没过多长时间就打起来,同龄的孩子打,年龄差很多的也要打。家长呢,一方面怕争吵时打架,伤害孩子;另一方面怕伤了和气,所以往往以训斥自己的孩子而结束争吵。  相似文献   

13.
大便报告表     
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在园的大便情况。班上有许多孩子不愿在园大便,经了解有的孩子怕大便耽误玩的时间,有的孩子不习惯幼儿园的蹲坑,有的孩子大便时需要有成人陪同。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为了让家长放心,我及时把孩子的排便情况记录下来。但是,不管怎么提醒,还是有孩子不愿意在园大便。  相似文献   

14.
问:我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他只喜欢玩玩具、看动画,不喜欢读书。家长要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和家长谈过多少回了,家长会上讲,家长学校里讲,有时还和家长个别交流,可仍有许多家长对我们园不教拼音的做法不理解:“许多私人幼儿园都在教,你们为什么偏偏不教呢?孩子多学点,上小学不就轻松多了?”果真是这样吗?据我们了解,小学一年级老师并不赞同幼儿园教拼音。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王珊珊 《成才之路》2012,(11):99-I0016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7.
作业让家长签字,在农村小学,真的很困难。有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孩子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而爷爷奶奶大多又不识字。这个字怎么签?有的孩子父母虽在家,但农忙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有的孩子调皮贪玩,又怕大人看到作业完成不好挨批.  相似文献   

18.
季样玲 《早期教育》2005,(12):24-25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家长都会教孩子认识数字。为了让孩子对数字感兴趣,爸爸妈妈们可能想了很多办法,如果您以前的方法不奏效,不妨试试我们的方法,做一个有趣的数学玩具,让孩子在玩中认识“数”。[编按]  相似文献   

19.
我连续几年从事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工作,对独生子女在幼儿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和总结,发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家长往往“望子成龙”心切,施行“拔苗助长”之策,而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身体健康却不重视,结果使孩子体智德美的发展失去平衡,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一是强塞知识。对一个还是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却迫不及待地灌输小学的知识,教孩子写字、计算。有的家长不懂基本的教学方法,不懂写字的笔顺规则,致使孩子握笔方法不对,书写姿势不正,笔划不顺。孩子成了习惯,极难纠正。有的家长教幼儿背乘法口  相似文献   

20.
放假期间,一些家长让孩子报名学这学那,到老师那儿补课。假期本是孩子沐养身心的时间,却被一些家长看作是给孩子“大补”的好时机,使本该充满乐趣的假期,让孩子望而生畏进而生厌。家长们这样做,无非是望子成龙心切,怕孩子读不好书今后到社会上站不住脚,生活艰辛。所以一些家长平时让孩子玩的时间就不多。他们却不知自己是在扼杀孩子的童真,让孩子感到孤独和压力重重。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孤僻、不善社交、抑郁的性格,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而要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除应具备丰富的学识外,还得具备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