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11年初,我有幸随同莆田市教育学会教育考察团,对台湾教育开展了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我们先后考察了台北信义国民小学(含幼稚园)、台南永康国民中学、高雄前金国民中学和高雄大同国民小学,并与金门教育界人士进行了短暂交流。台湾的教育有着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19日至29日,笔者随江苏省教育研究院考察团赴宝岛台湾进行教育考察。本次考察的学校主要有三所:台北市立成渊高级中学。台中县大里高级中学,由集团经营、私人办学的康桥双语中小学。我们还访问了民间教科书出版社、图书馆和一些教育社区。  相似文献   

3.
杨卫国 《中国教师》2011,(23):40-42
<正>2010年,笔者随广州大学带队的"中学校长赴台湾教育考察参访团"赴台湾地区,分别对"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高雄市立凤林国民中学"和"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等五个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教育考察,从而对台湾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将其与内地的中学教育进行对照,发现其中的很多有益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台湾中小学辅导工作的组织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的学校辅导工作.自1968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先后进入“国民中学”.小学、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和大专院校,并得到迅速发展.很快从一门学科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制度,成为台湾中小学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辅导理论“本土化”进程的推进,台湾中小学辅导工作的组织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本土特色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主要来源于台湾师范大学和高雄师范大学的音乐系以及台北、台中、台南、花莲、屏东、新竹、台东和台北市立等8所师院的音乐教育学系。台湾高师音乐教育经历了与大陆不同的发展历程,在办学模式上与大陆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多重性,课程设置重视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实习,教学模式上实行民族音乐与国际化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6.
访台随笔     
去年夏天,我作为湖北省中小学教育赴台考察团的成员,踏上了祖国的宝岛台湾,对台湾的中小学教育及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进行了认真地比较,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础,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基础教育中,海峡两岸应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面向新世纪的重要目标。台湾教育当局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始于80年代末,台湾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台湾当局对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综合的思考。他们认为教育的竞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竞…  相似文献   

7.
一、台湾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台湾国民中学存在的问题。对学生习性与志趣的试探、辅导工作还不完善。国民中学设置的职业试探科目比较齐全,但由于受到社会上升学主义的影响,疲于应付升学考试,而轻视了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试探与辅导功能的重要性,以致许多学生在事先并未充分了解技艺的情况下,匆忙修习技艺课程,影响了初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国民中学虽设有职业陶冶课程,却没有职业陶冶课教师的编制名额。  相似文献   

8.
王峰 《宁夏教育》2009,(4):66-67
2008年10月,我很荣幸地成为宁夏教育学会组织的第十二批赴台教育访问团的一名团员,我们一行十人参观了台湾康轩文教集团、东门国民小学、启英高中和兴雅国民中学。现就在台湾教育访问和参观所见所闻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7日至16日,笔者参加了北京赴台湾心理健康教育考察团,在台湾进行了教育交流和考察.考察团参观了高雄市民权小学、台中女子中学、新竹忠信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台北成功高中等学校,与高雄社教学会、台湾创价学会、高雄义工组织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台湾教育考察团,先后参访了台湾秀朗国民小学、成渊高级中学、康桥双语中小学、淡江高级中学、永春国民小学、大里高级中学六所学校,考察活动包括听取学校介绍、参观校园校貌、学术交流、听课等。学校的文化风景、校长的教育智慧、师生的礼仪学养、学校充溢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对大陆教育同仁的真诚友情,都令我们生出一份欣喜和感动。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文化和教育与大陆文化同宗同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逐步了解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情况,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台湾现行教材的了解不多,本着互相学习、勾通、交流的目的,写就此文,谈谈对台湾国民中学(初中)教材(台湾编译馆主编出版)的一些认识。一在探讨台湾国民中学现行《国文》教材传统色彩特征前,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台湾教育发展的历史,以便纵向探研台湾教育的传统。从史前时代到16世纪(明代),台湾保持着自己的原始文化。16世纪末,荷兰人占据台湾,为巩固其殖民统治,在军事占领的同时,辅…  相似文献   

12.
台湾《职业学校法》中规定:职业学校之教学科目,以着重实用为主,并应加强实习与实验。为建立职业学校基础,国民中学之职业科目及技艺训练,应参照上述规定办理。关于如何在普通中学进行工艺教育,台湾于1983年颁布了《国民中学工艺课程标准》及《高级中学工艺课程标准》,简介如下。 一、国民中学工艺课程标准 1.目标与时间分配 《工艺课程标准》规定,国民中学工艺课程的培  相似文献   

13.
张志勇 《山东教育》2003,(16):10-13
2003年1月,山东省双语教育考察团一行6人,对美国、加拿大进行了教育考察。15天的行程,考察团访问了美加两国的教育行政部门、4所大学和3所中小学,还与不少华人就美国、加拿大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交流。考察团团长张志勇回国后,记录下了洋洋4万余字的考察观感。现摘录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赴台湾的教育考察活动中,笔者考察了高雄市阳明国立小学和台北市立成功高中等5所中小学校,与校长、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阳明国小等学校的环境育人工作各具特色,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中小学的学制为六、三、三分段,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1968年起,义务教育由六年延长到九年,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分两个阶段,即前六年为国民小学阶段,后三年为国民中学阶段,而高级中学仍为三年。现将台湾中小学课程编订和教材编印的一些情况述评如下,也许可供研究参考。一、课程编订情况台湾中小学课程编订基本上沿袭1922年新学制实施后的做法,其步骤是:首先约请各科专家分头起草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随后  相似文献   

16.
花启国 《辽宁教育》2013,(8X):57-59
<正>2011年11月26日至12月5日,我有幸同本溪市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同学以及市教师进修学院、市教育局的领导一起参观考察了台湾的基础教育。踏上宝岛台湾,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桃园信义国民小学、坪镇国民中学、高雄五福国民中学和建国国民小学。面对众多教育界的同行和生气勃勃的校园,忽然觉得,历经风雨沧桑,中华教育之风仍是一脉相承,尽管驻留时间仅十天,但台湾的基础教育却在我心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7.
2000年 6月 17日~ 6月 27日,我作为顾问,随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赴台访问考察团一行 11人,应台湾中华成人教育学会的邀请,赴台湾进行了访问考察。考察团的主要任务是访问台湾有关学校、单位,考察台湾开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情况,同时就两岸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交流。对台湾的访问,使考察团了解到台湾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成人和社会教育体系及职业教育体系,了解到台湾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目标,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台湾的教育体系   台湾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19日至26日,江西省教育厅中青年干部教育考察团途经香港对新加坡进行了教育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听取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情况介绍.访问了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澳洲理工学院.并分别和教育部及两所学校的有关人士进行了座谈。公务访谈之余,考察团成员还以多种方式和新加坡各界人士进行广泛的交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新加坡的发展历史、法律制度、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新加坡在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条件下,自建国以来就树立了以开发人力资源为立国之本的发展思路,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新加坡现有370所中小学,3所综合性大学,23000名教师。其教育制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有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最近,参加了为期十天的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内地专家讲座、校长论坛,紧锣密鼓;走访台湾特校、考察交流,惊喜连连。听得最多、感触最深的一个词是"适性教育"。如南京秦淮特校崇尚"以人为本、适性教育";台北市立启智学校坚持"适性教育,快乐成长";台北市立启聪学校提出"以适性化的教育,功能性的教学,带好每一个孩子"等等。所谓"适性",我的理解是适合、适宜和适  相似文献   

20.
台湾国民中学是台湾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计除了共同必修科目外,还设置了两种选修科目:一是继续升学科目,二是职业选修科目.后一种选修科目的目标有三:进行职业陶冶与职业辅导;实施技艺教育;开展就业辅导.因此,考察和研究台湾国民中学的初等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目前的中学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