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本文追寻纪德访苏(1936)和斯诺访华(1960、1969、1971)的足迹,研究两位西方作家考察社会主义国家时的社会背景、报道心态、报道方式及报道成果。在展示纪德和斯诺在采访中的复杂心态时,作者试图分析这样几个问题:两位来自西方的朝圣者,为什么会对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相反的解读?纪德和斯诺的不同反应是由于采访者的个性使然,还是其中蕴含着某种历史的必然逻辑?如果说斯诺在其最后的30年采访中出现了失误,那么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本文追寻纪德访苏(1936)和斯诺访华(1960、1969、1971)的足迹,研究两位西方作家考察社会主义国家时的社会背景、报道心态、报道方式及报道成果。在展示纪德和斯诺在采访中的复杂心态时,作者试图分析这样几个问题:两位来自西方的朝圣者,为什么会对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相反的解读?纪德和斯诺的不同反应是由于采访者的个性使然,还是其中蕴含着某种历史的必然逻辑?如果说斯诺在其最后的30年采访中出现了失误,那么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父亲(刘再复)常和我说,作家大约有三类:一是用头脑写作的;二是用心灵写作的;三是用全生命写作的。他说他最喜欢用全生命写作的作家,也喜欢用心灵写作的作家。其实,这种分类也可用于阅读。父亲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阅读虽然也用头脑,但多半是用心灵与生命。我陪父亲到华盛顿参观杰弗逊纪念馆,同样面对墙上杰弗逊总统的名言。  相似文献   

4.
斯蒂芬·金是美国最畅销的作家,美国最畅销的25本书中,他一人独占7本.创作恐怖小说使他由一个工资微薄的高中教师一跃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30年中,他写出40本小说和200个中短篇小说,发行3亿本,每部小说的发行量都在100万册以上.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说过,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可能是斯蒂芬·金的小说.  相似文献   

5.
他见过列宁和斯大林,访问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他向世界报道了大量的中国敌后抗战实况,最后不幸血染沂蒙.这位国际友人就是推荐罗生特参加新四军的进步作家兼记者汉斯&#183;希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是国外特别是西方作者发表“苏俄通讯”的一个“高原期”,大批作者涌向苏俄,其中不乏世界名流,如萧伯纳、纪德、韦伯等人,同时,数量众多的国外“苏俄通讯”也被翻译至中国。  相似文献   

7.
《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创造了野地走兽、空中飞鸟等各样活物,带到亚当面前让他命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亚当的这次命名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文学创作。当一个作家创造一个人物,为他特意安排一种生活,当然还有生活的环境,让他活着或是死去,让他幸福或是不幸,让他快乐或是悲伤的时候。这个作家的确像上帝一样伟大,也有理由如亚当一般自豪。在他创造的那个纯由语言构筑而成的世界里,他依旧可以体会真实生活的各种滋味。在他闲暇翻阅旧作的时候,他可以如上帝一般傲然深远地审视笔下的世界,或者暗自窃笑…  相似文献   

8.
姚克波 《新闻界》2006,(5):89-89,73
在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和坎坷创作经历的人。他行伍出身,只受过小学教育.初学写作时对白话文了解甚少。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与文学无缘的人,却通过自身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成为著名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家,主持编辑过许多重要文学刊物,提携、培养了许多文学青年,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前年我写了一篇《书太多了》,登在《读书》1988年第7期上,里边摘录两位英国作家的文章,其中第二人是G.C.Squire。最近在旧书堆里翻出他的一本随笔选集《美人鱼酒店里的生活》,重读了一遍,里边有不少篇谈到与书有关的事情,现在挑出三篇来给《读书》的读者做个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看轻你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巴楚  何文  昕彤 《出版参考》2009,(3):42-42
贵州有个作家叫何文,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有点不可理喻。一个作家,按说其生活方式应该是和时代合拍的,但在这方面何文可说是个落伍分子。他的这个落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BB机流行的时候,他从没有带过这玩意儿;二是在城市手机普及甚至频繁更换的今天,他至今也没玩这人与人之间方便联系的现代工具;三是现在写作的人,连比他老很多的老作家们都改手写为电脑写作了,可他还是顽固不化地用那只手吭哧吭哧地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12.
晓军作为作家是文化成果的一个创造者;作为出版人他是一个文化成果的传播者;同时,他也保持了文化的操守。集这三点,称晓军是一个文化人,我想恐怕没有人会有意见的。  相似文献   

13.
《凶年纪事》(2007)的文本分割为论说与叙事两部分,主角是那位垂垂老矣的作家,说他是库切本人似乎也未尝不可。论说文部分是库切以他的作者身份在说话,尤其是第二编“随札”富于自传性,点明其老作家的身份,而在有关于安雅的故事中他是JC或C先生(库切姓名的缩写),以那具衰弱无能的肉体现身,告诉我们写作“危言”和“随札”的那个人,他在现实中所处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收藏签名本     
青灯黄卷,翻阅的都是作家朋友们热忱相赠的签名本。于今再次读来,仍绕有兴味。渐渐读出往日清晰的回忆,也读出了一丝丝的温馨。赠我签名本的作家中,最多的要数赵丽宏了。他几乎是出一本馈赠一本,送得我真不好意思了。我知道,大多数作家都是自己掏钱买书来送人的。看赵丽宏的签名,硬笔书法一如他的美文,富有节奏和韵律,并且一丝不苟。曾看过一篇叫《温情》的短文,写的是赵丽宏,极传神。而从赵丽宏聊聊数字的笔迹中,我也看出了他的敦厚和耐心。字如其人,这确是一个“不将牢骚发到稿子上去”的真诚作家。陈村兄好多年不写长篇了。…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有两个姓“村上”的人家喻户晓;一个是作家,叫村上春树;另一个还是作家,他的名字叫村上龙。村上春树笔法细腻,以写情见长;而村上龙则迥然不同,他是以笔法老练、泼辣,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扬名日本文坛的。村上龙个性豪放不羁,他的经历颇有  相似文献   

16.
关汉卿的生卒年问题,自20世纪以来,有十几种说法。本文从关汉卿同时代人的有关资料出发,认为关汉卿不是“初为杂剧之始”的作家,也不是杂剧作家中年辈最长者,而是元杂剧鼎盛时期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而他的里籍,也应以与他同时代人钟嗣成《录鬼簿》所记载的“大都人”为最可信。  相似文献   

17.
张炜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作家。他的文字是纯粹的、诗意的:他的做人也是纯粹的、真诚的;他用自己的文学营造了特殊的精神领域。在当代文坛,张炜无疑是既具复杂性又有独特个性的作家,他始终带着明显的个人特点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从《古船》到《九月寓言》,从《外省书》到《丑行或浪漫》,  相似文献   

18.
凡与三亚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徐国良上校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是个十足的军营男子汉:英武的身材,粗犷豪爽的性格,满口的“兵话”。而当人们见到署着“徐国良”名字的文章散见在大小报刊上时,才知这位上校军官也会舞文弄墨。徐国良枕着洞庭湖的涛声长大,烟波浩渺的湖水,鱼米之乡的风情不时撞击着他幼小的心灵,激发他写作的欲望。因而,15岁时,他便有了一些诗歌、散文、小话剧献给父老乡亲。1972年,他又带着一个当军事作家、记者的梦想,毅然闯进了海南五指山区的军营。谁知,对徐国良来说,当作家真的是一个梦,虽然他有作品变成铅字的…  相似文献   

19.
徐鲁 《编辑之友》1995,(3):36-38
作为编辑家的徐迟徐鲁【武汉】徐迟先生是诗人、作家,也是编辑家。他的文学编辑生涯,在30年代就开始了。但他主要是以创作名世,老的说法,是编辑之名为文名所掩了。作为诗人和作家,他的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为我们的文坛奉献了近1000万字的作品,包括诗、小说、...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笔名落花生的许地山是以作家兼学者,嗜名于世的。许地山擅长于散文,乃以清新、简洁为读者喜爱;可他对宗教、音乐、金石、器物和服饰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有这么多学问,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