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简单否定属性的“非此即彼”思维源于阶级、集团之间的差异、对立与斗争。战争是这种思维最典型的行为语言 ,换言之 ,明显带有否定性意味的“非此即彼”思维直接体现了你死我活的战争行为。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 2 1世纪中 ,两败俱伤的战争行为将不再使人们所愿意接受 ,人类主导的思维方式势必会发生变化 ,即宽容、理性的“亦此亦彼”思维将会取代“非此即彼”思维而取得主导地位。人们在社会进步发展中也同时逐步减少集团之间的差异 ,并通过各种法律的手段淡化阶级、集团之间的差异 ,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快速发展 ,人类共同利益日益重要 ,反映在人们的思维态度上就是认同感增强。“亦此亦彼”思维方式势必成为 2 1世纪人类主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在世间万物中,包括人脑的思维和控制作用,都具有模糊性和非定量化的特点,也就是说清晰性是相对的,模糊性则是绝对的,因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这就是说。在“互相过渡”区的“适当的地方”,存在着一种“亦此亦彼”的模糊性。“精确在自然语言中的必要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有目共睹的还有,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艺术客体的研究,重在梳理两方面的内容:一、克服以往单一的强调艺术客体“或物”、“或我”的片面认识,进而描述其否定性的存在状态:即艺术客体是由否定而超越自身,向整体和谐境界生成的动态结构;二、转换过去的非此即彼;即此即彼的单面思维,而确立一种非此非彼,以致亦此亦彼的开放式的整体思维模式,这将为文学研究打开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高度相关的两个问题经常进入学者们的视域,成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能否催生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第二,近代中国是否完全实现了由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换?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形成了“冲击一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说”的对立以及“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立。实际上,这些对立是“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两种流行解释框架的表现。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种对立是近代中国社会“悖论”性质在思维方式上的折射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悖论”性质决定了我们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采取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知识观的嬗变与教育思维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教育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范式革命,表现为理论视野从“发现规律”到“阐释意义”的转向、从“科学实证论”到“人理解论”研究方法的转换,从“惟我独尊”到“和平共处”理论旨趣的转移。后现代知识观及其思维方式对教育研究思维转型具有深远的启迪和借鉴价值,但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教育研究已全然无需科学审视,更需要去反思“教育是事实吗”、“教育有规律吗”等深层理论问题,井进而努力去寻求在对立的两极问如何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教育的思维方式也发生着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范式革命,这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课程观向动态的、开放的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课程目标要超越知识达到对学生存在的关注;二是课程内容回归生活,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人类正义的伟大胜利──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永宁回中杨吉胜战争,是地球上对人类危害最大、最凶残的“怪物”。战争,是解决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是为着最终的经济利益而进行...  相似文献   

8.
学界热衷于进行"神魔小说"文体研究,却禁锢于"神魔"与"神怪"的非此即彼与亦此亦彼的思维谬圈中,往往观念先行、理论干预过甚,过于注重体裁与形式的研究,忽视题材与内容的研究,存有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9.
<正>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中一直在推崇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体系。他总结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对如何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的人类必将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航行,人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有一个飞跃,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要把各种情报、资料、信息,包括人的思维、思维成果、经验、知识、智慧统统集成起来,就需要把人的“心智”与计算机的高性能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战争的起源问题即是战争“何时发生”这个“时间问题”,战争的根源问题则是战争“为什么发生”这个“原因问题”。普遍意义上的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而不是阶级社会,这既符合马恩的经典论述,也与史实相吻;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是超越社会形态、超越时空的战争的共同根源;依据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层次分析和战争根源内容的横向层次分析,参照经济发展史,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在“穷人对富人”和富人对穷人”之间经历了四次大的转换。然而,战争并不是经济利益冲突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人类明的进步,和平解决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因此,人类战争的演变不会出现第五次大转换。  相似文献   

11.
一史前战争,即是指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的武装斗争。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战争是私有制的产物,无阶级的史前时代是不存在战争的。如有的同志说:“在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中发生大的人群与人群之间的集体屠杀的战争行为,从理论上说是不成立的。”①上海辞书社出版的《辞海》战争条的解释,实际是对这种意见的概括,说战争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是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以后才有的,是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②在很多普及读物和课堂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跨过了艰难曲折的20世纪,进入21世纪。在世纪之交,人们曾对新的世纪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憧憬,希望这是一个和谐、合作、发展的世纪。但两年过去了,无情的现实粉碎了人们美妙的想像。新的世纪并不安宁,血腥的冲突与战争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恐怖主义制造了“9·11”等一系列悲惨事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以暴易暴”战争仍在继续,少数霸权国家总想以自己的“单边主义”取代“多极格局”而制造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国家、民族、宗教、地区之间,似乎更加你争我夺,不能宽容了。荷裔美籍历史学家房龙,1925年出版…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审稿工作中,思维的习惯力量会造成一种思维定势,使编辑人员不自觉地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思维中,导致其做出蹈故袭常的筛选,剥夺了一些极富新意的好稿子的发表权。本把编辑学和模糊美学结合起来,既在两门学科的边缘上对编辑审稿工作进行探究,提倡“模糊审稿”,即不以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进行判断,而是以亦此亦彼的多值逻辑判断作为主要的筛选根据,改封闭的单维思维为开放的多维思维。并具体介绍了模糊审稿的几个操作层次。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人性”是作为“兽性”的对立面提出来的,指的是与人的理性、良知相联系的、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积极美好的东西。“人性”是人的类特性,它不分阶级,全民共有,是人类思想文化在人身上影响的结果。因此,人的自然属性不是共同人性。共同人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所存在的某些共同的思想意识及其行为的总和。从人性和共同人性的特点和所包含的内容看,它们两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回忆性散文中的“彼”是指散文的作者曾经经历时的情绪、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情思,“此”则是指作者创作时回忆相关人、事、景、物等或隐或显所流露出的情绪、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情思。这两者之间是不能轻易画等号的,其关系是复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彼”“此”为表里,“彼”“此”不同,“彼”“此”相同。在解读回忆性散文时,应具体分析“彼”与“此”,切莫让思维受“彼此”“彼此”的影响乃至左右,从而影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源于韩非子的矛盾观,是“不当二分法”,必将导致“一点论”,属于形而上学,并非唯物辩证法命题,它把丰富多彩的世界简单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要克服“两极化思考”,树立立体矛盾观。  相似文献   

17.
张燕 《湖北教育》2010,(3):35-36
当前的语文课堂,诸多矛盾的语文教学观赫然对立:“讲”与“练”、“教”与“学”、“情”与“理”、“言”和“意”、“师”与“生”……在诸多矛盾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陷入“是此是彼”的激烈论辩中,亦常常刮起“非此即彼”“今此明彼”的大一统之风。  相似文献   

18.
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后现代美国社会中以科技理性为主导的行为、思维方式,反思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质疑科技理性.小说的三部分——波与辐射、空中毒物事件、“戴乐儿闹剧”从结构上展现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充满高科技产品的生活方式”、“工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灾难”、“用高科技解决人的问题导致暴力”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后工业社会中科技理性主宰的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相结合、科技理性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相结合,才造成了生态灾难和暴力.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一套有关学习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的专题译丛。理解人的心理,理解基于心理的思维和学习,是20世纪以来学者们代代相继致力于探求的深奥问题。过去的10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人类已经进入创建学习科学的新纪元,一场彻底改变人类学习的理念与方式的革命已经兴起。“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的出版,为国内学界提供了一个资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性质不稳定、类属不明确的模糊事物,即处于事物普遍联系的中介和某些运动发展的过渡状态的“亦此亦彼”的事物。例如颜色.在黑与白之间有灰色。在从猿到人中间有类猿人或类人猿,等等,都属于模糊事物。由于模糊事物的存在,使得事物之间的界限具有了模糊性。人类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了用以把握模糊事物的认识工具——模糊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