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该说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来自于生活,而生活又挥就了每一篇鲜活的文章。课文更不例外。只有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课文.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并真正受到启迪,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使二者交融并为学习服务呢?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把每一篇课文都看作一个"引子"和"窗口",借助引子的作用去进行相关的辐射性实践活动,透过窗口去瞭望更多的风景。这样做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语文教学由"小语文"向"大语文"跨越。  相似文献   

3.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比用规则去学来得容易。”小学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心有所思,惰有所感,而后撰写的。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所表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世界。课文只有经过生活化的处理,例子的功能才能得到最佳发挥。在教学中,我注意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不错,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相联,与生活相通。这样,才能使课文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从中受到感悟,才能教育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强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学好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怎样做到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一、回归生活,学习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应该接轨,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生活化,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不难发现,一篇好的文章,其感人之处往往不在字面,而在弦外之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跳出字面去学课文,只有通过教师点拨,激励,学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就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几篇文章的教学谈谈笔者自己的体会。一篇优秀的文章,常常蕴含着正与反的对立与统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回归生活,语文充满活力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李贤华 《教师》2012,(16):38-38
语文教学呈现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形式是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老师基本上是利用这一篇篇的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许多老师在教学的形式策略上刻意追求有效性,而缺少对文本的深悟与探究,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当教师对文本进行深磨细琢,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带动学生去感受课文的魅力。因此,有效教学亟须语文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钻研与解读。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教学与生活相对脱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让课文和学生近些,再近些,才能接触到语文的本质。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有生命力。 1.走进文本超越文本。我在教一篇课文前,常常自问:我是否已真正走进课文。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感动自己,“文章不厌百遍读”,好的文章常读常新。于是我养成了深入课文的备课习惯,有些课文或精彩段落我往往朗读成诵。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不难发现,一篇好的文章,其感人之处往往不在字面,而在“弦外之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跳出字面去学课文,只有通过教师点拨,激励,学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就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几篇文章的教学谈谈笔者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 ,应有他独特的个性化形象。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应是语文的、艺术的。教语文的首先应该爱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语文 ,才会去爱你的每一节课 ,才会去钻研每一篇课文 ,课堂教学才会有足够的空间和情感。许多沉闷的课堂并非由于课文引起 ,而是由于教师本身消极或浅薄所致。语文教师应该是将满腔的热情洒在语文课本中 ,或喜或悲或怒或忧 ,情真意切 ,嚼出味道 ,这样才能触发感情 ,感染学生 ,感染课堂。“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课堂之所以令人倾倒 ,我想首先在于教师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任何语文教师也不该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训练是九义小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的口语训练方法很多。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读、演、议、练”四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读“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意思是多读。教师要教好每一篇课文 ,必须熟读 ,甚至成诵。那么学生要学懂每一篇课文 ,更要多读。这里的读 ,不是唱读、顿读 ,而是浏览、默读和有感情地朗读。语文教学 ,有感情朗读尤为重要。只有正确地读好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段话 ,才能懂得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包含着的意思。强烈的丰富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章的基础。我校地处偏远山区 ,绝大部分农村孩子生活的天地狭窄 ,…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中一篇篇课文教完了,目的又是为什么呢?例子的作用是什么?语文不也正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例子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吗?简单地说就通过例子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发展。语文的课例作用也在于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良性循环。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  相似文献   

16.
一、语文教材的成人化偏差一是教材中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所占比重还不够大。以小学语文第七册为例,该册教材共有讲读课文19篇,其中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只有7篇,还不到37%;其他文章中,反映中外杰出人物事迹的4篇,写景的4篇,各占21%;关于科学发明的小说明文两篇,诗歌两篇课,各占10.5%。笔者认为,前面提及的这些类型的课文,对培养小学生的健康情操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只是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小学语文教材必须从受教育者的特点出发,应以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为主,至少要…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语文要素是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学生言语实践能力朝着文本推进的重要方向。教师要充分关注课文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确定每一篇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所应该承担的任务,真正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文章以《蝴蝶的家》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为语文核心素养助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感情的抒发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带领学生深入文章结构和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情感等有深入的理解,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朗读课文,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态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必要的主题阅读活动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少,对课文的阅读量也比较少。因此教师每讲授一篇课文是可以以这篇课文的内容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阅读能力。本文以主题阅读教学作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