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星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1):106-107
装帧设计是书籍艺术最直观、最在、最迷人的形式美的体现,是书籍体身物化为美失创作过程,其设计的意念构思有着它特殊的难度和特别的意义。汲取民族化,拓宽审美空间,并赋予它独特的诠释,才能创造出新的书籍艺术形态,从而建立装帧艺术的整体视觉美。  相似文献   

2.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推动政治和思想的发展,也带动了文化艺术的进步。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装帧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史上的开端,它体现了这一时期所特有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3.
宋贺峰 《天中学刊》1999,14(6):123-124
书籍装帧设计是对书籍内在精神的形象化和视觉化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艺术创造。装帧设计的雷同化,片面追求形式美,迎合低级趣味,导致了装帧设计的错位。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装帧人员的文化素质,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方能顺应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4.
书籍装帧是书籍存在和视觉传递的重要形式.书籍装帧艺术随着书籍的演变而逐步发展,纵观书籍装帧的发展史,不同时期的书籍,有不同的装帧概念与艺术形式语言.本文简要介绍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详细阐释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封面设计、色彩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的艺术形式关系,体味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艺术要素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5.
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最早的书籍装帧主要是线装书籍。书籍装帧设计既要有精美的外观,又要体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实用性,还要做到在设计中有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文字是装帧中最重要的信息传达要素,书籍上的图形深含书籍的主题并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书籍设计要体现艺术性,它是装帧艺术的灵魂。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中,要敢于大胆创新,运用新颖的艺术设计给读者以美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6.
捷连提耶夫-卡坦斯基的《西夏书籍业》是20世纪西夏学和中国书籍发展史的名著之一,全书共分7章,涉及书籍的制作技术,装帧艺术,书籍形式及内容等,中译本对99%以上的专业术语给出了正确的语文,对原始资料的核也十分严 ,但也存在专业术语误译和原始资料失校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书籍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其设计形态因所用的材料和各个历史时期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与转化,引发了书籍设计形态的变化,使现代书籍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纯铅字传递形式的束缚,形成了特色独具的书籍设计。未来的中国书籍设计既要有民族特色,又要有国际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字体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籍是人类信息传播的载体,而文字则是信息传播途径中最重要的工具。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字体直接影响书籍的装帧风格,字体在封面中的空间分割对表现书的意境尤为重要,同时封面中字体设计还受到读者群、书籍内容的制约,由此可见,字体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娅琴 《重庆师专学报》1999,18(3):84-85,90
本文从装帧艺术,书籍等方面简明扼要地对书籍艺术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书籍不是一般的商品,它不仅是文字、图片的物质载体,还是时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的产物.书籍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展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散发着迷人的艺术美感.人们对于书籍的喜爱,不仅限于文字内容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包含了对书籍设计的赞许.书籍设计不只是一个美化后的外壳,而且还是一座使知识、情感、文化和思想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它使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书籍装帧设计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书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书籍的骨肉,为书籍注入美的生命和活力。中国古代书籍的书卷美正是在对装帧素材的巧妙合理的运用上取得的,从而赋予了书籍一种质朴素雅之美。建立在电子技术应用基础上的现代书籍装帧应该充分吸收中国古代书籍的书卷美,从而赋予现代书籍装帧以更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现代书籍装帧封面设计中的细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阶梯,随着时代的进步,书籍的文化内涵和整体装帧设计都显得尤为重要,更使得各种精美书籍层出不穷.文章主要对书籍的前封、书脊以及封底设计中的细节设计进行了分析论述,并以此来论证书籍封面设计中细节体现的重要性.通过注重书籍设计中的这些细节,力求将书籍设计得更加具有内涵,更加能吸引读者的眼光.  相似文献   

13.
西夏是历史上与宋代同时期存在的民族政权,通过不断对中原汉族文化和藏族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因素的模仿借鉴,逐渐使本民族的书籍装帧设计达到成熟,无论在书籍的封面设计还是插页排版以及装帧类型上,中古时期的西夏经卷文书和世俗书籍都显示出多种文化因素融汇交流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儿童类书籍封面装帧设计的色彩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昕 《陕西教育》2009,(1):117-118
色彩是书籍封面装帧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与构图和其他表现语言相比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发挥其艺术魅力.同时它又是美化书籍,表现书籍内容的重要元素.儿童类书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儿童在心理、生理以及审美需求等方面同成人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的分析,研究儿童的审美偏爱,儿童类书籍封面装帧设计与其他的书籍装帧设计又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是由于儿童的天性所造成的,尤其在色彩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着重从儿童对色彩的感知与偏好以及儿童类书籍封面装帧设计色彩的特点和儿童类书籍封面装帧设计的色彩定位进行探讨与研究,据此对儿童类书籍封面的装帧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书籍装帧,即书籍的设计。书籍装帧的艺术,除了达到保证阅读的目的,还要赋予书籍美的形态,给读者美的享受。该文作者从世界书籍文化各流派的艺术特点,探讨中国书籍装帧的艺术发展、未来趋势等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简策制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籍制度.简策制度对后世书籍制度却影响很深.后世书籍中许多习惯用语、名词概念、书写方法、装帧形式等,都是沿袭简策制度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书籍装帧领域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书籍封面与插图的设计精美、视听说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印刷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等等。市场上儿童书籍种类繁多,一本好的书籍除了有健康的知识和精美的装帧,还必须符合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是需要教育、编辑、设计师、印刷技术等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郑超 《华章》2011,(29)
书籍设计需要从构想一直贯穿到出版,通过从内部到外观的一系列设计,把书籍的思想、内容、作品及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读者.一本书是一个整体,是由不同的角色共同创造出来的.在市场上可以作为人们思想、愿望和幻想的传递者,可以表现手工的、技术的和艺术的创造.书籍设计不同于一般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不在于表现和反映人们生理上的刺激和要求,而在于通过视觉设计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在书籍设计中任何色彩和构图的运用,都应该给读者带来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材料的应用在书籍装帧创意中的作用巨大。材料美是可以独立存在,并在一般情况下成为构成艺术作品美感的基础形式。装帧材料的美,虽然属于最初级的审美,但也是构成书籍形态设计之美的重要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线装是古书籍装帧一种最主要的形式,是我国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无论是精美的页面编排还是精湛的装订工艺都可以说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线装书装订工艺是装帧设计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堪称华夏文明的瑰宝。线装书是古代艺术设计和印刷装订技艺的完美结合,通过书装设计教学对古籍线装的结构、版面、装订工序、装订方式、穿线技法以及线装书的书函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让线装书的装帧设计这一传统技术得以传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