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资管理是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实施管理的关键一环,本从校长的人格魅力、对待教师的态度、学校环境建设及制度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中小学校长实施师资管理提出了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小学校长队伍发展政策是校长队伍发展最重要的制度环境。本文对相关政策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描述和分析中小学校长队伍制度体系的构成、培训基地网络的形成与变迁历程等,并在此基础上,在中小学校长队伍发展政策规范化和法规化的提升、中小学校长标准的建立、中小学校长培训网络的重构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比较研究(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各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概述 1971年,英国约克大学名誉校长詹姆斯提出了教师教育三阶段理论。他认为教师教育包括彼此衔接的三个阶段:高等教育——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并认为加强继续教  相似文献   

4.
1999年9月14日—16日,教育部在上海市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部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作了会议主题报告,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应采取的措施等做了全面论述。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作了会议总结报告,要求各地把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作为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研究考察了工作条件(学校设施与资源、工作负荷、学校领导支持)与学校人际信任(教师对同事、家长、学生及校长的信任)对教师心理韧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学校领导支持与教师对同事的信任、教师对家长与学生的信任对教师心理韧性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减少教师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中的工作满足感与乐观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2)教师对校长的信任未直接显著地影响教师的心理韧性,但对工作条件与心理韧性两者之间的关系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对校长越信任,则支持性工作条件更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的热爱与奉献以及工作成就感。这些结果为提升教师的心理韧性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教师督导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日,法国对教师督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国中小学教师督导制度得到了全国近一半教师的肯定和认可,有效地促进了法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文章从法国中小学教师督导评估的过程出发,对督导前、督导中、督导后三个阶段进行介绍,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督导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开启校长与督学合作评估模式、重视教师督导内容的拓展与更新、注重对教师督导评价结果的公开和奖惩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程秀霞 《新课程研究》2009,(10):160-162
目前,在对中小学教师管理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尚比较欠缺。本文在阐述“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小学教师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引进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教师管理体制等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于中小学教师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8.
美国、澳大利亚和瑞典三个国家的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在资格标准、资格认定、资格证书方面既存在共同因素,又各具特色。总结其经验和特点,主要表现在:校长资格标准、资格认定和资格证书制度构成校长资格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者"角色得以凸显;校长专业素质养成和评价得以重视;校长专业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三个国家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的比较和分析将为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对特定学生的信任结构并编制问卷项目。以小学和初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殊化信任是一个多维结构,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否亲近教师和诚实可靠三方面的判断;自编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最后,对中小学教师信任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999年9月14日—16日,教育部在上海市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部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作了会议主题报告,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应采取的措施等做了全面论述。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作了会议总结报告,要求各地把贯彻落  相似文献   

11.
改革课程考试和评价制度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但绝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一方面对改革寄予“毕其功于一役”的厚望,一方面又怀有“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的心悸。最近烟台市课改办对全市107所城乡中小学的580名校长、教师进行了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校长教师的最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台湾公立中小学候用校长遴选考试制度包括资格审查、初试、复试三个阶段,优秀者得以选拔成为公立中小学校长之高素质、专业化的后备力量。鉴于此,大陆可考虑适当提高新任中小学校长的学历要求,完善他们的专业智能结构,并可试点考试建立中小学校长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1999年9月14日—16日教育部在上海市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不久,教育部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动员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提高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部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14.
要闻·省内     
《河北教育》2011,(1):6-6
我省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试水” 本刊讯 作为教育部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试点地区之一,我省将用两年时间,探索建立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资格注册制度、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制度,为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9年9月14日──16日教育部在上海市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不久,教育部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贯彻落实忡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令匕转的《面向ZI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动员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提高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扭扭学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部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中小学校长培…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困扰的一个问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本文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个维度,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缓解措施。对缓解我国中小学教师面对的职业倦怠,促进其专业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职业倦怠: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困扰的一个问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本文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个维度,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缓解措施.对缓解我国中小学教师面对的职业倦怠,促进其专业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校长视角下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社会方面对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保证不够等4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4条提升策略,具体为:加强社会对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改革师范教育;严格把守教师入伍关口,完善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增加农村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对校本教研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专业资本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河北、山西两省37所中小学共1077名教师的调查数据为样本,探讨校长的家长式领导行为、人际信任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发现德行和仁慈型领导显著地正向预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威权型领导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预测效应不显著;同事信任在德行、仁慈和威权型领导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校长信任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该结果说明不同领导行为影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中介机制有差异,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实践需要重视德行与仁慈领导行为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强教研组的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质量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师招聘又是保证教师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美国教育的领先地位与其独特的教师招聘制度息息相关。文章以美国内华达州瓦肖郡学区为例,分别从招聘要求、招聘主体和程序、考试内容三个方面对该学区的教师招聘制度进行介绍,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教师招聘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