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各版本中的类目名称、体系结构以及地位不断变化,其相关学术争论也一直不断。针对《中图法》第4版A大类列类存在的大类类名、体系、依人列类、著作复分体例、文献保证等问题,提出将此大类与Z 综合性图书大类合并,改造为总类或综合性大类的全新修订与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
沙敏 《档案学研究》2009,23(5):31-33
档案学的学科性质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中的综合性、交叉性或曰边缘性的应用学科.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将学科分五大类,22个大类,基本序列是:马恩列斯毛著作、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而档案类图书属于社会科学网书中大类中的类别.社科图书中的纪实类作品,一直是倍受读者青睐的热点.本文从依托档案编辑而成的纪实类图书的角度,探讨档案纪实类作品的现状与发展空间,并提出生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遗传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家庭教育类图书进行分类时,应抓住主要内容,清晰辨类。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家庭亲子关系为主的图书入C类,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入B类,综合论述的操作实务入TS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依人列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概述了依人列类的两种不同观点及其理由,阐述了依人列类的含义,认为献分类中有很限度地采用依人列类的方法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依人列类的两种不同观点及其理由,阐述了依人列类的含义,认为文献分类法中有限度地采用依人列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三版使用手册(简称<使用手册>)第52页关于世界地区表的使用规则第7条说:"主表D(9)2/(9)74及D(9)8/(9)88各类目,当其上位类依世界地区表复分时,应在复分号前加'0'.例:<美国财政法>,入D(9)43.071.2;<美国税收法>,入D(9)43.271.2;<苏联司法行政>,入D(9)81.051.2;<苏联司法教育>,入D(9)81.551.2."同时该书第73页关于"类目复分加‘0'规则"中又重述了这一规则,并举出了"<英国财政法>入D(9)43.056.1"等例子.  相似文献   

7.
从开架图书借阅和方便读者使用的角度,而并非从信息管理学和图书编目控制技术的专业角度,提出《中图法》第五版的几点修改建议及具体分类操作过程中的建议。部分类名标示范畴不准确,导致不能体现正确的层级关系,建议修改类名;针对同一内容书籍涉及多个类目的情况,提出跨类书籍的归整建议;关于一些重复设类的类目则选定一类归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外图书分类法中的列类研究:演变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图书分类法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关于是否设置马列大类及其列类原则、列类范围、列类方法等的争论一直未曾间断,中外各种图书分类法的有关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修订时应借鉴各家所长,采用中性原则,降低意识形态倾向,发行世界主要语言版本和多语种对照版本,对A大类进行实事求是的改造,以争取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用.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进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大类的合并和改造奠定了现实基础,基于《中图法》第四版图情大类存在学科割裂、重复列类、新主题无法归类、类名涵盖度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两大类合并的方案及其他修订要点。表1。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0.
邱晓辉  李冰 《当代图书馆》2007,(1):43-44,7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一部在文献管理机构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工具书,自试行本使用至今已有30多年,其间修订过四次,但对在文学类目“I21作品集”中因人设类的问题,A大类的立类标准问题等,一直没有被人所注意到。笔者认为,这是与《中图法》编制原则自相矛盾的极不科学、极不协调的一组类目,应当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是以地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而作为反映地理科学研究成果的地理类期刊文献,长期以来在分类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其主要争议在地理文献应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属于社会科学;是集中归于一个大类还是分散编入各大类.这些意见,对于地理类期刊的分类、编目、排架入藏、读者利用等等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此,笔者试对地理学科期刊文献的归类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以下简称<期刊表>)中地理学科类目的设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特点(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树年 《图书馆杂志》1999,18(11):40-42
4.2调整局部体系结构的方法技术 对重点修订类或体系结构明显不合理的局部做必要的调整,是各版修订时均涉及到的,关键是采用什么技术进行调整最为科学、对用户影响较小。本次修订主要采用:4.2.1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结构或成分,实现对原体系的改造,这种方法基本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如 TP316操作系统,保留并扩充按类型划分的操作系统,增加按名称划分的操作系统;4.2.2对类分资料的类目进行重组,由于资料一般不采用分类排架,重组局部类目体系不涉及文献改编问题,也不影响已入藏图书的排架,如TP334外部…  相似文献   

13.
1 分类编目工作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 1.1较难归类的图书没有可借鉴的CIP数据在医学文献的分编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图书是以医学类目为主并涉及到其他学科,有些是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对于这类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没有直接对应的分类号,有些也没有CIP数据可借鉴。  相似文献   

14.
毛昆勇 《图书馆》1996,(2):49-50
本文从图书分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中图法》编制原则,分析了《中图法》A大类的类目编排体系,认为该类目体系背离了“分类体系要……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这一编制原则,提出了自己对A大类类目编排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作为知识组织的工具,《中图法》第四版对于交叉学科类目的编列有单独设类、用“-05”复分、入有关学科的“0理论与方法”类等几种类型。但笔认为:《中图法》第四版对交叉学科类目的编列存在列类欠科学、编号不一致、前后相矛盾、指引尚不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中图法》不宜设综合大类。 (一)分类的依据目前在世界上占主流的分类思想仍是以学科纵向连系为线索,以文献研究对象为主体来类分文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也是这样的。分类法设立的依据有二点:科学性,实用性,综舍大类的设立违反了上述二点。①研究对象是单一的。每门科学之所以能独立存在,只因为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不论它研究什么,它的对象是具体的。例如研究百科全书,从研究者来讲,它只被看成是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有关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学的图书被划分在两个类目下,有关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的图书没有明确的类目设置。由于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相关概念相互包含、关系紧密,所以建议合并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学两个类目,采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学科大类类目名称,重新调整其下位类目设置。  相似文献   

18.
图书分类法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编制起来的类分图书的工具。从1975年《中图法》(第1版)到2010年《中图法》(第5版),"G250图书馆学"、"G350情报学"类目长达35年的演变伴随着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学科发展,其各个版本《中图法》的变迁映射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9.
《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类分文献的基本情况及其修改意见罗建国,主启福《儿版》是根据《中图法》第三版编制的,从类分文献的情况来看,社会科学部分类分文献量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中又以文学大类类分文献量最多,工业技术等自然科学大类类分文献量很少。总的...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图法》H类的几点论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图法》四版中H类大类中的熟语、俗语类名的辩析与设类,词汇、词典的设类及“语文教学”类的一些方法提出析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