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文出版,在新加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加坡建国之前,华侨和东南亚的土生华人就引进出版了《三国演义》《二度梅》《薛仁贵征西》等中国古典小说,甚至翻译成马来、印尼等文字而传播遍及东南亚;中华儒家经典亦在新加坡近代的教育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华文学校凋零,华语沦为英语之后的第二语言,以至于今天,新加坡大部分青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在不同时期所推行的语言教育政策引发华语社会地位与功能的变化,也使当地华文报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构建华人身份过程中做出了调整,其新闻采编也由此折射出独具新加坡特色的华人身份及认同感。本文以当地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联合早报》为例,通过追溯新加坡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结合政治、经济、种族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探究《联合早报》与华人身份认同所经历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曾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海水所到之地,必有华人。华人聚居之地,必有中华文化的滋长、茁壮。”此话不假。当我来到华人占当地总人口(约400万)70%左右的东南亚小岛国新加坡时,也就无须担心看不到华文报纸了。在新加坡出版发行的10家报纸中,华文报就有4家之多。它们是:《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星期五周报》。这些华文报章,对于在读者中传播、培养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以及成为人民与政府间沟通信息的桥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的华文报,办得活泼、有生气。它们每天向广大读者提供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4.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它把海内外华人作为自己的目标读者群,其内容立足新加坡,放眼东南亚,紧盯中国,赢得了越来越多华人的喜欢。今年3月起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使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份报纸。经过半年多的接触,我对《联合早报》最深的印象是两个字——厚重。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06,(7):10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惟一的以华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国家,在310万总人口中,华人为240余万,华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但新加坡是一个以英语为主的社会,华文教育发展较缓.虽然新加坡政府从1979年就开展了"讲华语运动",但华文的普及和使用率仍然很低,华文出版无论从品种上还是规模上,都很有限.  相似文献   

6.
支婧茹 《今传媒》2012,(10):31-34
从早期华人下南洋开始时,以新加坡为例,来看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到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出现,从《叻报》的创办过程和《叻报》所传达出的华人对文化、国家和族群的意识,推动了新加坡报业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华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外     
日本《读卖新闻》下属的《读卖周刊》宣布暂停出版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不再每日出版报纸 新加坡政府告《华尔街日报》亚洲版藐视法庭新加坡政府起诉《华尔街日报》案开庭.新加坡总检察长温长明指控《华尔街日报》20年来一直在诋毁新加坡的司法机构。  相似文献   

8.
据不完全统计,到90年代中期,海外华语广播电台已先后开办60多家。其中北美34家(美国25家,加拿大9家),欧洲9家,大洋洲9家,东南亚8家,非洲2家,拉美1家。海外华侨华人开办广播电白最早始于本世纪30年代.1933年4月30日,美国植香山《自由新报》职员蔡融勋、佐治林金、刘惠略3人租用英文早报播音间的广播时段,播出粤语广播,名为"华人播音局",同年10月改名为"华语播音社"。这是海外最早出现的华语广播电台.1933年5月10日,华人彭爱贤在植香山又设立了另一家华语广播机构--"檀香山播音新闻社"。其后有祖籍广东的华人唐突才1刃9年4月…  相似文献   

9.
采用史料考证方法,对《吴医汇讲》出版形式、内容、编者意图、作用功能再次进行考证。分析1927—2018年有关《吴医汇讲》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研究的主要著作和学术论文,研究18—19世纪东南亚一带华人的数量、生活及文化。认为:中国期刊与中文期刊的概念不能混淆;《吴医汇讲》是由我国古代图书衍化发展而诞生的,是我国期刊的发端;学界普遍认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本中文期刊的观点缺乏科学统计;在姚远等的《再论吴医汇讲为中国科技期刊的肇端》一文基础上,发现《吴医汇讲》第11卷可能为单卷发行文字证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陈原为总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于1989年6月2日至10日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文书展。此次世界华文书展由新加坡《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主办。主题为《从传统到科技》。确定这样的主题,据新加坡同业解释,旨在“让人们认识到最新科技发明如何结合华人的语言文字而把传统华人的艺术文化带入现代化的纪元”,从而“体现今日华人传统文化所面对的时代冲击”。  相似文献   

11.
娜拉 《出版参考》2007,(11S):I0008-I0008
叶匿政小档案: 诗人,出版人,文化批评人。现任北京合德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著有诗集《城市书》、《小说馆》等,曾获中国大陆10多种诗歌奖及中国台湾第一届双子星国际新诗奖。编过《孙中山在说》、《日本格调》等书。主编有“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等多种丛书,其中莫言《冰雪美人》、刘索拉《女贞汤》、残雪《五香街》、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等书有较大反响。诗人叶匡政在投身出版业之前,做过装饰业和广告业,他说那种浓重的商业气息让他感到难过和厌烦,而在出版工作中每天可以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字作品,这令他兴奋而愉快,做到如今,他说出版已经与诗歌一样,不是谋生手段,而是他生命中的必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亚马逊网《论语》英译本进行数据调查发现:其一,21世纪以来,《论语》英译本的版本数量迅猛增长;其二,非华人译者是《论语》英文翻译的主要力量;其三,从书评数量来看,非华人译本比华人译本更受读者关注;其四,国内出版社是目前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因此,出版社应加快《论语》英译本的国外出版,拓宽多条出版渠道,实施国外化出版计划,壮大国内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4):34-37
由于族群结构和地缘政治的原因,新加坡从建国开始就身处一种生存困境,这种困境又影响了其内外政策,由华人占主导的政府也由此一直打压华文教育和华文传媒,以《联合早报》为代表的华文报纸因此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扮演着一个复杂的角色,在对涉华报道方面尤为明显。一方面要顾及作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华人,另一方面又要服从国家利益,平衡就成为其涉华报道的核心法则。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各地华人的交流沟通日益频繁且更为深入。为了促进不同华人社区之间的交流,协调各个华人社区的华语学习和使用,商务印书馆在《全球华语词典》的基础上,推出了《全球华语大词典》(2016年4月出版,李宇明主编)。该词典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二月在东京召开的亚太出版联合年会,举办了图书奖。我国出版界的代表出席了年会,我国有两种图书获奖。一本是三联书店翻译出版的《诗琳通公主诗文画集》,荣获综合类图书金奖;华语教学出版社与新加坡联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时代新汉语词典》获荣誉奖。  相似文献   

16.
广受注目的“卖饭记”从1992年到1995年,中国大陆的《深圳特区报》《新闻出版报》《光明日报》《大连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漓江》《芳草》《芙蓉》《新华文摘》等杂志,以及海峡对岸台北的《中央日报》,先后以《卖饭生涯———大陆教授在纽约》《唐人街的唐教授》《中国教授在纽约》等大同小异的题目,或选载或连载,或全文刊登,前后有近二十家新闻出版单位,都颇为热心地为一部讲述大陆教授在纽约唐人街华人餐馆打工故事的纪实文学作品提供了版面,而深圳的海天出版社则主动向作者组稿并将它结集出版。《中国教授闯纽约》,这部从大江南…  相似文献   

17.
李茂奇 《中国广播》2009,(12):12-13
目前,可以说在北美、澳洲、东南亚的主要城市有华人大量聚集的城市就可以听到华语电台。在许多重要城市,如纽约、洛杉矶、墨尔本、悉尼,华语电台不是一家,而是多家电台在竞争。  相似文献   

18.
在华人聚居的大中城市,差不多都有一种或几种华人报纸。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化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市和华人最多的城市,目前拥有《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中华经济时报》、《华美日报》、《明报》、《自由时报》、《成报》、《商报》、《新报》、《电视报》、《汇报》、《大公报》、《信报》等约20种华报纸。  相似文献   

19.
蒋经韬 《新闻前哨》2006,(11):78-80
在美国,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城市,都有至少一种甚或是多种华报纸,在大中城市尤为典型。像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休斯敦等城市,大大小小的中报纸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化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市和华人最多的城市(约有50万华人),目前拥有《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中华经济时报》、《华美日报》、《明报》等约20种华报纸。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有华人近10万,就有5份华报纸:《芝加哥华人论坛报》、《芝加哥时报》、《化与生活》、《辰报》、《美中新闻》。在全美这些华报纸中,《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报纸的影响力最大,发行量占了华报纸总发行量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13,(8):6-6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第四届“今晚·海外华文传媒峰会”7月13日在今晚传媒大厦举行。会上,《今晚报》分别与出席峰会的7家海外媒体签订协议,合作出版《今晚报》海外版,其中外文版6个,中文版1个。7家签约海外媒体分别为:印尼《国际日报》、德国《华商报》、罗马尼亚《旅罗华人报》、匈牙利《新导报》、《新西兰联合报》、希腊《中希时报》、韩国新华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