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也谈"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在《大学出版》杂志上拜读了一位同志的有关"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目前实行的策划编辑制,其负面影响"日益彰显",常常导致诸如"选题质量很难保证","文字编辑参与选题策划的意识淡漠……编辑群体资源浪费","编辑整体素质弱化","工作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出现,甚至"不利于编辑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发挥作用",故而认为"对我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来说,不宜实行策划编辑",而应实行编辑策划制.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第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策划编辑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第二,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应该并存.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版业引进策划这一做法的本身无是非可谈,但要使之真正地发挥作用,达到出版主体的预期目的,关键还在于出版主体如何灵活地去运用它。由于各出版单位在对出版工作进行策划时的做法不同,从而使“编辑”与“策划”二者有了不同的组合形式,即策划编辑制和编辑策划制,并具有迥异的意义与效果。 所谓的策划编辑制,就是出版单位从编辑或全体职工中把那些(一人或数人)头脑灵活、知识面较为宽泛、市场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员挑选出来,专门从事选题策划工作,有些出版单位还为此而成立了独立的策划编辑部或编辑…  相似文献   

3.
4.
5.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现正在被细化为两部分:策划编辑和文案编辑,甚至还“异化”出一个“营销发行编辑”.本文只谈策划编辑和文案编辑两部分,而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是“双肩挑”.本文不涉及文案编辑与策划编辑如何界定工作内涵、如何做到无缝对接. 将编辑工作细化为策划、文案两部分,是基于以下两点认识:一是作者交来的稿子是“齐、清、定[J]”.二是每个人的兴趣、特长、能力、工作阅历、人脉等不同,为了充分调动编辑的工作热情及潜能,根据人尽其才的想法,让沟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市场意识强的编辑到策划编辑(以下简称“策划”)的岗位上;让坐得住、质量意识强、文字功底好的编辑到文案编辑(以下简称“文案”)的岗位上,并建立一定的转岗机制、鼓励相互流转.  相似文献   

6.
国外的管理学家有句名言,“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套用到出版业,“做正确的事”是指确定方向、理清思路、制订方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策划”、“决策”;而“正确地做事”则是指具体实施操作的过程,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执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化时代,出版业  相似文献   

7.
陈边  阿宽 《新闻前哨》2000,(1):43-43
新闻策划如今已不仅是一个时髦词,而且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现实。甚至有人认为: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哪个媒介要不在策划上下点功夫,没有自己的一手,就势必在竞争中失败。 新闻策划的兴盛缘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宽松和理论文化资源的丰富,使编采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新闻策划成为可能;二是新闻媒体要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不被无情的市场淘汰,必须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尤其是“人无我有,我有我优”的新闻精品。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要求新闻工作者做到“三新”,即开拓新的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8.
9.
以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探讨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策划工作以及设立策划编辑岗位的可行性,认为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要做强做大,应该重视策划工作,有条件的编辑部应该尝试设立策划编辑岗位.  相似文献   

10.
蔡雯 《当代传播》2000,(4):37-40
近年来有关“新闻策划”的讨论 ,引发争议的焦点实际就是策划的客体。编辑在策划什么 ?是新闻传播活动还是新闻事实 ?“新闻策划”这个命题本身显然说不清楚这一概念 ,因此 ,我们主张不用这个容易产生意见分歧的词。但现实中 ,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或者说一直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是 ,大众传媒经常出于某种目的 ,策划并组织某些活动 ,或者诱发和控制某些事件 ,然后再加以大张旗鼓的报道 ,这种行为似乎已经超出了策划报道活动的范畴 ,的确在“策划新闻”了。有人将这种策划出来的新闻事件称作“假事件”(Psuedo -events) ,批评…  相似文献   

11.
策划编辑要做到七个“心中有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征 《出版参考》2006,(3S):26-26
为了提高图书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出版社把图书策划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编辑人员作为图书的主体策划人,最核心的是对图书策划的基本要素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2.
策划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必须植根于行业发展状态.因而这除了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知识面、写作能力、事业与奉献精神等外,还要求他们更深入基层,把握行业脉搏,并且要具有组织调度和联系协调的能力.作为策划编辑,其素质要求自然要高于传统意义上的编辑.  相似文献   

13.
“编辑”一词古已有之。由最初“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发展到今天,涵括了选题、组稿、编选、发行全过程,编辑的工作范围由单一的文案工作,前后延伸,覆盖了图书出版全部流程。编辑职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笔者认为,编辑职能的丰富与延伸,同时带来了编辑力量的多点分散,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编辑效果。只有打破分散,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整合,才能求得编辑工作最优化。而这需要在体制上完成从编辑到策划到出版人的转变。一、“编辑”的起源与流变“编辑”一词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已经有“编”字,指串联龟册或简册的绳子;“辑”字本义为和协…  相似文献   

14.
选题策划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新祺 《出版科学》1999,(1):23-23,53
选题策划是指选题的筹划、谋划,也就是就选题出点子、想办法、定计划。但目前对“选题策划”概念的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统一的认识:有人将选题策划的内容扩展到编辑工作的全过程.认为“选题策划”与“编辑策划”同义;还有人将其扩展到几乎整个出版过程,模糊“选题策划”和“出版策划”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成功的图书策划,绝不仅仅局限于选题策划;而真正优秀的策划编辑,其能力也绝不止于对选题的把握。一次成功的图书策划,一定是进行了全程策划(也称整体策划);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一定具有全程策划的能力。本文以实例说明策划编辑的创造力在装帧设计环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基本功一--信息:产生选题的源头 一个再好的策划编辑也不可能凭空想出决胜的好点子,他必须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支持自己的判断.身为策划编辑一定要清楚,社会上众多的、繁杂的、鲜活的、不断变化流动的信息,才是选题策划的源泉.当然,在掌握信息之前,先要做的功课是搜集信息和捕捉信息.  相似文献   

17.
编辑领域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刚 《传媒》2000,(3):23-25
当代报刊策划的崛起,开辟了报刊实践及其理论的新形式;它使跨世纪的报刊人眼界大开,思路大展,视点扬升;它更向人们展现和昭示了观念、创意的价值和力量。循此,报刊面貌将焕然一新,编辑科学将焕然一新。 传统的弊端 编辑工作可谓源远流长,但古人“编辑”,多限于既有资料(尤其是旧书稿)的整理与编订,间或亦见述作(如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编辑业的专门化,但却湮没了“编创性”,“述而不作”、“编而不著”,钟情于“为他人作嫁衣裳”。 编辑就是“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  相似文献   

18.
周庆 《传媒》2000,(10):33-34
重大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它是多头绪、多侧面,甚至是多主题的,报道的所有手段都用得上,从媒体内部协调和外部竞争的实践看,都需要策划。那么,采访前的策划是否符合新闻规律呢?如果符合,策划的空间又在哪里? 我们先看看新闻界的现状与实践。 最近一两年,新闻舆论界有两个词在流行。一个是创意,另一个是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媒介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和崛起,譬如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而这也促使媒介市场的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如今,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和需求都趋于多样化。因此,在当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编辑人员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编辑策划意识,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新闻编辑策划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策划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为此,本文对优化融媒体编辑策划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深入分析了当前融媒体编辑策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针对融媒体编辑策划创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