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传播》2005,(9):1-1
近日,黑龙江交通广播倡议组织了“爱心免费送中考”活动。中考三天中,参加活动的4500多名爱心志愿者免费接送考生两万多人次。此举传递爱心温暖,营造社会和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
《新闻天地》2011,(9):58-58
本刊讯2011年8月18日在长沙安普瑞国际会所迎来了一场爱心盛宴——“传递爱心传递价值”2011世界爱心使者大赛湖南赛区启动晚宴。这次活动由世界爱心协会,中国品牌协会主办,万美传媒全程承办,湖南众多主流媒体协办,由湖南卫视节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理发起创办,大赛导演、资深文化策划人于洪光先生执行运作。  相似文献   

3.
记者不仅要写好新闻,还要用自己的爱心去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用自己的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三年前,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梦想,我成了一名大众报人。三年的记者从业经历,让我深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以人为本做新闻,用爱心和正义传递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9,(12):F0004-F0004
江西都市广播恪尽媒体的社会责任。把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融入节目与活动中,致力于传播“我帮人人,人人帮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价值观念。传递爱心,召唤心灵,互帮互助,快乐随行,为有车一族搭建快乐互助的多元化平台,给听众以精神上的激励与享受。  相似文献   

5.
《报林求索》2009,(3):40-42
<正>目的地: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镇头道营小学参与者:凤凰金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报林》编辑部&"多背一公斤"志愿者活动时间:2009年2月26日多背一公斤是一种旅行方式。它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让旅行者在旅途中探访乡村学校,传递爱心和知识,同时为自己的旅程增添意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遵义县鸭溪镇仁和村一名叫荃国琴的残疾孕妇,大出血被紧急送往遵义市医院妇产科抢救,因失血过多生命危在旦夕,而住院输血又需要一大笔钱,80岁的老父和同为残疾人的丈夫,面对巨额的医疗费无技可施.抱头痛哭。这场面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同情,他们找到了媒体。当地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遵义日报》、《遵义晚报》以不同方式,迅速把这个危急情况报道出去。于是,在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遵义,从出租车司机到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献血、捐款.引发了一支长长的救助队伍,形成了爱心的传递,从死神那里拉回了这名残疾孕妇的生命。在“爱心传递”中,显现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弱势群体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增强了媒体的公信力及市场竞争力。此事件在2004年12月12日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作了专题报道,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德贞 《青年记者》2005,(10):61-62
9月8日,《重庆晚报》以《铜梁母亲索爱心捐款上瘾》为题,揭露了一个自称陈明书的妇女,以“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女儿的大学学费”为由,寻求媒体支持和社会捐助的骗局。在这篇报道之前,《重庆晚报》分别于7月30日和9月6日,以《从不穿裙子的美女状元》和《无钱买书包高考得第二》为题,对陈明书女儿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8.
郭娟 《新闻天地》2011,(2):25-26
2010年12月21日,一个飘着风雪的冬日,来自江西的吴昊之带着重病的侄儿吴亚星,远道来到了举目无亲的长沙湘雅附一求医。几经努力,一切准备就绪,却因血库0型血告急,定于23日的手术将无法实施。时间就是生命,金鹰955电台新闻部得到情况后,立即启动“爱心集结令”方案,接着,一场血液传递的爱心大接力,迅速在星城长沙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9.
江坪 《新闻实践》2010,(1):67-67
2009年11月,浙江在线的“潮鸣论坛”开辟了栏目《一周一爱心》,开栏的宗旨很有创意,摘录如下: “一周一爱心”是立足于杭城普通社区的爱心互助行动,把关注的视野直接投向普通社区里每个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同时通过网络手段,发动组织网友对这些具体而细微的需求作出有效回应,以“一对一”送爱心的方式,通过鼓励众多网友的个别捐助行为,汇聚全社会的爱心洪流。  相似文献   

10.
我到基层采写的报道,大多是发掘凡人善举的“善行河北”主题报道。对于自身来说,每次走基层采访,我总是能收获写作的灵感,收获震撼心灵的感动,这些收获让我不断成长:如大年初一,接孤儿回家过年的“爱心妈妈团”;如带着重病母亲上学,边打工边赚医药费的“最美麻辣烫女孩,,常莎;如徒步接亲,举行“光盘”婚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石家庄80后小夫妻……这些报道无一不是来自基。.只有真正到基层去,才能发现鲜活的新闻线索,采写的报道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记者的素质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我写的这些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很强的社会反响,比如“爱心妈妈团”报道见报后,很多读者给我打来电话,有的明确表示,想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把孤儿接回家,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1.
拥有图画和文字完美搭配的绘本,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首选为孩子幼小阶段的必备读物。闲暇时或者忙碌了一天之后,拥着孩子捧读绘本,让孩子沉浸在可爱的画面、生动的故事里,感知语言的魅力,与其说是一种早期教育,更不如说是一种爱的亲子享受。绘本成为亲子互动的媒介,父母用其传递爱心,让孩子在开口说话、用心看世界的初始时期体验语言、视觉之美,获得认知、想象、表达、沟通等能力的提升。在《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的总序里,阅读推广人王林以《没有爱,哪会“阅”》一文告诉我们,离开“爱”,阅读无法成立,“没有爱,一切免谈”。作为阅读推广人,他道出了“爱”与“阅读”的重要关系。作为年轻的父母,应该有目的地选择优质绘本,这些绘本用爱传递乐趣、启发认知、培养习惯、塑造品格,这些绘本以孩子的视角、心理凝练主题,载满父母的爱,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在爱的互动中成长,使得亲子阅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人认为,媒体要策划大型爱心活动,没有钱肯定不行,其实不然。媒体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渎者手中的闲置资源,策划大型爱心活动。近年来,《衡阳晚报》相继策划了“爱通西部”、“爱心献给留守儿童”等大型爱心活动,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是“爱通西部”大型爱心活动,  相似文献   

13.
卢磊 《新闻实践》2010,(4):67-67
在2010年春节前夕,宁波日报与宁波市慈善总会推出“慈善家宴暖人心”活动系列报道,募集善款33万余元,用于购买“欢乐团圆宴”年夜饭套餐,让800多户困难家庭享用了免费的爱心年夜饭。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慈善机构、媒体、企业、社会、困难家庭的多方互动,在互利共赢中延伸了爱心。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春节前,《南国早报》发起“爱心车票·让爱伴您回家”大型公益活动。帮助2000多名贫困学子和务工人员获得免费车票。圆了回家梦。这项活动起源于2007年,由南国早报社发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予以支持,在每年春运期间进行,已坚持10年。活动开展10年来,共发放爱心车票约1.5万张,运送在南宁务工的贫困人员、困难残障人士及贫困学子等群体回家过年。“爱心车票”的线路主要涉及广西省内60多条客运班线。此外还有发往广东、越南的班线。广西运德集团每天拿出免费车票,由《南国早报》免费发放给贫困人士。“爱心包车”则由《南国早报》联系工会、妇联、爱心企业、个人共同出资。由报社组织包车并免费发放车票。  相似文献   

15.
林晓芳 《出版参考》2006,(5S):18-18
在海燕社社长郑荣的办公室里,一幅题字“爱心”挂在她对面的墙上,那是少林寺释永信方丈赠送的,以感谢海燕社长期为少林寺慈幼院儿童提供的多方面资助。“童心,真心,爱心”,一直是海燕社追求的。2006年1月16日,海燕出版社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捐赠了100册《哥哥-河南学子洪战辉》,为了赶制这本书,编辑仅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该书的选题策划和出版。其实这类爱心活动,海燕社举办的数不胜数,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都要开展赠书活动,该社为了救助失学儿童,还无偿为贫困地区的小学建立了图书馆——“红孩子书屋”。  相似文献   

16.
孙巡  郑焱 《传媒观察》2006,(8):33-35
如皋“爱心邮路”是今年江苏省重大典型。根据省委宣传部部署,3月底,新华日报派出郑焱、孙巡、蔡炜三名记,赴如皋采访。4月3日至5日,在一版头条及重要位置刊出系列通讯“瞩目如皋爱心邮路”,即《137条“爱心邮路”有多长》、《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传奇信使”激情碰撞“爱心邮路”》。  相似文献   

17.
公益总是以善为源,怀善心、行善举,行小善为大德,从而积善成德.《京江晚报》是镇江市唯一的都市报,创刊17载,善行不断.《京江晚报》始终秉承公益之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动,并在近两年整合推出“京晚公益”品牌. 播撒爱、传递爱,这是有良知的媒体应有的担当.当媒体介入公益,从业者的爱心和正义被激发,媒体的社会责任被强化,受众所在群体的公益氛围得以营造.《京江晚报》通过做公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群众口碑,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据《焦作日报》5月19日报道,焦作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的5月份定为爱心捐款月,5月19日定为爱心捐款日,集中开展爱心捐款活动,以此建立爱心基金,用来帮扶困难群众,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截至7月份,焦作市、县、区有关单位、个人,已在“爱心一日捐”活动中,共捐款500多万元。读了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地面主频道,从1960年开播至今,福建电视"公益、爱心、帮忙、服务"是我们的定位,"大家帮大家,我们有一套"是我们的口号。两大民生服务通栏带搭建帮忙平台,《帮帮团》每天一小时直播,为百姓排忧解难;《健康每一天》普及中医养生,传递健康理念。电视脱口秀《郁莉开讲》与美食文化节目《舌尖之福》、艺文访谈栏目《纪  相似文献   

20.
王萍 《新闻传播》2007,(12):70-71
2007年10月1日,是福建《海峡都市报》创刊10周年的日子。十年海都,十载磨砺,海峡都市报凭借着诸多“绝招”,迅速后来居上,发展成为福建省内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影响力都是第一大的报纸。其中,最舍得下大手笔开展社会爱心活动的策划报道,是《海峡都市报》能够在福建省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异军突起的核心“秘密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