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休闲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关注、研究休闲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新闻传播媒介作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新闻传播媒介这一重要的社会调节杠杆.使休闲生活和新闻传播媒介在互动中达到双赢的效果。是本文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入手.研究新闻传播媒介给休闲生活带来的影响。集中探讨在休闲领域中。新闻传播媒介所起到的作用。目的是从未来发展趋势着眼。探索如何使新闻传播媒介在休闲生活领域也能很好地发挥功能作用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2.
旅游是当今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旅游已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那么,作为新闻摄影这一特殊表现手法,能给旅游事业带来哪些好处呢?  相似文献   

3.
肖晓茹 《新闻传播》2010,(8):48-48,50
一、新闻与广告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史上.新闻产生于何时?广告产生于何时?准确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但从新闻的作用及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中可窥其概貌。  相似文献   

4.
王澜 《新闻导刊》2006,(3):41-42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新世纪社会信息环境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网络传播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因其全方位开放性.给最广大的受众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严肃的政要部门或机关人员把它称为"八小时以外的新闻".现阶段社会新闻的价值观改变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报道,充满了暴力、血腥、色情与性、凶杀、矿难等,给社会生活带来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6.
衷芸 《声屏世界》2007,(12):61-61
满足受众需要提高新闻竞争力。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百姓对“软新闻”的需求与日俱增。因为受众普遍存在好奇和讲究情趣等心理。只有社会生活类新闻能够满足。因此.“软新闻”能够在众多的新闻中脱颖而出。新闻的竞争力增强了,媒体的竞争力也就增强了。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家电视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原因。而社会生活类新闻的采访与报道主要靠什么形式?实践证明,主要靠体验式采访。体验式采访带来的软新闻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英溪 《新闻窗》2006,(6):36-37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因为社会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各报刊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报纸靠读者求生存已经成为现实与必然。面对此现状,《天下文摘》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呢?  相似文献   

8.
李曙明 《青年记者》2015,(30):18-19
人们为什么“爱”评论?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体现着何种价值?为让其价值进一步显现,我们需要做什么?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打的是新闻的第二落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媒体的高度竞争中,新闻评论当然要追求传播的效率,但出于种种的原因,时下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甚至故意抛弃了新闻事实的新闻评论却也  相似文献   

10.
董乐铄 《传媒观察》2006,(11):44-45
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作为网络媒体的新锐元素,博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网络交往的每一个角落。博客时代的到来给网络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我国,几千万人用博客作为自己的身份名片,博客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或交往习惯。随着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阅读博客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与勤劳的博客写手相比,看客们会忠卖地等待博客“地主”更新网络日志,他们发表评论或保持沉默,即所谓的“灌水”和“潜水”,并以第一个发表评论为荣,美其名曰“沙发”。  相似文献   

11.
朱霞 《视听界》2010,(6):110-111
一、用个性化的思维贴近大众 当今社会的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民意参与舆情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随着媒体多元化带来的舆论界"群雄争锋",各家媒体都试图去挖掘和引导舆论力量,其正面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在此起彼伏的媒体"群舌论剑"声中,人们更需要听到来自主流媒体的声音,期望他们心中的媒体代言人敢于"亮剑"。广播新闻评论如何做到动人心弦?评论播音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度?摆明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一、努力转化角色,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新闻评论、特别是党报的新闻评论,能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那些产生社会变革的重大事件进行评论,能给人以指点迷津、拨开迷雾的感觉,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防止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在报纸体系内最具权威的党报,其新闻评论更是被视为“灵魂”与“精华”。  相似文献   

13.
当下,互联网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博客尤其是微博客(简称"微博")风行全球,导致新闻的形态、功能、内涵,新闻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新闻时评是对时事新闻的评述、评论。在引领社会主流舆论、倡扬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当今党报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科院的陈力丹先生在谈到新闻评论时曾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评论的作用:"减去相同的东西,加上新闻的意义。"所谓"相同的东西",是指新闻报道。世界上每天就发生这么多事,很多报纸在新闻报道上大同小异,难以分出截然高下。而评论就不同了,它是给人展示和分析所谓"新闻的意义",给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问题以最直接有力的回应,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梳理社会认知、澄清错误认识。现今,很多党报开了时评栏目,很多晚报、都市报开辟了时评版。随着新闻评论与人们的零距离化,新闻评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新闻评论为什么会在今天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光 《记者摇篮》2009,(5):39-39,67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社会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曰前的社会发展给新闻行业带来了向纵深发展的良机,但是我国的新闻行业在走向法制化的同时面临着记者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和新闻缺乏社会责任等问题。在如何行使手中的新闻“权力”和社会责任的天平上,我们应该向哪一方倾斜或者是怎样才能保持双方平衡呢?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有关社会新闻的定义,业界和学界虽然至今未有公认的统一说法.但在社会新闻的内涵上取得了基本共识.即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近些年来.社会新闻以其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许多媒体把加强社会新闻作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8.
贾学清 《新闻界》2006,(2):121-121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晚报的突起,特别是近年来社会娱乐文化的发展,社会新闻的地位迅速提高。具有浓郁城市特色的都市报、晚报、生活类报纸等,更是把社会新闻作为重要的看点、卖点。社会新闻以街谈巷议为特色,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逸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较强的人情昧,增强了媒介与受众的接近性,因而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要做好社会新闻,就要在写作中很好地揣度受众心理,确立正确的写作理念,写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那么,受众对社会新闻的阅读心理是怎样的?与此相应,社会新闻的内容侧重点是什么?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疏理和剖析。  相似文献   

19.
怎样做好民生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燕 《新闻传播》2010,(2):101-101
笔者认为,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在联播式和焦点式新闻占主导地位的新闻栏目中,民生新闻的出现,给媒体尤其是电视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观众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因此,做好民生新闻报道,不仅可以反映百姓问题,也可以提升媒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出现在大众媒介上的各种评论,往往非常直接地对各种新闻事件、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评说,指陈利弊,表达观点,是大众媒介和新闻“社会守望功能”的重要体现方式,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媒介评论本身并不直接产生这种作用。它首先需要将自身所要表达的观点传播给受众,进而为社会管理系统所接受。然后才能产生直接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