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章通过阐述国内外高校外聘兼职教师资源来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性和客观性,着重指出了外籍兼职教师对促进高校发展的意义,并就如何规范外籍兼职教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明了新形势下高校外籍教师管理的必要性,继而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最后提出了高校外籍教师管理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当前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王娜 《科教文汇》2009,(9):10-10
首先阐明了新形势下高校外籍教师管理的必要性,继而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最后提出了高校外籍教师管理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当前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外籍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当前高校还存在着对聘任外籍教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聘任机制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到位等现象。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深入,创新外籍教师管理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外籍教师管理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外籍教师的聘用机制、培训机制、督导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对创新高校外籍教师管理机制、提高高校外籍教师管理科学化水平、增加外籍教师的聘用效益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俞华萍 《科学大众》2013,(7):154+179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作为云南省同类院校中聘请外籍教师历史最长、外籍教师人数最多、外籍教师国别最广的高校,常年外籍教师的人数较为稳定,并在外语教学和学校国际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将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云南民办高校外籍教师管理现状和外籍教师来滇工作动机,从而为云南省同类院校外籍教师管理提供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永乐 《知识窗》2014,(2):15-16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外籍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如何利用和管理好外籍教师,成为各高校外事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外籍教师的管理现状,找出了外籍教师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问卷对内蒙古高校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兼职教师基础教学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给高校兼职教师管理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应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选聘形式、创新培训模式、优化考评方式、建立健全数据库,全方位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兼职教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丁坤 《科教文汇》2011,(1):13-14,131
聘请外籍教师从事教学和课题研究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教学水平和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外籍教师已成为这类高校师资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客观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外籍教师聘请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做好新建本科院校外籍教师聘请与管理工作的策略办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黎君 《大众科技》2012,14(3):220-221,19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大量聘请的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隐现出了一些管理漏洞,文章以当前高职兼职教师管理中的瓶颈为突破口,试图找到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耀华  李智勇  李华 《科教文汇》2011,(28):190-191
随着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外包管理人才特别是"服务+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缺口日益突出。为满足我国社会这一需求,研究和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培养目标设置、教学要求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入手,对加强培养"软件技术+流程管理"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服务外包业务特征、人才需求特征和人才储备特征这一全新视角出发,探讨服务外包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困难的根本原因,提出构建"一个平台、二个中心"以及高校师资培训等解决之道,从政策效力的实现来自于政策网络中各种结构体的协同互动这一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建设扶持政策的体系框架,供政府决策调整参考,以图克服原有偏面的、带有随意性的政策引导,同时期望为深入研究外包人才扶持政策的政策体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吕延方  王冬 《资源科学》2012,34(3):520-532
本文在Feenstra和Hanson(1996年)、Ahn等(2008年)估算外包比率的方法基础上,运用国际投入产出表,测算了1990年-2008年间中国主要制造业承接美国和日本外包比率水平。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承接美国增幅较大,而承接日本较平缓。之后基于贸易理论,从对象国、类别不同层次实证分析了中国承接美国、日本制造业产业外包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①劳动力投入变量显著负向影响承接不同国家、不同工序类型的外包比率;②单位资本的丰裕程度(资源禀赋)显著正向影响我国承接美国、日本外包的水平,尤其对承接美国的加工品、日本的零配件正向影响明显,但对美国和日本向中国转移资本品业务影响不显著;③企业规模负向影响承接日本的制造外包,并负向影响承接日本加工品和资本品等中间环节业务,但对承接零配件外包业务的影响不显著;企业规模对承接美国的制造外包及不同工序的外包影响不显著;④劳动力生产率对承接不同国家、工序的外包影响不一。  相似文献   

14.
耿紫珍  刘新梅 《软科学》2009,23(12):35-38
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对知识密集型外包项目中基于知识资产剩余控制权的外包商创新激励和机会主义行为风险作了分析与讨论,分别指出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下顾客适当的知识资产控制权转移策略。结果表明:与信息对称情形相比,信息不对称情形下,顾客的知识资产控制权转移策略会受到扭曲,顾客应该根据对外包商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判断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5.
How do firm-specific factors impact strategic IT decisions such as IT outsourcing? Do non-financial factors influence these decisions? Whereas prior IT outsourcing research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normative, economic drivers of IT outsourcing, we find evidence of firm-specific non-finan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IT outsourcing decisions. We focus on the social influence perspective and use IT outsourcing decisions as exemplars of strategic IT decisions. Using a data sample of 77 outsourcing contracts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from 1995 to 2010, we find that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financial factors, industry average levels of outsourcing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strategic outsourcing behaviors of firms for IT enabled services. Firms with above-average levels of IT outsourcing tended to further increase outsourcing, a behavior consistent with perceived Red Queen competitive pressures. Firms with below-average levels of IT outsourcing showed no measurable trends of either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outsourcing levels. This suggests that firm-specific factors influence IT outsourcing decisions and deviations from non-financial industry norms can indicate how firms make strategic IT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外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如果盲目地进行外包也可能会导致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丧失。特别是对于还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中小企业,是否应该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成为中小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外包前必须认清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模型,为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宋华  刘林艳 《预测》2012,31(4):1-8
近年来,服务外包与采购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和能力理论出发提出,服务外包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维度,即资源类型和资源层级,由此划分为四种需求类型,即组合型被操作性资源、组合型操作性资源、互连型被操作性资源以及互连型操作性资源。不同资源诉求下其服务外包的组织方式也可分为四类,即分散式服务外包、集群式服务外包、内包服务以及获益型服务外包。此外,本文在上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等理论出发,又对各种外包组织方式下其相应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研究的启示在于发包方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配的外包组织方式,同时合作双方还需要把握治理机制的使用,从而形成良好、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企业R&D外包的维度结构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伍蓓  陈劲  蒋长兵 《科学学研究》2010,28(6):872-880
研发外包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其中研发外包结构的测度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从资源、关系和知识3个维度构建研发外包的结构体系,并通过206个样本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该研究丰富和完善研发外包理论体系,为企业研发外包的决策和运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梁杰  高堃  高强 《资源科学》2021,43(8):1589-1604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依据山东、河南2省6市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农地禀赋效应调节视角下外包交易成本、农业隐性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①市场容量、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是外包交易成本的重要表现。市场容量的扩大可以降低单位面积外包交易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的增强会增加外包交易成本,阻碍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②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农业劳动机会成本是隐性生产成本的重要体现,二者均会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③外包交易成本、隐性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影响会受到农户农地禀赋效应的调节。在外包交易成本方面,农户农地禀赋效应会削弱市场容量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强资产专用性和交易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阻碍作用;在隐性生产成本方面,农户农地禀赋效应会增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削弱农业劳动机会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④农业外包市场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市场,而且是一个具有身份特征的情感市场。培育农业外包市场,需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户的农地禀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