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颜色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早期就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受到了关注。然而以前关注的多是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差异,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颜色词的实用效应,这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对颜色词研究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1)颜色词的命名;(2)颜色词的实用效应;(3)影响基本颜色词感知的因素。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让读者对颜色词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田娟 《科教文汇》2009,(2):262-262
颜色词(color terms)是语言词汇中极具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各民族表达颜色的词语丰富多彩、有同有异。本文通过探讨黄色这一颜色词在汉英语中语用意义的异同,提醒涉及英汉两种文化交流的人们,不要生搬硬套、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留意相同颜色词在各民族中包含的不同意义,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跨又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程如璋 《科教文汇》2010,(13):113-114
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来考查英汉颜色词,重点聚焦英汉颜色词在隐喻时的差异性及其所体现的认知结构的不同。中外在表达颜色词时有时是相通的,同时又会显示各自的个性。从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差异和相似点,分析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文化下相同颜色词的意义识解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来考查英汉颜色词,重点聚焦英汉颜色词在隐喻时的差异性及其所体现的认知结构的不同。中外在表达颜色词时有时是相通的,同时又会显示各自的个性。从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差异和相似点,分析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文化下相同颜色词的意义识解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从颜色词的语义认知和文化原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并对颜色词的研究在文化学中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小议     
徐晓玲 《科教文汇》2009,(16):244-244
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举足轻重。文章从明喻、隐喻、转喻、通感、象征几个修辞角度对汉英颜色词加以剖析从而得出颜色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从英汉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颜色词的翻译又有什么新奇呢?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进行了分析论述,从而得出翻译需要“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张俊强 《科教文汇》2008,(16):179-179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含义。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颜色词具有或同或似或异的特征。本文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语言和文化意义的异同,尤其是重点讨论了黄色和蓝色在两种语言中象征意义和文化联想的巨大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立 《科教文汇》2008,(3):170-170
颜色词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颜色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及文化内涵。本文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汉英语言中颜色词意义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大量的译例论述颜色词在英汉两门语言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林师茂 《科教文汇》2014,(8):131-133
颜色词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感情色彩。本文对法汉颜色词在日常生活和新闻政论中的语义内涵的异同和固定表达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此来比较中法文化的异同,进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中法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周罡 《科教文汇》2011,(25):130-130,134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丰富的颜色词,这些颜色词因语言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着各自的文化语义。本文对英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语义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它们的异同,旨在为翻译和英语学习及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王贵 《科教文汇》2012,(4):142-142,151
本文针对二外日语教学的特点,利用颜色词的认知语义为切入点,通过实验教学步骤的具体实施,探索如何通过语言对比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达到有效提高二外日语教学效果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宋炜 《科教文汇》2020,(5):183-184,192
长篇推理小说《砂器》是松本清张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由电影《砂器》的上映进入中国,现在有曹修林版、孙明德·江崇永·章吴一版和赵德远版这三个汉译版本。基于翻译目的论,分析三个不同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可以发现,直译策略加注释有利于保留异文化效果,意译策略则有助于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困难。  相似文献   

16.
肖妮 《科教文汇》2013,(35):100-101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下文简称CET4)是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需参加的最重要的英语考试,其对教学的影响不言而喻,该考试于2007年采用了全新题型和计分方式。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自信心不强是共性。本文拟从CET4听力部分入手,通过题型分析,学生教师问卷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探究CET4对独立学院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谢辉 《科教文汇》2011,(2):70-71
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中非常善于传神地运用色彩词,小说《药》就是代表。"色"及其引起的情感变化,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现实黑暗,在黑沉沉的悲凉中昭示着光明,给人以希望、慰藉和力量,凝结着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理解了"色彩",就理解了《药》。  相似文献   

18.
新词探源     
刘秀芬 《科教文汇》2012,(10):77-7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词新义大量产生,社会生活是新词产生的重要源泉,强势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渗透对新词的产生有很大的导向性,网络是当下新词产生的又一主要渠道,领域术语和外文音译也是许多科技新词产生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孙继红 《科教文汇》2012,(5):166-167
宋代院画为古代绘画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从北宋到南宋(公元960-1279)三百余年间,宋代画院创作出了众多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气派和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艺术作品.在人类的绘画领域,色彩元素体现了传统文化所独有的审美特征和情感表达方式,比起其他语言,色彩具有更直接更语言化的优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所在,重视中国画的传统色彩规律,在继承传统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开拓,以此创造出传统色彩思维的色彩魅力和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