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可能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可能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琼 《时代教育》2012,(12):133+15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我学习。有许多老师在小学阶段并不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预习也不晚。其实不然,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孔子云":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陆菲 《教书育人》2014,(3):55-55
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预习就让学生提前知道了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上课时就没有悬念,学生就没有好奇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并非如此,数学的课前预习很有必要。通过课前学生自己的先预习,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明白之处,在新授学习时就可以带着疑惑、带着想法去听讲,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课堂。我校"六要素"课堂的第一要素就强调了:课前自主预习。这是因为它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必备技能,也是学生终身有益的良好习惯。那么,怎样更好地指导预习,预习后的教学应该怎样展开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俊华 《生活教育》2014,(16):93-93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一位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课前要让学生主动预习;课中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课后要让学生主动拓展认知。这样,就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预习中,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难点,可以带着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预习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多样化的预习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集中交流,掌握整体预习状况预习反馈最便利、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集中进行交流。因为它能让全体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同时还可以了解他人的预习情况,使他们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般情况下,在学习新课前一天下发数学预习稿,让学生对第二天所要学习的新课进行预习,并完成数学预习稿设计的内容。学生完成数学预习稿后,  相似文献   

9.
从引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上热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三个方面,谈了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课前预习应是一个连接课堂的很有必要的环节.教师可以从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就会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课堂上学习的欲望就更强烈.问题产生兴趣,兴趣激起思考,思考引导质疑,质疑进发求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人数学课堂,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预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怎样看待预习?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预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预习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识到通过数学预习能大大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是学生自学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对学习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使自己的课堂学习变得有的放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他们才能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才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想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数学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独立的一种探索活动,是一种学习前的心理准备过程,通过预习让学生自己摸索出学习的路径,积累自学的好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让课堂教学焕发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前置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良好的前置学习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是在新课改下构建"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一、转变思想,重视预习1.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更要有目的的课前预习.如果课前预习得好,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实验证明,课下经常预习的学生成绩往往比不预习的成绩高,而且差异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一、培养预习与复习的习惯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  相似文献   

19.
预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与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讨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预习后的课堂也应该更加开放,更加精彩,教师应用智慧点燃预习后的课堂,使预习后的课堂思考更加深刻,思维更加广阔,思想更加灵动。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肯定有困难,那么如何消除学习数学的各种障碍,提高数学成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预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预习就是在课前学习课本新知识的学习方法,预习是听好课、掌握好课本知识的先决条件,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数学预习主要是看数学书,还需要既动脑思考,又动手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