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式、理念与方法:对我国国际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划分等决定了其在法学教育体系中的特殊性,建国后我国国际法学教育长期采用了政治主导型的公法模式,形成了国际法学教育的重公法轻私法、重国内法轻国际法、重理论轻实践的总体格局。国际环境和历史境遇的变化为改革国际法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其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需要进行更新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能力;重法条注释,轻批判思维;重学历教育,缺司法研修;重专才教育,轻通才教育等缺陷,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法学教育应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转换教学方法、重塑教师素质等手段,以培养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融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的调整,对高职的法学教育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因此,必须对高职的法学教育目的、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学教育在法学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对国际法学教育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我国传统国际法学教育体制存在“三重三轻”的弊端,理应以全球化为契机予以变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仍然没有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老路。以应用法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从创新法律实务教学模式、培养法律实务教育师资、构建法律实务教材体系和建设法律实务实践基地等几个方面入手,或许可以探索出法学本科生培养之新路。  相似文献   

6.
法律诊所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传统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法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法律诊所教学方法由于其特有的优势,更有利于法学人才的培养。法律诊所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普及、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充分利用地方性大学的社会资源优势,构建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定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社区法律诊所等为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成效,探索法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红  侯明 《陕西教育》2009,(7):105-106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民族地区法制专门人才,民族院校法学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民族院校法学教育目前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要发挥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必须统筹规划,建立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学生实习指导与监控机制、加强法学教师实践操作等.  相似文献   

9.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在法学本科教育的历程中,法学理论教育得到足够的传递和延续,但法学教育实践性和技术性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重书本轻能力,重知识记忆轻事实思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考证轻事务操作等等似乎已经成为现今法学教育的常态与现实困境。作为实践性教育的新类型---数字化模拟法庭,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在法学教育改革的驱动下,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学教育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教育发达的英国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问题有:教学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考核方式机械化,考核结果有片面性;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忽视法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有必要改革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谈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改革发展法学教育是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如何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法学教育,却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一、我国法学教育目标定位大学教育的目标,有的学者称其为大学的理想,不同国家的学校有不同的选择。关于我国的大学教育目标或教育价值取向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功利主义在现代文化发展中的主导性倾向,导致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三足鼎立的格局严重倾斜,使大学教育走上了一条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专业教育、轻普通教育,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的道路。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是有一定的针…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法学教育的多元化体制下,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在法学教育中具有主导地位,代表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适应法治国家的人才需求,又需发挥和体现大学的素质教育功能,这就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必然要以法律职业教育为主,兼顾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积极探索和开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上,我们往往局限于“有形”的量化指标体系,而忽略“无形”的价值理性层面,存在着重技术教育,轻价值教育;重知识性教育,轻创造性教育;重改革形式,轻改革内容等误区。鉴此,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复杂性,才能走出误区,对大学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与法律职业实践的分离,是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诊所法律教育模式是在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新尝试,它借鉴医学院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有针对性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援助,使学生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执业技能,并在办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律师思维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法学本科第二课堂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未能有效衔接,导致接受了法学本科教育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实践中存在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事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独立学院应大力开展法学本科第二课堂教育,包括模拟法庭、速录实践、专家讲座等各方面活动,以此推动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教育督导评估重他评而轻自评,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质量而轻效益。重规范而轻个性特色。不能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学校。影响了学校对教育督导的信任度,也影响了教育督导有效性。在新一轮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开始之初,我们应注意吸取以往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督导既要做教育“警察”,更要牢牢树立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重结论、轻方法是我国法学教育与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升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方法论品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法学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仅在法学内容上要求太多,而在培养学生的认识研究能力上做得太少的弊端,达到拓展法科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研究能力,深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和谐安定。目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无论在教育观念上抑或在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诸多误区:教育观念上重智而轻德、推卸责任、急功近利;教育方法上重物质奖励而轻精神关怀,重强硬灌输而轻主体参与,重明理导行而轻情感激发,重品德训练而轻道德养成,重自行其是而轻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9.
高等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慧 《教育与职业》2006,(20):119-120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教育也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这已成为法学教育参与者的共识。尽管如此,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高等学校加强和改善法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培养人才重做事,轻做人,重智育,轻德育,教育方法重外化,轻内化,教育目标大而空,尤其是德育目标太抽象不明确,德育方法欠妥等现象,结合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的知识,就学校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