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汶川大地震中,新闻传媒的报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正是新闻传媒在地震报道中凸显的人文关怀,让新闻报道在报道灾难事实的同时,更具感染力,从而发挥了激发爱心、凝聚人心、众志成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凡遇重大突发灾害性事件,传媒充分介入在我国已渐成常态,这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干预方式之一。举国悲痛、世界震惊的"5·12汶川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境外传媒均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国内传媒也以此事件为拐点,突破了传统报道的框架和思路,不断地创新报道方式,探寻新的报道形态,对这一重大灾害性事件进行了深度  相似文献   

3.
这次地震的报道,恰逢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五月一日起实行不久。较以往同类的报道相比,这次传媒的报道很及时,网络的报道几乎与地震同步,更  相似文献   

4.
郜书锴 《传媒》2011,(4):65-67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在一系列地震报道中,日本媒体的表现值得尊敬。有专家以NHK为例分析:NHK是日本最大的公共传媒,它切实实践了专业精神,主  相似文献   

5.
3月11日,日本发生强震和海啸,还有核泄漏、数千次余震……日本媒体第一时间发出了警报,NHK(日本放送协会)电视台的主持人顶着安全帽高喊"请即刻避难!"在此次特大灾难事件中,NHK电视台等冷静而及时的报道、高度的专业品质,赢得了世界同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应该如何对待诸如地震。失火、车祸、沉船等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呢?对此,我们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过去,我们对灾难性新闻事件要么回避不报道,要么拖拖拉拉,时过境迁才刊播。其结果,造成不少受众去接受西方新闻传媒的报道,使不少国内新闻出口转内销,从而产生了西方传媒由新闻而在思想上对我国受众形成巨大冲击的堪忧现象。现在,我们对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对策是迅速而低调。这种低调的具体表现是,在及时报道的同时,新闻传媒对灾难性新闻一般不予以重要的版位,比如不入电视、广播的前三条,不上报纸的头版。以我…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应该如何对待诸如地震、失火、车祸、沉船等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呢?对此,我们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过去,我们对灾难性新闻事件要么回避不报道,要么拖拖拉拉,时过境迁才刊播.其结果,造成不少受众去接受西方新闻传媒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距中国汶川强烈地震发生不到一小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作出报道。中国的传媒.以罕见的速度、容量和能量,罕有地接连不断报道着来自灾区及其相关方方面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一场严重的地震灾难,让中国的传媒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历练,也为中国新闻传播史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传媒界和社会各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从理念层面上开始思考更深入的传媒文化问题。 这里仅以传媒的特质与某些意识形态层面的交叉点为出发点来探讨。首先,此次灾难报道让人们对中国传媒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新鲜的认知和更深刻的思考。传媒的动员社会、整合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灾难新闻一般指火灾、水灾、海难、空难、地震、车祸、爆炸、台风等天灾人祸的报道。如近年来,我国各大传媒有关’98抗洪,9.21台湾大地震,11.24烟台“大舜”号特大海难,上海丽都酒家爆炸事件的报道。这类新闻视其伤亡人数、财产损失以及事发地点的显著程度来决定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中美司法规制传媒审判报道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传媒的舆论监督发生异化,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制定了司法规制传媒表达自由的系列规范,对于传媒报道审判活动更形成了完备的规制制度.本文对比中美两国在司法规制传媒报道审判活动的有关规范,并通过比较权力运用的正当性基础、使用司法权力规制传媒的报道活动等要素,力图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媒体对于这次地震的客观、积极的报道,得到了包括以灾难报道见长的西方新闻界的赞誉。从媒体介入后,对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推动作用来看,中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模式得到了肯定,“总体上看,这场灾难依然是政府信息公开史、传媒灾难报道史、公民慈善凝聚史上值得纪念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消息甫一发出,极大的冲击了传媒预定的议程设置,把地震灾区的相关报道推向了舆论的前台。在这一事态过程中,媒介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呈现出了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14.
童建明 《新闻世界》2013,(8):136-137
芦山地震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在报道、救援、寻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历汶川、玉树地震等实战考验后,传统媒体在芦山地震中报道的表现也越来越理性、成熟。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融合渗透,取长补短,使得各自的报道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报道特点及对传媒未来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时,“文革”尚未爆发,报纸和广播电台的及时报道和周总理三赴现场的新闻照片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传媒的报道起到了较大的社会动员作用,一时全国支援邢台灾区蔚然成风。“文革”后期,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由于“文革”前的大部分报纸停刊,中央只有“两报一刊”,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报道践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遇到重大事情发生,我们的传媒平常习惯于按照上级的指示来采访和选择主题,没有上级的指示主动采访重大事件的情形不多。这次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多数媒体打破了这种惯性态势,反应之迅速、报道规模之大、报道力度之强都是历史上罕见的。5月12日14点46分,新华网最早发出关于地震发生的快讯,随后各报纸和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反应很快,发挥了各自信息传递的特长。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按: 汶川地震给国人带来了空前灾难,也使国人的精神得以净化和升华。其间,新闻传媒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从总体上可以说,各类媒体围绕地震所展开的报道,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时地、持续地刊播灾情,所提供的信息立体而透明,诸多新闻人排除艰险与困难在抗震第一线恪尽职守,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表现委实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期间,我国分析美国传媒关于战争报道的文章很多,几乎所有文章都在努力证明美国传媒如何没有新闻自由。现在冷静下来查看当时的战争报道,实际情况与我们的简单判断差距甚远。本文从总体上统计分析了美国传媒战争报道倾向,认为新闻理念和职业伦理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主要反映在传媒与公权力关系、平衡报道以及消息和言论分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传媒上,我们会不时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带有较为明显的歧视性语言、主要表现在对女性、弱势群体以及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等方面。对女性的报道边缘化、报摊化和泡沫化。据某传媒2002年12月28日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对传媒的一项调查显示:“守忠贞的‘烈女’报道最不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伊始,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武汉共同签署《中部传媒战略合作协议》,并签署了《中部传媒大型报道联合采访协议》、《中部传媒记者编辑异地交流考察协议》、《杭瑞高速户外广告联合经营协议》、《传媒形象广告置换协议》、《合作开发玖珑文化创意谷项目协议》。从协议的蓝图到协议内容,可以看到这次合作涉及报道、采编、宣传和经营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