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安楠 《体育科学》2012,32(7):53-57
目的:肌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s,NTs)对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的正常发育起重要作用,旨在分析NTs在成长期(离乳-性成熟)骨骼肌的蛋白水平特征,了解其在NMJ发育中的作用及运动干预的影响。方法:对3周龄SD雄性大鼠分别进行运动增强(跑台运动)和运动减弱(尾部悬吊)干预,测定并比较正常发育及运动干预下几种NTs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NT-3和BDNF蛋白水平在大鼠3~4周龄和5~8周龄各有一次峰值,NT-4蛋白水平不具备这一时间特征;运动组NT-4以及NT-3和BDNF在3~5周龄的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悬吊组则低于对照组。结论:NT-3和BDNF对NMJ在出生后早期和青春期的正常发育起重要诱导作用。NT-4则主要与NMJ神经肌肉活动依赖性功能发育有关;运动训练可以在成长期促进NT-4以及出生后早期NT-3和BDNF蛋白水平的升高,从而促进NMJ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2.
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耐力训练后的骨骼肌PPARаa/δ表达、相关酶活性、肌纤维类型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究PPARа/δ在提高C57BL/6小鼠骨骼肌有氧耐力中的作用以及训练强度的影响.选用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76%VO<,2>maX 60 min训练组(LS)、86%VO<,2>max 60 min训练组(HS)和安静对照组(RC).各运动组进行跑台训练,采用RT-PCR、Western blot、MATPase 染色检测骨骼肌中PPARа/δ、CPT-1、BoAcDH和GPDH的表达及肌纤维类型的变化.结果发现:运动各组骨骼肌PPARа/δ转录和翻译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而HS组均显著高于LS组;各运动组CPT-1、BoAt-DH的蛋白表达和运动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但运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GPDH的表达没有显著改变;运动各组耐力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强,但运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各组之间的骨骼肌I、Ⅱ型肌纤维组成百分比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PARа/δ可能作为靶点在骨骼肌对耐力训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强度训练对于这种适应过程的影响较大;运动并没有导致骨骼肌纤维类型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与酪氨酸磷酸化及MDA水平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 2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G)6只,胰岛素抵抗组(IRG)与胰岛素抵抗运动(EIRG)各8只,采用高脂膳食对IRG和EIRG大鼠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EIRG大鼠进行10周游泳训练,运动后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和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MDA含量。结果采用高脂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运动干预后与CG比较I,RG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及其Tyr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与HOMA-IR显著升高(P<0.01);与IRG比较,EIRG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升高(P<0.05)I,RS-1Tyr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增加(P<0.01);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与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与IRS-1表达(r:-0.583;P:0.004)及其Tyr磷酸化水平(r:-0.634;P:0.002)均呈负相关。结论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IRS-1蛋白表达,增加IRS-1 Tyr磷酸化水平,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主要与骨骼肌氧化应激降低诱导其IRS-1Tyr磷酸化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次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mRMA表达、蛋白总量及磷酸化PI3K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 运动组.分别对高脂饮食组与高脂饮食 运动组饲以高脂饲料4周后,对高脂饮食 运动组大鼠运动干预2h.测血液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Westem blot法检测骨骼肌t-PI3K蛋白表达、p-PI3K磷酸化水平;RT-PCR法分析PI3K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胰岛素浓度升高;高脂饮食 运动组胰岛素浓度低于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组PI3K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 运动组PI3K磷酸化水平高于高脂饮食组.结论:运动干预改善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PI3K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有氧运动对PPARδ表达和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研讨耐力训练使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产生适应性变化的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为15±2 g,对照组8只,运动组32只.运动组以20 m/min速度在跑台上运动120 min,并在运动后的即刻、1 h、3 h和6 h分别处死8只小鼠.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骼肌中的PPARδ、CPT-1和BoAcDH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PPARδ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增加了2.3倍和1.0倍(P<0.05),CPT-1和BoAcDH的蛋白表达分别提高了1.3倍和1.9倍.结论:急性有氧运动诱导了PPARδ的过量表达,从而调控脂肪酸氧化相关酶的活性,促进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增强,成为长期训练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有氧耐力训练对不同周龄大鼠骨骼肌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氧耐力训练对不同周龄大鼠骨骼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最适耐力训练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根据开始游泳训练的周龄不同分为4周龄组、8周龄组和12周龄组,每组16只(每组分别随机设安静对照组8只),建立有氧耐力运动训练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不运动.训练组均进行中等强度游泳训练.首先进行4天适应性训练,每天25 min,正式训练第1周50 min/天,以后每周增加10 min/天,直至120 min.每周训练6天,休息1天,造模总时间为8周.用酶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大鼠股四头肌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活性和糖原(PAS)的含量.结果:8周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4周龄组、8周龄组大鼠骨骼肌SDH活性增高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12周龄组与对照组相比SDH活性增高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4周龄组、8周龄组大鼠骨骼肌LDH和ATPase活性降低且差异显著,而12周龄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4周龄组、8周龄组、12周龄组大鼠骨骼肌PAS活性增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氧耐力训练一方面可提高4周龄组、8周龄组、12周龄组大鼠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且4周龄组、8周龄组效果更突出.另一方面它降低了4周龄组、8周龄组大鼠骨骼肌糖酵解供能能力,而对12周龄组大鼠骨骼肌糖酵解供能能力的影响尚不确定.提示早期(幼儿时期)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可能是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悬吊废用和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骨骼肌运动终板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200~220)g,分成4组,每组8只,包括安静对照组(C)、安静加血管紧张素组(CA)、尾部悬吊组(T)、悬吊加血管紧张素组(TA)。T和TA组采用尾悬吊造成腓肠肌的废用萎缩。CA和TA组利用缓释泵稳定地对体内释放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取材后,氯化金(AuCl3)染色法显示运动终板的形态;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法显示AchE的相对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相对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T组运动终板核面积和AchE相对含量均显著性下降(P<0.01),而TA组两指标比T组有显著性的提高(P<0.01);与C组相比,CA组NT-3表达显著性升高(P<0.01),而T组NT-3的表达显著性下降(P<0.01);TA组NT-3显著高于T组(P<0.05)。结论:悬吊废用会导致运动神经末梢和运动终板发生退化;AngⅡ有可能通过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阻止肌肉运动终板的退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注射外源性IGF-I和一周跑台运动,观察对大鼠骨骼肌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深入探讨IGF-I对运动骨骼肌适应性肥大的机理.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训练后分为四组:安静组(S)、安静IGF-I组(Su、运动组(E)、运动+IGF-I组(EI).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20m/min,10%,60min/d),每天一次,共7天.外源性IGF-I为小腿后侧肌肉隆起处的皮下注射.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腓肠肌MHC、PI3K、AKt、mTOR、p70S6K蛋白和Akt(Ser473)、mTOR(Ser2448)和p70S6K(Thr389)的磷酸化表达.结果:在一周后,外源性IGF-I显著促进骨骼肌MHC的表达,骨骼肌PI3K、Akt、mTOR蛋白和Akt(Ser473)、mTOR(Ser2448)和p70S6K(Thr389)的磷酸化表达显著增强.运动显著促进mTOR蛋白和Akt(Ser473)、mTOR(Ser2448)和p70S6K(Thr389)磷酸化的表达.对运动的反应,上述信号的磷酸化表达高于蛋白表达.结论:1)一周外源性IGF-I注射明显促进运动骨骼肌mTOR通路的活性;而1周跑台运动与IGF-I具有协同增强效应.2)在运动和注射外源性IGF-I的刺激下,mTOR通路各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表达比蛋白表达更为敏感.建议今后对信号的研究以检测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振动刺激对大鼠腓肠肌中Myf-5含量的影响,进而说明振动刺激对废用性萎缩肌肉产生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低频振动B组、高频振动C组、悬吊D组、自然恢复E组,共5组.除A组外其他4组同时悬吊14天后,取A、D、E3组大鼠的腓肠肌肌肉组织,对B、C两组分别进行低频、高频振动刺激2周后,再取其大鼠腓肠肌肌肉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对各组的Myf-5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D组Myf-5表达明显下降(P<0.05),B、C两组Myf-5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20Hz和30Hz的振动刺激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肌肉Myf-5表达水平;低频振动干预(20Hz)较高频振动干预(30Hz)的振动刺激对SMDA骨骼肌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别观察运动促进的骨骼肌肥大时,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表达的变化。方法: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跑台训练持续8周,每周5次,每次60min,跑速26m/min。测定两组大鼠肌重胫骨长的比值,HE染色观察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比目鱼肌和腓肠肌MST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运动大鼠骨骼肌重量/胫骨长显著升高(P<0.05),两种肌纤维横截面积均增大。与对照组相比,跑台运动显著抑制了大鼠腓肠肌MSTN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但对比目鱼肌MSTN表达的影响无显著性。结论:运动对MSTN的作用可能存在肌纤维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太极柔力球运动健身效果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从事太极柔力球运动项目的练习者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及问卷调查.结论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练习的运动项目,它与太极拳、太极剑相比更是一项融竞技与健身为一体、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全新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内皮素对心脏肥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广泛的作用。笔者综述了病理性和生理性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内皮素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了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内皮素的参与情况。  相似文献   

13.
社会化是使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儿童社会化的定义、内容、特点进行逐一分析,并对不同体育项目对参与者的社会化影响进行分析。旨在运用立体思维来指导家长更好地培养儿童社会化,从而促进其社会化进程,使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4.
体育舞蹈对体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医学测试手段,研究体育舞蹈对体脂的影响。体育舞蹈具有明显的降脂功能,其中对女性的减脂效果优于男性。同时,体育舞蹈还具有简单易学、易于开展的特点,长期坚持可以起到较好的锻炼身体、健美形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双刃剑作用,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重新梳理了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外部环境中各种不良的时代性因素,讨论并分析了这些不良的时代性因素对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危害与影响,进而基于大健康教育的视角,提出了四点对策,为学生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概念,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影响深远,特别是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其他各领域全球化的发展.本文从足球与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以及足球的全球化趋势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和论述了足球全球化对世界足球运动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认清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处理好各种矛盾,科学地应对各种挑战,使足球运动更好地完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视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综合研究方法,旨在寻找提高舞蹈拉拉队成套创编视听效果的有效途径,为我国舞蹈拉拉队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运动员服用活性初乳素胶囊的效果研究。研究发现,运动员服用活性初乳素将引起血红蛋白、运动后血乳酸、部分血液色素及一些反应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体育测量评价》教学改革为研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实践运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大量参加测量的实践,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第29届奥运会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周毅  辛利  熊焰 《体育科学》2006,26(3):8-14
根据近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相关预测模型参数,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奥运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促进北京经济增长的前期影响;初步预测“北京奥运”前期投资对北京整体经济拉动的作用,以及由此创造的就业数量;根据北京市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消耗的情况,结合北京市各产业间的产业关联与波及程度,提出未来发展北京市体育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