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并进式实验(或称随堂实验)和学生实验三类,其中演示实验的数量最多。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在各种教学场合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2.
演示实验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教学内容,成功的演示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结合铜和硝酸反应这一演示实验,从实验设置的目的,实验方案的改进和实验现象的剖析三个方面对演示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卤化银晶体具有对光线敏感的重要性质,它作为光敏材料长期占据照相工业的统治地位。而高中化学在介绍卤化银的感光性时,没有安排合适的演示实验,学生不易理解其反应原理。鉴此,本人按照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尝试选择科学简便的方法为这个重要性质提供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配套演示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方案。既加深了学生对该反应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托里拆利实验不能在课堂进行演示教学以及实验中存在的困难,根据演示实验简洁、明了、直观的要求,设计了不撒落水银、操作方便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使托里拆利实验真正进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1氯化氢喷泉的微型实验 (1)设计意图 氯化氢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一般是在实验室事先制备好一烧瓶氯化氢气体,再带到课堂上演示。由于从制备到上课时间间隔较长,演示时效果不是太好,往往喷入烧瓶的溶液太少。特别是收集HCl的烧瓶不很干燥时,放置时间再长,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6.
浅谈电教手段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谢百发(广东省丰顺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51430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演示实验,将大大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验教学中。化学演示实验的进行及其实验效果的好坏,除受到外部...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演示实验的地位和独有特点,结合中学物理实验的现状,说明强化教师在演示实验中演讲能力的重要性,并针对演示实验的特点,介绍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强化教师演讲能力的方法和演讲的程序。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节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演示实验中,课本中运用烧杯倾斜向外溢水。当溢水很慢时,往往水会沿烧杯外壁流失而不能排到收集物体所排开液体的小桶中,这样实验数据就会有很大差异,结论也不易得出。为使实验效果更好,在没溢水杯的情况下进行了自制和演示改进。  相似文献   

9.
在讲授初中物理的大气压强这一节时,由于水银有毒,现行教材不要求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学生对实验结论缺乏感性认识。由此,我对其演示器进行了一点改进。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初中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 ,营造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进行教学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创新动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示范性是学生认识实验、接触实验的第一步 ,做好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激发创新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长期传统封闭式的教学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 ,也使教师惰于创造。为此 ,在教学中我从自身做起 ,潜心挖掘教材 ,对演示实验中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图 1例如 ,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  相似文献   

11.
一组有关化学平衡的演示实验彭实(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用品0.1M的K2CrO4溶液,0.1M的K2Cr2O7溶液,1M硝酸溶液,1M的KOH溶液,三个培养皿.实验步骤最好在投影仪上做这个演示实验.1.取两个培养皿,向其中一...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中,有些观察现象型演示实验的演示效果差,不便于全班同学同时观看;有时现象不明显,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笔者对其中一些实验利用视频展示台的摄像头作了一些改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4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中的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用普通学生电源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学生电源提供的电流较小,演示效果不明显。在教学中我们运用倍压整流和大电容放电原理制成了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相互作用演示仪,现介绍给同行。  相似文献   

14.
Fe(OH)2制备向来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如果直接向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制备,上课演示时成功率较低,学生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令学生对Fe(OH)2的颜色心存疑惑。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教学参考书和杂志上都有介绍演示光电效应实验的方法,其中有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种是事先使锌板带上负电荷的演示方法,另一种是采用附加电场的演示方法。我们按照原文中介绍的这两种演示方法进行了多次实践,并做了一些与其相关的实验,发现有些不妥之处,对这两种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方法产生了一些异议。  相似文献   

16.
石蜡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蜡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选择张崇照(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225766)在石蜡催化裂化的演示实验中,至关重要的是400℃以上的温度条件(石蜡的沸点一般在350℃以上),而中学课堂演示实验较难长时间使石蜡温度维持在400℃以上,故成功率不高.因此需选择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在《电荷、库仑定律》一课中设置了两个演示实验:静电感应实验和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实验。为了能在教学中成功演示这两个实验现象,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课教学的成败是上好化学课的关键。新教材对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数量都大大增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下面就笔者的体会谈一下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一、重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作示范演示的实验,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演示实验中,掌握应用实验原理,进行物质的制备、鉴别、鉴定、设计等实验技术、模仿教师,学会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技巧。在中学的制气实验中,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典型的实验装置,然后…  相似文献   

19.
对超重、失重演示实验的再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重和失重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必修)的学习内容。 对于中学生而亩,这些概念,不易理解,若在新授课中,配上适当的演示实验,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而一般中学的实验室又没有专门的器材来演示超重和失重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利用身边物品来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设计该演示实验的关键在于怎样把超重、失重过程的瞬间效果定格显现出来。以前很多教师采用如图1的装置,手突然向上或向下加速运动时,让学生观察测力计读数,并与静止时的读数相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从一次失败的实验演示,引发对实验的改进,进而制作出效果更好的演示实验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