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小组捆绑式"合作方法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但是学生更需要有自我, 更渴望通过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同乃至赞许,为了不忽略学生个体评价,助长某些学生的"大锅饭"心理,笔者认为平时在表扬优秀小组时也应该表扬一些组的优秀成员.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的特点下,结合有效的学习指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开展小组学习的同时应用"小组捆绑式评价",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为此,本文针对"小组捆绑式评价"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展开了相关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寇吉信 《考试周刊》2013,(89):181-181
我校近年来实行了班级小组捆绑式管理.即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管理小组的纪律、学习、卫生,监督小组成员回家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管理、评价班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和实践,改变以往小组学习"捆绑式"评价的弊端,避免了出现过分重视集体评价,忽视了个人成绩公平性的原则,构建小组中个人成绩公平化的评分标准,创建合理的评价机制,让每个教师对于小组中个人成绩的评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且通过该研究机制的实行,使学生对小组合作设计产生兴趣,真正参与到集体的学习和设计中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家,一个小组里的同学就像一家人一样。小组捆绑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相互促进、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小组捆绑式评价"就是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考核有机结合,实行小组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小组合作学习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该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以集体授课为主要的授课模式,强调课堂上师生、学生之间乃至全校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效果的强化,以实现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目标,并以小组集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独立的思考、和谐的分工与协作、互相之间的学习,达到共赢的目的,以帮助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7.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的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建构 1.建立小组 小组以4~6人为宜。组内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其他成员的合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5,(30):110-111
从评价制度上进行改革,把对小组的评价与对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捆绑式评价,加强合作群体的评价。均衡划分小组是关键,制定好评价细则是前提,实行过程中既要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又要关注小组整体,团结协作共同成长。把对个人的评价和对整个小组的评价有机结合,发挥捆绑评价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捆绑式评价将班级的每个学生联系在一起,不仅达到了学生互动的作用,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捆绑评价的激励作用,最终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基于此,本文从如何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的方法着手,重点分析了如何构建高校课堂,从而促进教育以及学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初级阶段分层合作学习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在初级阶段,学习小组较为松散,成员间普遍处于彼此生疏的独立状态,学习小组对于小组成员来说,还缺乏一种成熟集体所具有的凝聚力,同时成员之间尚未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