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一贯制学校寄宿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问题颇受学校和家长的关注。调研得知,寄宿生在校学习生活很不快乐,生活在寄宿制学校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个性特长得不到发挥。笔者工作在寄宿制学校,对寄宿生做了观察研究,通过分析思考,总结出寄宿学生不快乐不幸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并提出三点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尹强 《新疆教育》2013,(13):185-185
近年来,一贯制学校寄宿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问题颇受学校和家长的关注。调研得知,寄宿生在校学习生活很不快乐,生活在寄宿制学校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个性特长得不到发挥。笔者工作在寄宿制学校,对寄宿生做了观察研究,通过分析思考,总结出寄宿学生不快乐不幸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并提出三点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鹏祥 《考试周刊》2013,(86):161-162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低,学校撤校并点,农村学校学生增多,寄宿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目前寄宿制学校非常关注的问题。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寄宿生形成了信仰教育缺失,形成了不良品德及生活习惯。本文提出了寄宿制学校加强寄宿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教育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部分中小学校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有条件的地方创办了寄宿制学校。张掖市甘州区的大成学校就是为促进教育改革和甘州新区的发展而新建的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张掖市的各个乡镇或城区的中小学校,这些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带有一些陋习,需要老师对症下药,一一摒除。一、大成学校现有寄宿生生源现状分析1.家长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或是根本管不了孩子,让孩子寄宿交由老师  相似文献   

5.
农村牧区基层学校寄宿制的建立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方便,同时随着家庭住所与学校的距离拉大,寄宿生与走读生的能力与素质之间出现了一些差距。这些差距表现在学习、个人卫生、社会交往能力、劳动技能、身体营养状况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这种差异在农牧区寄宿制中学更为明显。从农牧区寄宿生与走读生之间的素质差异来讨论中小学管理,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努力缩小寄宿生与走读生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出现了大量的寄宿制学校。这种办学模式优化整合了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随着寄宿生越来越多,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寄宿生的安全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农村寄宿生的成长问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点问题。分析了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困难,介绍了"着眼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温馨家园"理念指导下,如何开展农村寄宿制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关于寄宿制学校,学界存在着许多争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的影响更令人关注.在考察小学四年级寄宿生与四年级学生总体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的差异后,发现小学四年级寄宿生的数学成绩好于四年级学生总体,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寄宿生对学校的喜爱度低于四年级学生总体.通过两水平线性模型发现学校间投入差异对寄宿生发展情况影响较大,学校投入,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教师具有任职资格比例对寄宿学生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程度的影响显著;寄宿生的某些个人因素,如父母是否外出务工、所属民族、师生关系等对其数学成绩、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度有不同程度影响.可见,学校因素、寄宿生家庭状况对学生成绩、学校适应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对此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学校的投入对寄宿生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学生发展,不仅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应给予足够重视,而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保障校舍卫生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内蒙古三个旗县的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寄宿生的超负荷学习和过度管制、生活条件和心理状况不良、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负担过大,学校管理面临困境等。其原因是:未能处理好农村学校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大多数寄宿制学校尚不具备实行寄宿制的"软硬件"条件;寄宿制学校的普遍建立影响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寄宿生的经济补助数量少、覆盖面不足等。对此,应实行农村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的均衡、协调发展,寄宿制学校要超前建设,保证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资金需要,加大寄宿生的经济补助力度、扩大覆盖面。  相似文献   

10.
寄宿制学校要广开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寄宿生管理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寄宿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寄宿生的合作精神、劳动技能和生存能力,促使学生在学校快乐生活,快乐交往,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1.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应寄宿制学校的文化生活是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处理好寄宿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是提高学生的校园文化适应性、办好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方面。从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适应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的具体类型,并从文化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寄宿生校园文化适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曹廷斌 《甘肃教育》2013,(23):18-18
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将农村小学的教学点进行了适当合并,随着寄宿制学校工程的实施,其中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在校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挤占,且内容单凋枯燥,组织管理松散。为了使寄宿制小学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重视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科学地分配寄宿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丰富课余活动的内容,提高寄宿生课余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为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很多家长会让学生去读外地的学校,这就直接导致寄宿制学校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快速发展。寄宿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条件,但随着寄宿生的逐渐增多,寄宿体制下存在的弊病也逐渐显现,所以学校要了解明确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进行对策研究,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省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大力实施,寄宿制学校在各地兴办起来,特别是甘南州等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同程度地增加,这也给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学生安全问题带来了挑战。以甘南州为例,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483所,在校生118869人,而寄宿制学校就有146所,寄宿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6地(市)的617名中学生,193名中学教师及11名校长的调查,发现西藏寄宿制中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交通工具简单;二是西藏寄宿生学习时间偏长,自由活动时间太少,课外生活贫乏;三是学生食堂服务质量不高;四是学生不喜欢寄宿生活;五是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偏高。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寄宿制小学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主流,在"集中生源,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优化管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许多研究显示,寄宿制对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寄宿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得不提上议事议程。一、外在因素对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由于目前多数寄宿制学校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的仅停留在"抓成绩、保平安"的低要求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  相似文献   

17.
刘子中 《成才之路》2014,(27):20-20
目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寄宿生的超负荷学习和过度管制、生活条件和心理状况不良、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负担过大,学校管理面临困境等。其原因是:未能处理好农村学校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大多数寄宿制学校尚不具备实行寄宿制的"软硬件"条件,寄宿制学校的普遍建立影响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寄宿生的经济补助数量少、覆盖面不足等。  相似文献   

18.
学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学校稳定。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寄宿制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针对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缺少家庭成员监督的具体情况和宿舍管理容易忽视的问题,谈谈农村学校寄宿生安全管理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吴新国 《甘肃教育》2014,(10):18-18
正农村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集中办学势在必行,而寄宿制则是集中办学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集中办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教育全面、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对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进行思考。一、要有完善的寄宿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细化,为寄宿制学校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保障。合理有效的寄宿生管理制度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并且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出现大量的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的产生本来就适应了人口增多,学校辐射变大,以及家长越来越忙疏于照顾孩子的社会现实,然而当前各个寄宿制学校的状态参差不齐,对于学生的管理也状况百出,令人担忧,本文针对当前寄宿生课余生活展开几点思考,包括管理层面、内容形式、积极性调动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