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汤显祖,似乎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创作的《玉茗堂四梦》都以主人公的梦境为精华、为枢纽.在他的诗文集中,"梦"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它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泛指常人的梦,有时特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梦,有时喻指人生,有时则喻指文学创作的特性.最后一义是汤显祖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贡献,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黄玲 《海外英语》2011,(13):245-246
以"美国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美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而在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中也反应了这个主题,在主人公对"美国梦"的追寻与矛盾中,任璧莲将美国梦的残酷性进一步体现出来,引导美国人去考查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国神话,从而写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评述菲茨杰尔德最著名的小说《大人物盖茨比》,分析故事的主人公盖茨比式的美国二十年代千千万万人所追求的爱情、金钱梦,以更好地了解“美国梦”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论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显祖是与英国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明代戏剧家,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富有哲学气质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临川四梦》,构成一幅明末社会的现实图景。“四梦”之一的《牡丹亭还魂记》,热情地歌颂了“情至”观念,猛烈地抨击了封建主义性理和封建礼教。全剧现实与梦幻交错,戏剧冲突既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又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对剧作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心理情感流程(即所谓心灵的辩证法)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荒唐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的寓言式短篇小说《一个荒唐人的梦》的主人公。作家借助这一形象艺术地呈现出他对个体人及整个人类的自由精神发展阶段的沉思,精炼地概括了他所体验到的真理与自由的真谛,具有深刻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从《我为歌狂》《狼的诱惑》到《草样年华》《那小子真帅》,让人眼花缭乱。多翻几本看看就会发现,那些煽情的文字、雷同的情节,将文学作品应有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冲刷殆尽。男主人公一色的帅、酷,女主人公一色的“可爱”,他们千篇一律叛逆、狂妄、造作与惟我独尊。“颓废文学”在当今学生的阅读中颇有市场,是不争的事实。“颓废派”典型代表是安妮宝贝。代表作品有《八月未央》《蔷薇岛屿》《告别薇安》《彼岸花》等。“颓废”秘笈——告别、幻想、死亡,苍白、空虚、情伤,不伦、绝望、流浪。进入中学后,越来越多的同学迷…  相似文献   

7.
索福克勒斯根据希腊神话创作的《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完美的命运悲剧.这部悲剧被公认为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型,学者们用它对众多的文学作品作出解释.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不仅是命运悲剧,更是性格悲剧.同时, 《俄狄浦斯王》作为文学原型,其内涵包括剧作主人公的双重人格以及情节的复杂性.也正因为如此,它肯定了人的价值,成为后世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并且这一悲剧原型的置换变形也反映出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去槐花洲》的最亮点在结尾,女主人公的一场放纵邂逅原来只是一个梦。女主人公心有不甘,半推半就中意欲将梦变成现实,结果从售票员那里得到的回答却是“槐花洲?那是什么地方?……没有这一站”,于是一切就此打住,“我们坐回到候车室里,继续等我们要等的车”。  相似文献   

9.
包德甫的《苦海余生》中有一段他在中国的经验。他看见一辆车子把小孩子撞伤了,一脸的血,过路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受伤的小孩。他们或是谴责肇事的人,或是抱怨,而更多的人则是站在那里抱着紫色的梦选择等待——等待“英雄”降临。  相似文献   

10.
<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中,东方文化的艺术长廊上不谋而合地同时耸立起了两座丰碑—中国老舍的《骆驼祥子》与印度普列姆昌德的《戈丹》.《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是农村破产后跑到城里谋生的农民.为此,“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但他终于选中了拉车这一行,把拉上自己的车,靠自己的力量吃饭,作为奋斗的目标;《戈丹》的主人公何利则是一个终生受盘剥的农民.他以为有了一头母牛再加上自己的辛勤劳动,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为此,他不惜借钱、卖粮、卖甘蔗以至到卖女儿.勤劳、本份与强烈的求生欲望构成两位主人公的相似性格.  相似文献   

11.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坚强、自尊、独立,富有反抗和勇气,是世界众多文学作品中一个光辉永恒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心理结构理论来解读简.爱复杂而典型的性格,以进一步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贾宝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他是封建贵族家族中的公子哥,受万人宠爱于一身,但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典型的叛逆少年形象;与此同时在西方名著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是中产阶级家的孩子,但他是一个问题少年,他会逃学、会抽烟、会说脏话。虽然两位主人公诞生在不同背景、时间下,但他们在交友方面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引言 爱玛是《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她拒绝平淡,摒弃庸俗,在近乎已成宿命的婚姻现实面前,表现出强烈的性格,执着地追求梦想。爱玛演绎叛离婚姻的内在动因、外界诱因和悲剧成因这三段历程,可定位为她一生之中“梦”的悲剧:从为梦而逃,而后梦人歧途,到最终梦灭人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中那只“有强烈意识的耗子”不喜欢按照理性与利益的规定去做事,在此意义上,他无聊.但“耗子”还有一种愿望,他相信在“二二得四”的人类利益清单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宝贵的尊严意识:人想要做他愿意做的事,想要证明自己是人,而不是被理性操控的提线木偶或是钢琴上的琴键.他为此否定规则,否定理性,甚至拥抱苦难,制造破坏和混乱.这个主题在陀氏之后作品中得以延伸,其笔下主人公多抱此否定思想并走向毁灭.“耗子”的“尊严意识”是这部小说精神意涵的核心,也是打开陀氏其他作品思想世界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异同之处,指出两部作品中所映现的欧洲梦和美国梦的实质,并分析了作者身世与作品主人公之间的联系。本文从文学作品中总结经验,分析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让人痛心,然而,在这样的婚姻悲剧中,女主人公身上却折射了一种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热烈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用心操持婚姻,保持人格独立;敢爱、敢恨、保持婚姻中的尊严。也正为此,女主人公的形象才会经久不衰,《卫风.氓》才会不断地为世人所吟咏,所品味。  相似文献   

17.
当代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被认为是新一代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着意刻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物的身份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主人公自我的体现,即对中国传统价值的认同和对美国梦的不同理解与追求方式,来探讨自我与美国梦对人物流动身份的影响,同时关注了作品开放式结局的寓意所在。  相似文献   

18.
差不多所有的美国作家都写过“美国梦”这一主题,但就描写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却无人能与F.S.菲茨杰拉尔德相匹敌。《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史中描写美国梦的典范。通过主人公盖茨比所追求的理想之梦的破灭,揭示了他所代表的美国梦的逐步衰败。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分析的热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处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通过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结合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观点,揭示女主人公伊芙琳和爱米丽·西尼考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附属地位,并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读《知堂书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知堂其人 ,是一件颇费神思的事情 ,因为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 ;读知堂的文章 ,则令人心旷神怡 ,往往启人思绪 ,发人之覆 ,使人于散淡中领略一种深刻和睿智。灯下漫阅《知堂书话》 ,偶有所感 ,录之如下。其《陶庵梦忆序》说到 :“《梦忆》所记的多是江南风物 ,绍兴事也居其一部分 ,而这又是与我所知道的是多么不同的一个绍兴。”“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 ,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 ,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的背景。说到这一层 ,我记起《梦忆》的一二则 ,对于绍兴实在不胜今昔之感。”“明朝人即使别无足取 ,他们的狂至少总是值得佩服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