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的出版,是近代科技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开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途径和新媒介,这一滥觞于洋务运动期间的刊物,助推着近代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的近代化.《格致汇编》的编辑艺术、出版发行方式引领了近代中国办刊模式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张倩 《采.写.编》2016,(2):107-108
一、网络出版是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网络出版的信息容量大,且检索容易.网络文献所具有的查询、检索、超链接等功能,使读者可以方便调阅相关信息资源,更可以随时添加批注,进行摘录,极大地满足了读者追求方便、简单的心理要求,带给科技期刊无限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1885年在上海创办了格致书室,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科技书店,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史和图书出版发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格致书室的特点是:主营译书、兼顾编译出版,主营售书、兼营科教仪器,建立网络、扩大发行渠道,开展邮购、满足读者需要,备有书目、注重广告宣传,图书连载、开展新书评论,维护版权、坚决打击盗版,关心收藏、关注教育和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王晓宇 《编辑学报》2012,(Z1):58-60
文章对当前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论述了科技期刊网络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从加强期刊集团化建设、选择有影响力的主编和审稿者、出版标准国际化、为读者服务等4个方面端正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办刊理念;阐述了提高期刊质量对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作用及管理办法。最后,总结了笔者所在编辑部提高科技期刊国际影响的具体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介绍了新媒体技术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目前科技期刊所面临的融合化程度较低、人才短缺、办刊人员不够重视等发展困境,提出了从转变传播与出版方式、与读者和作者建立互动关系、集约化经营、打造期刊品牌、增强学术影响力、提高编辑素养等方面,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快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科技期刊的市场竞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李若溪 《编辑学报》2000,12(1):21-23
科技期刊进入网络系统 ,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市场竞争 :网络市场打破了国界 ,科技期刊直接参与国际信息市场的竞争 ;网络出版的特点改变了读者对于刊物的选择机制 ,加剧了出版与读者市场的时空矛盾。为此 ,提出强化“品牌效应”是科技期刊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保证 ;而提高质量和突出特色是刊物增强品牌效应、争创名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王晓峰  吴秀娟  邓迎 《编辑学报》2018,30(5):544-546
研究了2017年ALPSP出版创新奖,简要分析Publons和SourceData 2个获奖产品和OA DAT等4个提名奖产品。2017年出版创新奖强调服务科技出版,例如同行评议和数据挖掘。科技期刊应当积极适应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的趋势,为读者和作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虽然中国目前还处在增加期刊体量的发展阶段,但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要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黄昌武 《编辑学报》2022,34(1):72-75
在国家整治互联网垄断行为的当下,对学术期刊行业中的“二选一”涉垄断行为表现、影响及危害进行剖析,并给出破解之策。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互联网出版平台有3家:中国Z网,W方数据及W资讯。有些平台在与期刊合作出版时实行独家代理出版,这对读者、期刊和期刊行业均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科技期刊与出版平台进行独家代理出版不仅对提升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并无太大帮助,反而还可能会导致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下降;同时读者利益也会受损,两者叠加对科技期刊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取消这种独家代理出版模式,还学术一片净土,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长远发展;同时,期刊也不要再与出版平台进行独家代理合作,这种独家代理合作于读者、于期刊、于期刊行业均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综述数字出版的概念和特点、兴起和发展、数字出版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针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数字出版的4项措施,包括促进科技期刊出版业的整合、创新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重视并掌握"信息网络传播权"、建立科技期刊数字资源登记系统,以探索未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从而加快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新趋势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计算机、互联网为科技期刊奠定了新型的出版形态——数字化出版。科学工作者由阅读传统的纸质本科技期刊转变为通过网络搜索、选择、获取、在线阅读、引用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越来越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实现了知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建共享。笔者认为,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期刊本身也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期刊的形式、类别等被弱化,而论文的内容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不同的期刊共享相同的传播方式;论  相似文献   

11.
李晓霞  姚远 《编辑学报》2012,24(4):323-325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科学的研究视角并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研究创刊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月刊在传播科学方面的编辑策略,为近代中国以期刊为媒介的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新线索。《科学》以中国科学社为依托,清一色国外留学生的创办者与主笔者,"专述科学,归以效实",图文并茂等独特的科学传播编辑策略推进科学与科学教育传播,对近代中国科学传播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拓了现代科技期刊传播科学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和科普期刊作为科技期刊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实现科学普及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航空学报》《航空知识》为例,从共享期刊内容资源、共建期刊编委会、共铸期刊传播平台、共育期刊编辑人才、共同开展期刊特色活动5个方面,阐述这2类期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翼齐飞的实践与成效。认为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应互相发挥各自的优势,融合发展,真正做到科技期刊为科技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学术评价体系助力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术评价对国内化学类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优化学术评价体系,通过提升“国民待遇”改变国内期刊自我矮小的思维模式,走出只追求高SCI数据的误区,创建专业化、集群化出版平台及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编辑的催化剂作用,将助力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科技学术期刊提升新闻报道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海 《编辑学报》2011,23(1):17-19
在人们对科技资讯需求越来越突出,科技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中,提升新闻报道能力是科技学术期刊履行科技传播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科技学术期刊从事科技新闻报道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科技学术期刊提升新闻报道能力的相应策略,即:转变办刊理念,增强期刊新闻属性;构筑信息搜集与发布平台,健全新闻报道机制;改进新闻报道形式,打造"平民化"报道风格;加强业务培训,建立科技新闻报道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12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直接障碍主要有3个方面:编辑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和期刊运作方式中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期刊要反映的科学技术本身的水平尚不高;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和干预不恰当.但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和经营经验的同时,绝不应该简单地或盲目地效仿,而是要利用现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借助网络时代带来的公平竞争条件,预测自身发展的捷径,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好的经验,无障碍传播科技信息,使中国的科技学术期刊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和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农学期刊的特色及其社会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的我国近代农学期刊的历史资料,从刊物的栏目设计、内容以及期刊的时空变化等方面对我国近代农学期刊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近代农学期刊的社会职能和作用,得到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郑秀娟 《编辑学报》2015,27(1):99-100
从科学自觉意识的定义出发,结合实例阐述科技期刊编辑的科学自觉意识应包括的几个方面:作为科技队伍中的一员,科技期刊编辑担负着科技传播的神圣使命;把好学术关,把伪科学拒之门外;博采众长,让科技期刊实现百家争鸣,推动科技进步;具备科技超前意识,引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把关人"理论看科技期刊编辑应有的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德  相宁 《编辑学报》2007,19(5):384-386
将"把关人"理论引入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把关人"概念出发,研究近年来科技期刊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编辑应具备数字化理念,以适应信息时代新的工作方式;编辑应具备作者和读者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推动期刊走向市场,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明确科技期刊的办刊方向,本文从科技期刊在科学研究中的导向和学术引领作用、科技期刊服务科学研究的能力建设、科技期刊对青年科研人才培养3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通过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来拓展生存空间、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科技期刊提升办刊质量、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淑华 《编辑学报》2015,27(6):528-530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科技期刊作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宣示和体现.中国已跻身世界科技期刊大国行列,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具明显的办刊优势,中国期刊理应发挥先发优势,引领科技发展,促进科技交流,护航国家战略.宏观层面建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一步突出政策引导、项目牵引和平台搭建,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先发战略布局谋篇;中观层面建议各期刊协会进行专题调研和加强业务交流,成为先发战略的中流砥柱;在微观层面建议科技期刊注重引领和组织学术研究,培养"一带一路"学术人才,交流和传播学术,成为先发战略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