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石本俊 《现代语文》2013,(1):80-83,161
在隐喻研究领域,死喻复活工作机制及其激活方式研究还相对薄弱.文章在借鉴隐喻映射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上对死喻的隐喻义复活机制作了深入分析,指出死喻复活涉及到源概念和目标概念之间二度跨范畴、跨义域映射及对应特征的复合与喻义重建.死喻复活主要通过为死喻创造直接和间接语义冲突语境使其恢复隐喻义及意象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内死喻复活研究存在将死喻仿拟与死喻复活相提并论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曲解或混淆了死喻复活与死喻仿拟的本质差异。文章从认知语义学视角对这两类语言现象做了对比分析,指出死喻需要在保留其固有形式和语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语境激活才能再度成为活隐喻。死喻仿拟是以死喻为本体,通过改变其固有形式和语义结构而拟创的死喻仿体,因此不能将这种死喻变体视为死喻复活。  相似文献   

3.
海子被描述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他的死成为蕴含丰富的现代性隐喻。通过对海子诗歌中"村庄"意象的解读,可以发现"诗人之死"其实被过度诠释。海子的"村庄"是完整的,更是分裂的,而无论作为叙述主体还是抒情对象,海子只是一个匆匆的村庄过客。  相似文献   

4.
科学研究具有审美性质,乃因为,它是一种对真理的热爱,对研究主体充满神秘的诱惑,有着宗教般的魅力;它是一种创造力的绵延,源于主体某种神秘生命力量之冲动,超越了世俗之目的与手段,具有"可好玩"与"不可用"之意蕴;它是一种诗性的生活,朴实无华,简单纯洁,聚集了憧憬、勇气、陶醉与幸福等生活要素。目前的问题是,科学研究之审美性质被遮蔽,即真理之用遮蔽真理之爱,技术理性遮蔽创造之绵延,绩效管理遮蔽诗性之生活。其应对策略是,以真理之爱代替真理之用,以审美理性代替技术理性,以厚生惟和代替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史蒂文斯对秩序的追求是学界的热议话题,但他对混沌的求索却鲜有研究。史蒂文斯赞同勃拉克与毕加索的美学观,强调艺术诞生于混沌,建立在毁灭的痕迹之上。这是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僭越。他诗中体现的混沌与秩序的辩证与其“现实与想象情结”异曲同工,是一种不断毁灭又重生的诗学体验。死隐喻构成了我们的语言与观看世界的基本方式,它们曾经是鲜活的、诗性的、有洞见的,但在僵化后却又暴力地遮蔽了世界,切断了人与世界亲密的连结。诗人通过“去创造”,不断消解僵化的秩序,回到混沌,以创造活隐喻的诗性体验,增强我们对现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崛起的文化历史根源提出一种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假说:以"荒诞"为中心范畴的现代主义思潮崛起的直接根源,是对世界、历史、人生的普遍而强烈的"荒诞感"的体验;这种"荒诞感"的产生又根源于对世界、历史、人生的价值意义"虚无感"的认识。而这种"虚无感"的产生又根源于作为价值意义的最后根据的"上帝"和作为价值意义的直接载体的"人"之不可挽回的"死";"上帝之死"的根源又在于以希腊文明为源头的理性精神的蒙难和以希伯来文明为源头的信仰精神的坍塌。"人之死"的根源则在于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的普遍失落与异化。  相似文献   

7.
以史学观照下对《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三位女性进行解读,探究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分别投射在这三位女性身上的任劳任怨、贤惠持家却又因循守旧、世俗狭隘的传统女性意识的传承的矛盾、要求独立主宰自己命运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失落中觉醒、追求自我价值认定的女性现代意识的执著与自尊,以及隐喻在其中的女性意识的现代衍进之路,从而探求"历史"之真相是在不断地衍变中求得完善。  相似文献   

8.
冻死的人也会复活?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世界上确实有不少人冻死后再复活的例子。1957冬天,吉林省某县有个在-40℃低温下整整冻了14个小时的男孩儿,当他被家人认为已死并装进木棺时,他却在棉被的暖和下活了过来,被当地人称为"冻不死的人"。1986年,法国科学家成功复活了一个在阿尔卑斯山冰层中发现的被冷冻了69年的"冰藏...  相似文献   

9.
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个对"饥饿艺术"爱得发狂的表演艺术家悲剧的一生。这位英雄式的艺术家是艺术的殉道者,他宁愿饿死也要捍卫人的尊严和艺术家追求艺术极境的权利。他似乎在隐喻着艺术家们在现代社会的命运。这篇小说一方面展现出一个荒诞、无情的异化世界,另一方面,饥饿艺术家本身也俨然是作家自身的写照。  相似文献   

10.
"真实"的教育死了,当然教育的死亡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灭亡。走向虚无主义、痞氓之性、文化荒漠、规范正义与符号自由之途的教育注定只能一死,或许,"真实"教育的埋葬之地又会是"真实"教育的重生之地。  相似文献   

11.
王蒙在新时期之初的意识流小说属于“伤痕文学”,但他的意识流小说与“伤痕文学”的主流存在一定的距离,没有一般性地展示苦难和表达忠诚,而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世俗化理解。王蒙的意识流小说的这一精神意向在90年代的“人文精神论争”中得到了体现,他所肯定的世俗化潮流具有对一元化意识形态的消解意义,但却忽视了世俗化可能具有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在于树立了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并改变了它的方向,由他而始欧美现代艺术家把注意力从对艺术作品物质性的制作转向了对作者精神诉求的表达.杜尚认为上乘的艺术即艺术家真实的生活.用生活中随手而得的各类现成品表达自己的艺术诉求是最富于自己个性特色的艺术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何飞 《教育文化论坛》2014,6(4):130-134
傩堂戏是一种民俗戏剧。剧目《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并称为傩堂戏中的“三女戏”,是戏剧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剧目。傩堂“三女戏”是人们世俗生活的一种倾诉,或是描述世俗生活的情景,或是诉说世俗生活中的苦难,或是展示世俗生活的风俗习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内容贴近,再现了广大人民世俗生活境遇、婚姻家庭及社会思想观念等,对在困苦境遇之下的民众心理和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中国本土文化,西方人道主义文艺理论资源,大和民族的世俗文化和社会改良理想,是周作人文艺思想的主要学理来源。正是在此基础上,周作人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主义人本主义文艺思想体系,提出了在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的文学”理论,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走出“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二元抉择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苏轼评价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历来认为是对孟浩然诗歌创作不足的批评。其实,苏轼的这一评价,是在高度肯定前提下而指出其不足。因为“韵高”是苏轼论诗的一个很高艺术境界。关于孟氏“才短”,向来解说纷纭,但多与苏轼的本意不符。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苏轼所谓“才”,主要指作家内在道德素养和诗歌创作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以“学养”为核心的诗学批评概念,持此以衡量孟浩然的生活与诗作,是有所欠缺的。因此,苏轼对盂浩然的评价,是深刻而客观的。  相似文献   

16.
都市、边塞、山水、田园。王维的诗歌题材无所不备。从前期都市、边塞题材到后期的山水、田园题材的探索,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具有超越文学艺术之上的哲学意蕴。题材有着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是以“理想”作为其原始根基,诗人用艺术的方式追求诗意的人生。同时,从都市到山水的最终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向人之自然天性的复归。诗歌多元的题材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永恒性使之在当时获得“天下文宗”地位的同时,也使得其以山水诗垂范后世。  相似文献   

17.
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涉及中国传统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艺术史及艺术理论等,它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有重大影响,表现在: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追求高尚理想、完善人格的影响,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重视生命美与自然美的影响,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追求"意境"审美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之一的于坚,其诗学理论中渗透着很浓的存在主义血液。而存在主义与瑞典雕塑大师贾科梅蒂之间也牵绊着难解的情缘。于坚与贾科梅蒂机缘巧合地通过存在主义牵线搭桥,进行着跨时代、跨地域的心灵交会:贾科梅蒂求"慢"的哲学、不停歇地艺术追求为于坚所推崇并影响了他的艺术观;两人在对存在的追问中、对生与死的思考中交流对话;又不约而同地走在归家的途中、返乡的路上。  相似文献   

19.
范迪安先生在《图像生态变迁中的中国艺术》中将当代艺术创作的图像资源形象地称之为"图像生态",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无法回避对图像资源的利用问题,大众视觉图像资源的泛滥,提醒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应加强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试验与探索,超越"图像"品质,不应放弃"绘画性"的追求,依靠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造型、色彩等来展现绘画艺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当今,在中国各地都分布着性质各异的艺术家聚集地,中国艺术区迅速发展是当代艺术模式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艺术与市场互动中的主要派生物。然而,仔细审视发现潜在危机——艺术家抛弃自身固有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就放弃了艺术语言本身,更多地投入到以集体运作的“大一统”之中,风格的缺失和面目的重复成为当代艺术最大的弊端。文章就艺术区的形成与发展,艺术区在市场运作、经营、利用上对艺术家创作、艺术品价值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所带来的利弊,作出分析,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