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为了解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和身体机能状况,监测了湖北省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间的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我省女举运动员的生化指标随运动训练负荷和训练强度呈现不同的变化,冬训监控机能评定的结果是女举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处在较好状态,机体抗疲劳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子皮艇奥运集训队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子皮艇集训队的24名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素质测试法、统计法和评价法,制定了女子皮艇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指标评价体系,旨在为我国女子皮艇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提供实用的监控模式。  相似文献   

3.
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体重及判别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4-2005年国家举重集训队(北京)的67名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跟队观察和测试的研究方法,对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多项指标进行监测,力求对举重运动员理想体重的概念、判别依据和判定程序等问题有更好的认识.主要研究结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超标体重百分比为女子2%~6%,男子3%~7%;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体脂百分比为女子12%~18%,男子5%~14%;判断一名举重运动员的体重是否理想,还应注意观察其训练与身体机能状况;举重运动员理想体重的判别依据包括理想的体重变化范围、理想的体脂百分比、良好的训练情况和身体机能状态的正常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参加福建省大运会的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为期1月的训练期间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定他们在训练期间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效果,科学地监控训练.结果显示:在训练过程中4名运动员的晨起心率、血乳酸、血尿素、尿蛋白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在训练第1周都大幅度的升高,经过适当调整训练计划后运动员在之后的3周中的生理生化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顺利完成训练任务.从而表明该阶段训练计划安排较合理,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备战2004年奥运会集训的3名国家队女子链球运动员进行了生化指标检测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张×、顾×两人总体训练负荷偏大,身体机能恢复较好,身体机能未达到最佳状态;刘×的机能状态不理想。她们在奥运会所取得的成绩与评定结果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探索我国优秀速滑长距离运动员的评价的生化指标和方法,为运动训练科学化提供理论基础支撑.以黑龙江省速滑队中最优秀的16名长距离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训练实践与生化监测的方法对夏训期间他们的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三项指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训练监控具有较好的实效性、科学性,体现了夏训期间训练效果和运动员机体对训练的反应,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机能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讨女子举重运动员初潮年龄、月经失调情况等特点,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月经周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运动员初潮年龄在正常范围内;运动员月经失调发病率较高。结论:举重运动训练对月经周期有一定影响,运动训练要根据月经周期安排。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女子举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着重通过影响血液循环效率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入手,采用先进的HP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技术对23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心率、血压、每搏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能、心脏形态结构等心血管机能参数及心电变化进行了密切监控,确保了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以良好的心血管机能状态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明显区别于耐力项目运动员,主要表现在:心率偏高,心率储备不高;心电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耐力项目,心律失常类型主要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均为常见的运动性心律失常,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心脏壁厚度和心腔大小均为正常水平,无心脏肥大形成.对运动员伤病的追踪调查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伤病主要为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及左肩峰下滑囊炎,伤病部位主要为在腰和肩部.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部、臀部及膝关节的发病率较以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邓琳琳2012年奥运会备战工作的总结,对国家女子体操队训练计划和机能状态监控进行梳理,为后续体操项目的训练做好理论基础[1]。以国家优秀运动员邓琳琳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备战2012年奥运会期间的大负荷训练期前、中、后的训练计划结合血液指标进行监控,总结在备战奥运会期间训练强度与训练负荷的周期特点[2]。结果显示:赛前每周的训练负荷大、中、小穿插安排,技术动作采用间歇训练法,遵从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加之生化指标的监控便于运动员适应训练,也有助于机体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调查、测试等方法,对国家女子举重队28名运动员竞技实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筛选出对竞技实力有显著影响的基础指标和专项指标,构建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竞技实力评定指标体系及标准,从而为运动员竞技实力评价提供参考,对推动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目的是寻找和探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和运动员训练效果、成绩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生化指标。文章对中北大学特招的16名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程训练跟踪和生化指标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运动员机能指标较好时,成绩相对较好。得出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内容对改善运动员机能状况,有助于创造良好运动成绩的结论。同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说主要影响其运动水平的生化指标是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理评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87名国家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尿液异常率的变化与运动训练的周期安排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两项指标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山东省女子举重队6个级别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SYSMAXF-820自动血球计数仪,MD-1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秤,皮褶厚度计,软尺对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制定出合理的控(降)体重及训练控制方法。探索举重运动员控(降)体重及训练控制方法的一般规律,为其它重竞技项目控(降)体重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监测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1名优秀女子3 000 m障碍运动员低氧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指标的变化,试图为女子3 000 m障碍运动员低氧训练期间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女运动员的月经功能障碍与运动的关系研究颇多,但对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月经情况国内尚未见报导。笔者对214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月经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举重训练对女子月经功能的影响。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全国的214名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13~24岁,其中11~13岁的占  相似文献   

16.
北狮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生化指标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鲁东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龙狮比赛”的9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从生化角度对训练期间的某些生物学指标进行监测,阐述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反应敏感的指标,并对大负荷训练后机能状态水平进行评价、监控,以期为今后我国舞狮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机能状态的监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监测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中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8名男散手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时点连续采血进行测试,观察运动员赛前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血乳酸是反映散手运动员运动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血色素是评价运动员机能状态及贫血的生理指标;血尿素和肌酸激酶是监控运动员运动负荷的生化指标;血清睾酮是反映运动员的运动疲劳和选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参加1989年5月太原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124名运动员进行了比赛前后盆腔血流图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从事女子举重训练不会对盆腔器官机能造成不良影响,女子举重运动员具有闭气发力,腹压急剧增高,盆腔血流相对减少的项目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资格赛的14名国家激流集训队划艇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17项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影响优秀激流运动员运动素质的主要因子,选出8项身体训练的监测指标,并制定了评定标准和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竞技举重是典型的以力量为主导技能项目,绝对力量和速度力量是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之一。随着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运动记录一次次被打破,与之伴随的是运动员生理极限的不断地被冲击,训练负荷不断地增大。因而,通过相关生化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客观准确地评价举重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对科学进行大运动量训练,预防运动性伤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