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里莎修女说:“爱,直至成伤。”麦兜的故事里充满了慈悲、同情。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缺陷,即使小朋友的童稚世界也有失望、忧虑甚至死,但是猪猪告诉我们“那不是缺陷,是你不在梦中”(William Bulter Yeats)。有人提出“在香港生存的十个理由”,其中一个是香港有成人童话——麦兜的故事。我也有“爱猪的十个理由”,其中一个是这个世界有两只叫麦兜麦唛的粉红小猪。  相似文献   

2.
饶黎 《视听界》2010,(1):70-71
问世20年来,麦兜系列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漫画——动画片——动画商业形象——动画衍生产品。麦兜作为独特的形象不可复制,但其产业的路径和渠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这是爱》是麦兜系列图书面世四年后的归来之作,该书于2009年5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延续一贯童趣温情的风格,图文形式更加生动多元,无论是小小说,无论是诗,无论是久违的四格漫画,甚至是看图记单词,主角麦兜带来的全是关于“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李栋 《传媒》2023,(22):9-11
<正>“传承百年荣光,立足中国大地;面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面向未来,谱写中国动画下一个百年的辉煌传奇。”7月20日至24日,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行。本届动画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西城区委区政府承办,中国动画学会、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协办。动画周以“动画+在一起更精彩”为主题,旨在“打造三个中心、构筑三大平台”,即打造中国原创动画、中国动画领军人才、中国动画科技创新三个中心,构筑中国影视动画政策发布、中国原创动画成果权威发布、中国动画业界交流三个平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2004年以来上海媒体“麦兜”相关报道的文本分析,阐述了香港系列动画电影主人公“麦兜”在上海报道中呈现的上海特质——“小市民”的“烟火气”与“以不自觉方式反抗工业化”的“知识分子气”.本文认为,这是上海媒体对香港在本土、殖民、民族文化张力下出现身份认同危机的共鸣.以镜像论为基础,本文认为:上海媒体之所以强化这种“香港镜像”,是因为同样面临“封闭”的瓦解,希望通过“指认”香港描摹“上海想象”,以构成对“他者”——“乡土中国”的本能对抗.根据未上映的麦兜新电影相关报道,本文进一步探讨:在“麦兜”呈现出弱化地方共同体意识趋向的情况下,“上海想象”是否还能形成与民族主义主流意识不同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在国内公映,迅速红遍大江南北,首映周末全国票房超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一只看似蠢笨的粉色小猪为何能赢得众多影迷的心?<麦兜响当当>让我们看到又一个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神话的诞生,这对仍旧在摸索中前行的中国动画产业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事.  相似文献   

7.
闫晗 《传媒》2023,(9):90-93
动画电影的空间话语是极具魅力的文化看点。本研究以爱德华·索亚的空间理论为基础,发现中国动画空间话语经历了从“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的建构历程。当前,中国动画或表现为奇观化的“第一空间”,或表现为空心化的“第二空间”,呈现出空间与“两张皮”的尴尬境地。研究认为实现中国动画的国际化传播,还需建立动画电影的“第三空间”,引入作为镜像的“他者”,通过互文性建构或抵抗性建构,让本土空间与“他者”空间在故事中展开碰撞、引发思考,最终达到包容他者文化、传播自身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陌生化”是使事物奇特化的艺术手法。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不断给予受众持续的新鲜感,延长或改变他们对人物和情节的自动感知,在细细地咀嚼和品味中,形成渐进的审美效应。将“陌生化”艺术手法运用到以神话为题材的国产电视动画中,把握住动画叙事中的奇特程度与理解范畴,便会与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理念同频共振。本文通过“陌生化叙事”与“讲好中国故事”两个角度对我国神话题材电视动画的叙事策略进行探寻,以便为形成以抒写家国情怀、讴歌精神力量、提升审美价值为方向的神话题材叙事的新业态和叙事新亮点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使神话叙事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2009年春节期间卜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创下了近亿元同产动面电影票房的奇迹;8月由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正在向亿元票房冲刺;"十年磨一剑"的动画巨制<马兰花>也吸引了不少观众.  相似文献   

10.
罗德嵩 《大观周刊》2011,(19):152-152
语言环境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英语听说情境之沃土。本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动画故事为切入点,文章首先对英语听力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然后对选择英语动画故事作为提升英语听力水平途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罗列了部分经典的英语动画故事以作引玉之砖,供广大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1.全球化、跨媒体营销 《哈利·波特》与《指环王》系列借助电影声势,引起全球热销。《哈利·波特》更成为《时代》杂志封面。从纽约到东京,从悉尼到香港,《哈利·波特》与《指环王》销售成为全球新闻,香港也不例外。 在华文出版市场,港台两大绘本系列:几米的城市绘本和香港土产的麦兜·麦啃系列,都推出了电影(《麦兜故事》还获得国际奖项,而以几米绘本故事也推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1月9日,由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托马斯和朋友》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托马斯和朋友”是一个缘起于英国的经典品牌,已有62年历史,其产品涵盖动画、图书、玩具、文具、衣物、家具、儿童乐园等。动画片已经被翻译成45种语言在全球150个国家播放,图书累计销量超过2亿册。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于2009年引进出版《托马斯和朋友》图书系列,并将独家拥有“托马斯”系列的全部出版权,记者了解到该系列首批动画故事书《托马斯和朋友动画故事乐园》于今年1月正式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3.
色彩是动画最感性的视觉语言,它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烘托剧情氛围,传递动画艺术的精神气质。由于传统动画色彩研究承袭的是100年前减色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在影像媒介由“原子”转向“比特”的今天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动画影像的色彩情感研究,应吸收计算机图形学的颜色理论,从“色彩设计学”中获取营养,结合色彩情感的发生逻辑以窥探数字时代动画色彩的心理认知。同时,借鉴“计算思维”中“可计算”“折衷”“回推”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点分离等工作原理,研发数字色彩设计的新方法,以此廓清数字色彩与传统经典色彩在理论及方法上的异同,赋予长期被学界忽略的复色以明确的设计理论指向;帮助传统动画影像的色彩设计融入新媒介并完成数字化转型,促使动画色彩的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在数字化环境下实现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4.
自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诞生开始,国产动画片对于传统文化题材的尝试就没有停止过。近几年,美日动画片屡屡改编中国古典故事,背后表达的却是本国精神;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往往采取另类的“大话”“恶搞”形式,或者更多的还是在扮演一个循循善诱的说教者角色。而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结果让这种国内外对比变得更加尴尬。  相似文献   

15.
丁亮 《传媒》2023,(22):19-20
<正>2023年7月21日上午,笔者参加了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年度主题学术交流活动,并以《中国动画的守正与创新》为题作了报告。笔者认为,中国动画既需“守正”,即坚持民族特色;又需“创新”,即在动画技术、艺术、内容、商业、国际化传播等维度进行革新。  相似文献   

16.
这篇论文的视角较为新颖,将中国的动画产业放置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将经济学中的全球价值链理论运用到对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分析中,从而清晰地展示出中国动画产业在整个全球动画价值链中的准确定位,进而指出:中国动画必须实现一种产业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7.
陈吉德  刘天豪 《编辑之友》2023,(11):107-112
受“漫符”工业制作模式、培养和利用受众需求、亚文化特征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日本当代动画形成了独有的一致化、重复化的类型化制播形态。随着动画作品数量的高速增长,类型裂变存在动态的“海夫力克极限”。在此情况下,日本动画创作者通过内发、外发两种途径寻求突围,完成了类型化框架内的多维裂变。日本动画产业界的相关做法对中国动画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媛媛 《传媒》2016,(9):78-80
近两年来,国产动画出现了《大圣归来》《小门神》等风格鲜明的原创作品,不过这些动画在对民族特色的追求方面仍存在种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画风中渐失中国韵味,故事内容缺少中国元素,文化表达能力方面缺乏现代视角等方面。本文通过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中国动画应坚持走民族特色的动漫之路、建立有效的民族原创动漫激励机制,并在动画专业教育中增加民族文化比重。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动画工程的思考钟抒1995年,江泽民、李鹏同志分别致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就发展中国自己的动画片和动画读物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对中国动画事业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制定的“中国儿童动画出版5155工程”的...  相似文献   

20.
周广 《出版广角》2019,(22):47-49
“圣地巡礼”是由日本动画粉丝自发形成的动漫亚文化,目前“圣地巡礼”已发展为由地域、动画制作方、粉丝共同开展的活动。随着我国优秀国产动画作品的涌现,动画旅游热潮在国内兴起。日本的“圣地巡礼”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提高动画内容创作水平,完善产业链合作模式,拓宽动画旅游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