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曼努尔·康德与马克思·舍勒都提到了“偏好”问题,但二者对于偏好问题的理论差异很大。康德的“偏好”指自然欲望,舍勒的“偏好”指“善的趋向”。舍勒设定的“偏好”概念具有向善和自明的特点。“自明”特点使得偏好无须论证,构成了舍勒理论的基础。从“偏好”概念的差异出发,康德强调意志的自由,而舍勒则提出了情感的先天和绝对性。这两种理论体系都致力于寻求道德的绝对化,但是各有不足。康德实践理性理论的不足是忽视了个体的特点,舍勒的情感秩序体系的缺陷在于缺乏一种形式化的先天制约。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主要倡行者的舒新城,其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具有浓郁的传统教育的色彩.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表明,舒新城奠基于对传统教育的爱和对新式教育的恨的情感体验,给予了传统教育以肯定的价值,导致了他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的传统教育取向.舍勒的情感现象学启示我们,对教育家情感的关注,也许将使我们的思想研究更加完整、丰满和厚重.  相似文献   

3.
从古希腊的爱智之学到基督教的爱之回返运动,直至现代的仁爱观念,爱的思想经历着历史嬗变。作为独具原创性的思想家,舍勒以情感现象学为方法,以天主教道德传统为根基,提出了爱的本体论学说。他试图通过人心价值偏爱结构的变迁,对伦理意识的当代转变做出判断,并以此为根基,力图重建欧洲的精神统一。挖掘舍勒"爱感优先"思想的合理内核,重理其对现实的说"否",会对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些许理论借鉴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4.
爱、同情与学校德育:基于舍勒的价值现象学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影响着人们实存的心态与样式.舍勒的理论研究视角从经验的财富世界转向先天的情感--价值世界.舍勒关注生活共同体中的爱与同情,其研究成果为重新理解学校德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开辟了新的视域.尤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中,要关注孩子在共同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精神”这一理念在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舍勒一改传统的将“精神”等同于“理性”的狭隘观点,拓展了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赋予精神独特的规定和属性,将精神升华为人的本质并指出了精神与生命冲动的不可分割性,构建了人的完整形象。  相似文献   

6.
怨恨原本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情感。马克斯·舍勒认为,怨恨有一系列的心理结构,同时也与人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制度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从怨恨出发,分析了现代西方社会人们伦理价值观念变迁和形成的根源。舍勒认为,现代的德性观也是通过怨恨来形成的。舍勒的怨恨理论在启示我们思考今天的道德问题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知道最先制出氧气的是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但他们两人的头脑被“燃素说”束缚了,因而没能真正认识氧气。而拉瓦锡排除了燃素说的干扰,得出了正确结论,因而氧气的发现权属于拉瓦锡而不属于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这样,真理便从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的鼻尖下溜走了。  相似文献   

8.
羞愧感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伦理学和心理学对羞愧感有过一些研究 ,但教育学对它的研究较少。教育学关注羞愧感的操作意义 ,它不是将研究停留在结论上 ,而是要尽力把研究结果应用到促进人的品德的发展中去。在心理学上 ,羞愧感常被认为是消极情感 ,“精神健康专家传统上一直认为它们阻碍了精神健康”,1“是极其严重的病态心理”。2弗洛伊德由于把人的利比多冲动看做为人的本质和真实 ,所以他把“审查”和抑制这些冲动的羞愧感当成了人生成长中的消极情感。羞愧感在他那里只是人隐藏真我的自我欺骗的形式。相反 ,马克斯·舍勒 (Max Scheler)并不同意弗洛伊德把人的本…  相似文献   

9.
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实施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一个“爱”字,即爱学生。其实,“爱”与“被爱”不是一个人偶然体验或“陶醉”的一种快乐,而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匡其敏 《课外阅读》2011,(6):268-268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克说:“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加以培养的结果”。这句话道出语文教学的真谛。如果教育不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的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 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只有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联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颓败线的颤动》蕴含了丰富的怨恨情感。文中的母亲以出卖肉体的屈辱养活了子女,却被子女怨恨鄙视。子女的怨恨导致母亲内心的痛苦、愤怒与怨恨,使母亲最终进行绝望的复仇。论文运用马克斯·舍勒的怨恨理论,详细解读文中子女对母亲的怨恨和母亲对子女的怨恨这两种情感,从而深入揭示鲁迅爱与复仇的生命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12.
情感,这里主要是指班主任关爱学生的情感。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爱学生的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尊严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班主任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有真正的爱,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家要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所谓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是不但要…  相似文献   

13.
“情”,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这里讲的“情”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投入,对学生的爱、尊重等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学生在学习情感总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感感染下逐渐萌发,进而进发出对教师的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4.
舍勒对移情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他的<共感现象学>一书中.在那里,舍勒区分了几种相似的共感现象,借助于对这些共感现象的区分与厘定,特别是通过对"一体感"、"同情"等现象的考察,舍勒展开了对移情论的批评.舍勒对移情论的批评不仅是针对利普斯(Theodor Lipps),也指向胡塞尔(Edmund Husserl).虽然舍勒仍然坚持本质还原的现象学方法,但与胡塞尔认为认识现象是现象学的基础不同,舍勒认为情感现象才是现象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舍勒从以现象学为方法论抓手的知识论说明切入,展开其人学总体性建构“从两极到中介”的哲学化道路.是其人学理论布展的匠心独运之处。舍勒以批判康德伦理学和尼采道德相对主义为出发点,系统论证了价值、情感、人格及其关系在其实质价值伦理学中的结构性统一,客观上为探索建立一种积极的理想人格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舍勒通过其《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与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对基督教伦理道德中形成的怨恨主题展开针锋相对的对话,某种意义上是他从尼采那里看到了现象学的雏形。通过文本上的详细分析与阐释,梳理出就怨恨或爱的西方基督教道德教化论之争的生命现象学进路是如何在尼采与舍勒这里展现的。得出三点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是舍勒与尼采都是从基督教道德教化"宗教感"的意向性上来谈论爱/怨恨的;二是舍勒通过复原被尼采拆解了的基督教道德教化而展现出其从尼采那里学到的现象学解释学之道;三是舍勒在尼采之后将生命哲学推进到生命行动现象学的面向。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我国道德教育哲学研究中,一定会出现一个伟大的名字。他的思想将成为我们反思道德教育哲学乃至道德教育现代性的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他就是马克斯·舍勒。马克斯·舍勒(1874-1928)是现代德国哲学的杰出代表,价值情感现象学的重要创始者,德语思想界最深刻的思想家之一。价值情感现象学不仅是舍勒整个现象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推进现象学哲学的重要领域。他的价值情感现象学对于我们反思近现代哲学包括教育哲学有极为重要的参照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舍勒的价值情感现象学将是现代教育哲学包括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的极为重要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情感体验是丰富的.本文就从情感体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爱,扩展开来。浅析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如何运用孩子们的爱、由人的爱扩展到对大自然的爱、对动物的爱。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欣赏。在两个“标准”下,情感体验作为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围绕情感体验开展美术欣赏课.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斯·舍勒在他的许多研究领域中都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将其哲学思想呈现在人们面前.提及现象学,了解最多的应该是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在他掀起的这场哲学意识领域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在现象学直观的意义上澄清概念、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原则的解决,它“保留了对事实本身和对关于事实的研究的最后发言权”.因而舍勒认为只有借助现象学的方法才能深刻而且明晰地阐述出羞感这一伦理问题.在舍勒的情感现象学研究中,羞感现象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是羞感界定了人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在《论害羞与羞感》的引言中他就表明了自己这一见解“人在世界生物的宏伟的梯形建构中的独特地位和位置,即他在上帝与动物之间的位置,如此鲜明和直接地表现在羞感之中.”[1]  相似文献   

20.
爱的教育     
爱是人性的基石,道德的根基,是一个人的修身之本、立业之基,是“人之为人”的起点。爱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感。爱心是这种情感的载体。心中有爱的人仁和宽厚,充满同情,乐善好施,扶贫帮困,见义勇为,他们爱自己、爱他人、爱身边的一切,爱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懂得爱的人,才可能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爱。爱是人类共同共通的情感,是推动社会进步、世界和谐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因。《论语》中多处讲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