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是一部具有独创价值的史学著作。在该书中 ,作者充分肯定了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 ,认为历史上的成败兴衰皆由人事所定 ,反映了修昔底德的人本史观 ,开启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影响直达19世纪兰克学派  相似文献   

2.
修昔底德在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展示了他的雅典情结,即以雅典作为其精神生活的焦点。荣格的情结理论为其雅典情结提供了理论依据,修昔底德的雅典情结表现为:对雅典民主政体颂扬和批判的双重感情。  相似文献   

3.
陈军 《文教资料》2010,(10):118-119
随着古希腊历史学和哲学思想的大发展。尤其受其城邦内部矛盾斗争日益加剧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古希腊人的人本主义史观开始逐渐显现。雅典人修昔底德便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并以其传世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成为人本主义史学的奠基人。本文即从修昔底德对待古传神话、英雄传说、传统宗教和超自然因素与对待神谕态度的问题等方面,论证其求真求实、理性客观的人本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路与教学构想】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在谈到史学的特征时强调说:“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10年9月版)。修昔底德也说:“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版)生命哲学的创...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关系史上,修昔底德陷阱几乎是无法破解的魔咒,多数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都未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近年来,中国综合实力快速增长,中国崛起给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带来巨大冲击。于是,如何走出中关关系的修昔底德陷阱,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中关两国关系发展中面临的修昔底德陷阱,即认识分歧、利益冲突、战略互信缺失等,从当今时代环境、中关两国互相依存及合作成效等方面探究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并从经贸合作、对话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建构中关新型大国关系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6.
即《雅典斯巴达战争史》.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著.共八卷.记述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一前404)的起因和经过;止于公元前411年(中断). 修昔底德是这次战争的目击者,书中试图探求某些历史事件的真相.取材丰富,叙事条贯,为继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  相似文献   

7.
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在希腊—罗马时代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到了古代晚期,由于拜占庭帝国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修昔底德的作品并没有湮没不闻,而是继续成为文化精英所阅读与仿效的典范。拜占庭的仿古史家是修昔底德“不朽遗产”的直接继承者,他们既延续了修昔底德以所在时代政治军事为主题的历史写作传统,又在固定词句、典型事件、人物形象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上对修昔底德的文本加以模仿。在编年史家、教会史家当中也出现了重视记载军政事务、借鉴修昔底德文本的情况。史家们对修昔底德的继承与借鉴说明,古代晚期的史学体裁既各自演化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关联与交汇。  相似文献   

8.
段艳 《文教资料》2009,(33):99-101
休谟是英国启蒙时期著名史学家,其历史著作有《英国史》、《宗教的自然史》;文章有《论历史学习》、《论古代国家的人口稠密》等。休谟史学思想的渊源包括早期教育的熏陶、古典史学传统的浸染.大陆理性主义的影响、本土经验主义的泽被.以及18世纪“史学群落”的濡染。修昔底德、培尔、伏尔泰诸多史家为其提供了实践法则;西塞罗、培根、牛顿等人为其提供了方法论。休谟在独立思考中融冶诸家于一心,构建起自己的史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史学史上,真正的历史著作是从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开始的,因为在他们以前,至多不过有史诗、神话和纪事散文存在于世,而这些作品的内容、结构与我们今日概念中的“历史”相差甚远,不能把它们归入真正的历史作品,按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的说法,它们只能称为“神权历史学”和“准历史学”。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才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即描叙、研究人类活动的世界。修昔底德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该说,在史学思想和方法方面,修昔底德比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大大地推进了一步。现代西方史学家布瑞认为,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对历史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在不知道他们作品成文日期的情况下比  相似文献   

10.
希腊古典史学是从原始的神人合一状态分离开始的,但这种分离并不彻底,希腊历史著作深受神话观念的影响.修昔底德的作品中也反应了神话观念的这种影响.但是,修昔底德作品中所体现的唯物主义、客观主义以及求实精神,都浸透着人本主义思想,使之成就了神话迷雾中的人本主义曙光.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是为数不多的有着历史撰述传统的古代文明地区。希罗多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叫做ιστορια,而修昔底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则称为συγγραφω。两者本来是有所不同的,可是近代以来,学者却用history一个英文词来翻译这两个希腊词,结果,造成这两种撰史方法的差异日渐模糊。按希罗多德的ιστορια方法,在撰写史书时,是先叙事,后析因,即先把他的ιστορια成果,也就是波斯战争的事实展示出来,然后再把战争的原因分析清楚。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才是切合自然的考察方法,符合知识生成的法则。而修昔底德的συγγραφω方法则集选题、叙事、述因、致用于一体。特别是συγγραφω采用先述因后叙事的写作方法,与希罗多德的ιστορια有着明显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只评论了希罗多德的《波斯战争》,而没有介绍修昔底德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重新探析修昔底德συγγραφω的撰史特点,对于理解古代希腊史学的多元性,重新梳理希腊史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记述修昔底德生平的著作修昔底德同希罗多德一样给他人作史,却没有为自己立传,因而他的生平鲜为人知。除从他本人的著作中所能找到的材料外,我们知道得很少,和他同时代的作家几  相似文献   

13.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威胁到现存大国的利益,现存大国会遏制新兴大国,而新兴大国势必要冲出这种遏制,在这个过程中,战争在所难免。中国作为世界上的新兴大国,正在崛起之中,而美国是现存的大国,人们习惯性地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逻辑“修昔底德陷阱”直接套用到中美关系之中。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中,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修昔底德历来被看成是客观历史学的楷模。本文提出,尽管修昔底德力求其历史书写的真实性,并且开创了一套严谨的方法,但限于条件,他不可能像自己标榜的那样做到客观真实,其历史书写是以理性的方式建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十分重要的战争。修昔底德对这场战争的记录与分析使之同时吸引了历史学者与国际关系学人的关注。前者多试图摆脱"修昔底德命题"对思想的束缚,通过对更多战前历史细节的梳理和掌握得出有异于修昔底德的结论;后者则多认可修昔底德的论断,并试图以不同的视角对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作进一步发散与升华。之所以出现如此学科上的差异,究其实,是因为历史学者们更多地是将伯罗奔尼撒战争当作一个孤立的事件,把战争的爆发当作某次蝴蝶效应带来的偶然结果;而国际关系学人则是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当作某种现象产生时近乎必然出现的后果。双方在不同方向上的努力,对于我们理解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是时代的记录,史学是时代的标志之一.在每个时代的成熟阶段,或者是在时代的转折阶段,都会产生代表这个时代的史学.在中国,《春秋》、《史记》、《资治通鉴》、《国史大纲》、《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上册)、《中国思想通史》等,是不同时代因时而生的历史著作.在外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产生过一批代表性的历史著作.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罗马李维的《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塔西佗的《编年史》;十七世纪启蒙时期伏尔泰的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史学史上,真正的历史著作是从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开始的,因为在他们以前,至多不过有史诗、神话和纪事散文存在于世,而这些作品的内容、结构与我们今日概念中的“历史”相差甚远,不能把它们归入真正的历史作品,按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的说法,它们只能称为“神权历史学”和“准历史学”。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才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即描叙、研究人类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反映了他的战争观。在书中他提出了战争的哲学基础。指出争夺霸权是战争的原因;他阐述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认为经济资源是进行战争的基本条件和后盾。他还领悟到政治斗争引发战争的逻辑过程,认识到战争能扭曲人性等。  相似文献   

19.
1.《老子》2.《孙子兵法》3.《大藏经》4.《论语》 老聃著 孙武著(印度)释迦牟尼著5.《论自然》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著6.《历史》 (古希腊)柏拉图著7.《伯罗奔尼撒战争史》8.《理想国》9.《工具论》10.《史记》11.《罗马史》12.《圣经》13.《古兰经》14.《资治通鉴》15.《神学大全》 (古希腊)修昔底德著 (古希腊)柏拉图著(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司马迁著 (古罗马)阿庇安著穆罕默德著 司马光著 (意大利)托马斯·阿奎那著16.《马可·波罗游记》 (意大利)马可·波罗著17.《罗马法》18.《君主论》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著19.《乌托邦》 (英国)莫尔…  相似文献   

20.
演说辞是用来作为口头表述的语言,但它往往带有很浓厚的书面语特点。本文将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演说辞的语言特征,运用伯克的同一理论对《奥巴马上海演讲》开篇辞的语句进行修辞分析,从而领会演说者的话语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