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 ,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叶老的话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语文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正体现了叶老的这一语文教育思想 ,每一单元都设计了一定量的课内自读课文和参考阅读课文 ,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目前语文教坛上对这类课文理解 ,出现了两种倾向 :一种是把它当作讲读课 ,由教师“精雕细刻” ;一种是让学生自由阅读 ,不组织、不引导、不检查效果。根据自读课的教学功能和特征 ,自读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 :“定向·导读·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由此出发,我们认为,相对而言,讲读课教学更强调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自读课教学更强调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主体实践;学生的主体实践,应当是课内自读课教学的灵魂。这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相适应,也已为  相似文献   

3.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课内自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怎样教自读课?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已经作了明确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可见,自读课文既是单元篇目结构的有机部分,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然而,我们有部分语文教师却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教学实践,常以学生基础差为由,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  相似文献   

5.
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依据教学要求将课文分成两大类,即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自读课的教学是为了检验讲读课教学效果、考查学生能力而设计安排的,自读课教学完成得好,从某种角度说,教学任务就基本完成了。为此,自读课的教学不容忽视,而教师的适度指导在自读课中显得更为重要。 一、自读前的适度指导 自读前的适度指导是进行自读课教学的一个切入点。这一环节抓住了,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思路清、目标明。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教读课减少了,自读课相应地增加了.这样既可以压缩教读课的课时,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己阅读的机会.达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目的.这是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改革.那么自读课应怎样处理呢?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得其反.如它当做讲读课教,教师会觉得课文太多,课时不够,作业量太大,精力实在承受不了,学生既不能认真地消化讲读课所学的知识,也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成为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如果认为自读课考试命题不涉及,就不在自读课上“浪费”精力,或者简略地概括介绍草草了之,或者干脆交给学生自行读读,不再过问.以上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久而久之,学生学语文的能力不但不能提高,还养成被动的,不认真学习的不良习惯.遇到客观性的试题,靠平时的死背硬记,还能免强凑效,碰上简答、思考、作文等主观性试题,就不知所措.那么究竟如何处理自读课教材?下面根据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谈谈处理自读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读课文的教学是从教师讲读到学生独立阅读之间的“桥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自学能力。如果说讲读课为教学生走路,自读课让学生独立走路,那么,课内自读课便起到了“挽”、“扶”的作用。叶圣陶说:“给指点给评说,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多下功夫。”叶老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学好课内自读课文的启发很大,我们只有在  相似文献   

8.
吴剑辉 《考试周刊》2013,(85):31-3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读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教版教材中自读课占到语文教学的40%左右.自读课和讲读课是相辅相成的,在讲读课文时,学生学到了一些具体的听说读写技能,通过在自读课文使用这些技能知识内化.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读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基地,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常以自读课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以学生基础差没有自学能力等理由把自读课变为讲读课,或者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着眼于自读课文的有效开展,探究自读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阅读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种。教学这三类课文,要求自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阅读训练的小系统,体现从教者教会学生读到学生“自能读之”的过程。课内自读课是这根“阅读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从教读到学生独立自读的桥梁。在教法方面,讲课要教以规律、授以方法。课内自读课则是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课,它是半独立的阅读课,需要教者进行定向控制,并给予指导、点拨,从而让学生在运用讲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读的能力。这样,他们才可能高效率地独立地阅读课外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材修订后,每册增加课文10篇,而学期教学总时数却没有增加。课文由讲读课和自读课组成单元,如第一册,40篇课文,讲读课21篇,自读课19篇,还有汉语知识,作文训练、听说训练等。语文教师普遍感到教学任务重,课时紧。讲读课属精讲,自读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呢?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课文增加篇目,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篇目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是“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所以我以为,既不能因教材量增加而随意简化教学内容,置自读课于不顾,又不能人为地加重教学负担,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下面,试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教授讲读课,一般一篇文章用两课时,难度较大的如《社戏》可安排三课时,浅显易学的如《想和做》则用一课时。备课时,抓住课文的重点和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分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高中只分讲读和自读)三种类型,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由“教”到“不需要教”的过渡趋势,组成了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三部曲,因此认识三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是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正确使用这套教材,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些教师对三类课文处理不够恰当,特别对自读课文处理不当,有的教师用一个课时对一篇自读课文从结构、内容到写作特色作空洞乏味的讲解,实际上把自读课变成“简讲课”,并没有体现出自读;有的教师对课内自读课文,只在课堂上三言两语提些要求,就放任学生自己阅读,这是纯粹“自读”;有的教师对课外自读课文放任自流。第一种作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编排两至三篇自读课文。这种编制自渎课文,正是素质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体现,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相得益彰。学生自读的过程就是把在讲读课中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的过程,自读课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从而促使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使讲读课的教学向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那种只注重讲读课的教学观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讲读课文之后都安排有一节自读课文。对待自读课文,有的教师将其当作讲读课文对待,精讲细读;有的将其当成一道作业,说一句“把这一课的课后题做一遍”即告结束。那  相似文献   

14.
现行语文教材以单元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每个单元一般安排五篇课文,分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包括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在中学教学中,对这两类课文的处理并不一致。有的教师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一样上法,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自读课文;有的教师以升学考试为指挥棒,只教讲读课文(基本篇目),自读课形同虚设;有的教师仍像过去一样进行单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述做法都违背了单元教学系统、整体、迁移的要求,离开了教材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重视“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平罗县教研室金富贵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之前都增设了“预习提示”(讲读课)或“自读提示”(自读课),它可以帮助学生预习、阅读、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要充分利用它,把重点放在教...  相似文献   

16.
1988年秋季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使用以来,自读课文的教学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重视并研究、实践的课题。自读课文的教学,目前明显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生怕不落实,篇篇都当作讲读课来教;一是认为反正不考,干脆撒手不管。无疑,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两种倾向都来源于对自读课文的地位、自读课的教学功能、自读课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这就清楚地说明,对课内自读课文既不能由老师包干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首先,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联系本单元讲读课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学课内自读课之前,要让学生回忆旧课——讲读课,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自读课内自读课文,要区分课文在体裁、内容、写法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要忆起前课,那么在自读新课之时就会触类旁通了。比如阅读《难老泉》一文,则可联系《雨中登泰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王祥 《天津教育》2006,(7):46-47
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通过讲读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自读课上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去印证和实践讲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去。可以说,自读课是“教”与“不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现行语文教材,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占到50%以上。目前,在这两种类型课文的教学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将课内自读课文留课时让学生自读;课外自读课文不留课时让学生自读。二是将这两种类型课文同讲读课等同起来,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讲读课。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自读课要上出“自读”的特点来,必须是在教师指导、检查之下的自读。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无疑就是我们指导学生自读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