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30°、45°、6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各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很容易求出来,运用发散思维,把上述三种三角形的边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含15°角的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之间的数量,就能顺利求出15°角的三角函数值.一、借助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方法一如图1,Rt△ABC中,∠C=90°,∠ABC=30°,AC=1,延长CB到D,使BD=AB=2,则∠D=∠BAD=15°,BC  相似文献   

2.
经过研究,笔者现已得到: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平分线长与对边的比为2∶3,那么这个锐角为60°.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且BD∶AC=2∶3,求证:∠ABC=60°.证明:设∠DBC=θ,BD=2a,由BD∶AC=2∶3,知AC=3a.在Rt△DBC中,∠C=90°,所以CD=2asinθ,BC=2acosθ,所以AD=(3-2sinθ)a.过点D作DE⊥AB于点E.  相似文献   

3.
顶角为20°的等腰三角形与顶角为100°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系列类似的性质.本文予以介绍..1·1 在△ABC 中,∠A=20°,AB=BC=b,BC=a.求证:a~2 b~3=3ab~2.(1984年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杭州市初中数学竞赛)证明:如图1,作∠CBD=∠A=20°,点 D 在 AC  相似文献   

4.
求75°的三角函数值是在高中《代数》应用两角和差公式求值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构图的方法来求75°的三角函数值,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求法,为了节省篇幅,每种解法求一种或两种三角函数值. 解法1:如图1所示,△ABC中,∠C=90°,∠BDC=30°.∠A=15°,则∠ABC=75°,设BC=1,则AD=DB=2,DC=3~(1/2),AC=2 3~(1/2),故tg75°=2 3~(1/2).  相似文献   

5.
成果集锦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充要条件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五中 王 航  定理 在△ABC中,CD平分∠C ,则∠C =90°的充要条件是1AD2 1BD2 =2CD2 .①证明:如图,作BE∥AC ,AF∥BC ,分别交CD的延长线于点E、F ,则有CDDE =ADDB =DFCD .若∠C =90°,则∠CBE =∠CAF =∠C =90°,∠BCE =∠ACF =45°,BC =BE ;AC =AF ,于是由DF =ADDB·CD知2AC2 =AC2 AF2 =CF2 =(CD ADDB·CD) 2 ,类似得 2BC2 =(CD DBAD·CD) 2 .以上两式相加,注意到AC2 BC2 =AB2 ,AD DB =AB ,即得2AB2 =CD2 ·AB2 ( 1AD2 1BD2 ) ,即…  相似文献   

6.
1.设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斜边AB上任意一点,PE垂直AC于点E,PF垂直BC于点F,PG垂直EF于点G,延长GP并在其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得PD=PC,试证BC⊥BD,且BC=BD。 分析: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图形如图1。欲证BC⊥BD且BC=BD,只需证△PCB≌△PDB,这是因为△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ABC=45°,而此时∠DBP=45°.这样∠DBC=45° 45°=90°故BC⊥BD.而BC=BD是显然的。以下给出证明。  相似文献   

7.
命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BAC=20°,AB=AC,P在AC上,且AP=BC,求证:∠CBP=70°.  相似文献   

8.
正在解直角三角形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及勾股定理便可求出30°,45°,60°的四个锐角三角函数值。受此启发,我们可用多种方法来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推导出sin15°的值。方法一:如图1,作Rt△ABC,使∠A=30°,作角平分线AD,过点D作DE⊥AB于点E,则DE=DC。  相似文献   

9.
例1如图1,在Rt△ABC中,∠A=90°,AB=6,AC=8,点D是BC的中点,DE⊥BC交边AC于点E,点P在射线AB上运动,点Q在AC上运动,且∠PDQ=90°.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1.在Rt△ABC中,∠C=90°,如果AB=2,BC=1,那么sinB的值是().A.12B.#23C.#33D.#32.已知∠A是锐角,且sinA=#32,那么∠A等于().A.30°B.45°C.60°D.75°3.在Rt△ABC中,∠C=90°,tanA=43,BC=8,则AC等于().A.6B.323C.10D.124.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8,则第三边的长为(  相似文献   

11.
491.在△ABC中,∠BAC=30°,∠ABC=70°,M为形内一点,∠MAB=∠MCA=20°,求∠MBA的度数。 解:如图1,在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EAC=10°,过B作AC的垂线分别交AE、AM于D、F,连DM、DC、CF,  相似文献   

12.
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有别于其他的数学定义,需要借助于直角三角形,且与图形的大小无关.在中考中,锐角三角函数涉及各种各样的计算,现举例说明.一、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值例1(2014年温州卷)如图1,在△ABC中,∠C=90°,AC=2,BC=1,则tanA的值是.解:在△ABC中,∠C=90°,AC=2,BC=1,  相似文献   

13.
【知识归纳】互余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sinA=cos(90°-A)cosA=sin(90°-A)tanA=cot(90°-A)cotA=tan(90°-A)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平方关系sinA2 cosA2=1倒数关系tanA=1cotA相除关系tanA=sinAcosA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边的关系角的关系边与角的关系a2 b2=c2∠A ∠B=90°四种三角函数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sinA递增cosA递减tanA递增cotA递减【例题分析】例1.如图,△ABC中,∠C=90°,D在BC上,BD=4,AD=BC,cos∠ADC=35,求:(1)DC的长;(2)sinB的值.解:(1)Rt△ADC中,∵cos∠ADC=35,∴设DC=3k,AD=5k.∵BC=AD,∴BC==5k,∴BD=2k…  相似文献   

14.
求三角函数值问题是中考的常考内容,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本文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定义法 已知直角三角形任意两边时可用定义法求三角函数值. 例1 在△ABC中,/C=90°,AB =2√2,AC=√6,求cosB的值. 分析:要求cosB的值,需要已知 ∠B的邻边和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的邻边BC的长.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Rt△ABC中,直角边BC的长是直角边AC长的两倍。则cosA=____。 2.在△ABC中,∠C=90°,斜边为15,∠A的正弦值3/5。则∠A的对边长为____。 3.求值:sin60°·cos30°-tg45°=____。 4.若a是锐角,sinα=cos50°,则α=____。  相似文献   

16.
第34届IMO一题的复数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设D是锐角△ABC内部一点,使∠ADB=∠ACB 90°、且AC·BD=AD·BC。计算比值(AB·CD)/(AC·BD)。  相似文献   

17.
张清华 《数学教学》2014,(10):24-26
题目(2013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7题)设△ABC,P_0是边AB上一定点,满足P_0B=1/4AB,对于边AB上任一点P,恒有PB·PC≥P_0B·P_0C,则……………………………()(A)∠ABC=90°;(B)∠BAC=90°;(C)AB=AC;(D)AC=BC.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问题1526:△ABC中,∠C=90°,BC=a,AC=b,AB=c.D、E、F分别是AB、AC、BC上的点.若△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EDF=90°,求△DEF面积的最小值.《数学通报》2005年第1期给出了该问题的解答,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推广,得到以下定理△ABC中,∠C=θ,BC=a,AC=b,AB=c.D是线段AB上的点,E、F分别是直线AC、BC上的点.若△DEF满足条件:DE∶DF=k(k为正常数),∠EDF=180°-θ,则△DEF面积的最小值是k8abcR(a kb)2sinθ(其中R是△ABC外接圆的半径).(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设∠FDB=α,则∠DFB=180°-(α B).由于…  相似文献   

19.
一、割补法 例1 (2013年·山西中考题)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 =60°,AB =2,扇形BEF的半径为2,圆心角为60°,则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是() A.2π/3-√3/2 B.2π/3-√3 C.π-√3/2 D.π-√3 解:连接BD 因为:在菱形ABCD中,∠A =60° 所以:∠ABC=120° 所以:∠DBC =60° 则:BC=BD =2 因为:扇形BEF的圆心角为60° 所以:∠EBD=∠CBF 所以:(DE)=(CF)  相似文献   

20.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几何问题在各类考试(竞赛和中考)中屡见不鲜,解决这类问题时,若能通过巧添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常可使问题化难为易.例1如图,在△ABC中,∠BAC的平分线交BC于D,AC=AB BD,∠C=30°,则∠ABC的度数是(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A.45°B.60°C.75°D.90°解:延长AB到E,使AE=AC,连接DE,∵∠1=∠2,AD=AD,∴△AED≌△ACD(SAS).∴∠E=∠C=30°.又AE=AB BE,AC=AB BD,∴BE=BD.从而∠3=∠E.∴∠ABC=2∠E=60°.故选:B.反思:若在AC上截取AF=AB,同学们考虑怎样证明?例2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D为∠A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