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电视是一门声画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视听艺术,画面信息量的大小构图是否完美、准确,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一个优秀的电视记者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按动摄像机开关,记录下眼前景象的“记录员”,更不是一个“按图索骥,被动听命于编导摆布的“操作员”。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电视摄像记者在娴熟地掌握电视摄像设备技术性操作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应努力培养具备强烈的“‘画’不惊人誓不休”的创作理念和追求。而这些有赖于如下意识的培养和积淀。一、吃苦意识电视摄录设备自身的构造决定了电视记者就“劳动强度”而言,先天就要…  相似文献   

2.
电视画面是构成任何一种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它绝不是电视节目的简单构成,它具有自身的生命力和灵性。一个电视节目,由一定数量的画面组成,而每一个画面都是一个具有独立的形式感的个体,它们具有自身  相似文献   

3.
胡斌 《新闻前哨》2005,(2):81-81
电视画面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形象、声音、氛围、环境、表情、动作等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的信息场。电视画面兼负多种信息渠道,具有很大的单位时空信息容量。从视觉感知的心理特征上看,电视画面是人的视觉的延伸,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多视角的形象画面,不仅让观众看到新闻事件本身,由于视觉的联想作用,而且可以看到画面以外的“隐信息”。电视画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再现潜能。这是电视媒体的强项或长处。  相似文献   

4.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性鲜明的电视节目形态。在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中,如何处理好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历来是个重要的问题。一部好的电视作品势必要动用电视的多种表达方式,形成一个完美的综合视听休。 一、在电视这个视听综合艺术里,声音和画面同是重要的表现手段。 对于一般电视节目,人们习惯上将各种构成因素归结为两大类语言: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包括画面的色彩、构图、影调、光效以及字幕信息等;声音语言包括同期声。解说、音效、音乐等可听手段。电视语言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杜娟 《新闻窗》2015,(3):38-39
一个好的电视画面需要编辑工作者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进行全面的编制,组成一幅具有欣赏力、美感较强的电视镜头。电视节目在编辑完成后,观众通过对每一个镜头的观赏看到整个故事的发展情节,使得每一位观众在欣赏时获得各种美感的电视节目资源,同时也感受到隐藏在电视节目画面里面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情感信息。因此,电视节目画面在后期制作编辑时必须要保持节目画面具有一定的逻辑贯穿性和完整画面性,  相似文献   

6.
文风.是媒体语言文字所体现出的作风和风格。从媒体属性看,电视是声画合一的艺术.相对于平面媒体主要以文字和图片构成新闻作品.画面是除语言和文字外构成电视媒体文风的重要组成因素。因而本文认为。电视节目的文风.主要是指通过电视节目内容选题、画面语言、语境语态所体现出的作风和风格.它是电视媒体属性的综合体现。电视节目改进文风。与报纸、网络等媒体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一门声画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视听艺术。画面信息量的大小构图是否完美、准确,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一个优秀的电视接着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按动摄像机开关,记录下眼前景象的“记录员”,更不是一个按图索骥,被动听命于编导摆布的“操作员”。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是电视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各大电视台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关键。电视画面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元素,是摄像机电视成像成果的展现,在构成电视节目语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着力强调画面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对提高新闻报道的收视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捷 《新闻传播》2009,(10):73-73
电视摄像人员的拍摄质量和水平高低关系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评价。电视摄像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遵循电视节目在空间、时间和对象的三位一体拍摄原则。处理好摄像创作意识行为特征与想象力对电视画面的影响以及瞬间抓拍能力.有效的驾驭白平衡与光圈的控制.能正确进行画面构图处理、内容选择、画面语言组织和画面技巧运用.追求电视节目拍摄技术技巧和画面的质量.在电视拍摄中充分运用内聚焦式镜头的变焦.从而达到机械上做到合适的校正误差.  相似文献   

10.
电视造型语言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电视画面,电视画面构成了电视节目,电视画面是对有关电视摄像效果的一种体现。相应的拍摄人员进行拍摄的时候,必须重视画面构图,因为电视画面构图会直接关系到相应电视屏幕效果的高低,还会同观众的视觉反应和信息的思维接收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笔者从几个方面探析如果在拍摄中取得良好的构图效果的技巧,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约定俗成的叫法。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利用文字来对新闻进行阐述和叙说,从而达到影响观众的目的,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让声音和画面有机协调的催化剂,电视解说词的好坏,可以直接关系到一档电视节目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一部好的电视作品,我们通常会说“故事很感人”,或者说“画面特别美”。其实,所有的故事都是由大块的情节构成的,而情节又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画面也是一帧一帧的细节组合而成的。所以说,用好细节,可以增强电视专题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可以说同为用声音来塑造的艺术,电视还多了一个表现形式——画面,可是,广播节目却比电视节目更擅长“传情”,当然,在此讨论的是专题类节目,而非新闻类节目。  相似文献   

14.
谈谈电视荧屏的字幕□范靖国画面和声音,是电视传播的两大媒介。电视荧屏的字幕,为什么能在电视传播中具有重要功能?这首先要从电视画面的功能与特性说起。(一)作为电视节目基本构成单位的画面,具有“多义性”的特征。也就是说,电视中单个画面的涵义,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5.
受众认同与否,尤为重要。可谓是受众思想、心理、意识领域前的一道“门闸”:获得了受众的认同,电视节目才能跨过受众的“心理门坎”,获得进入受众心理、意识的“准入证”,才能顺利通过受众的思想、心理的中介而产生影响。因此,电视传播中的受众认同,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声屏世界》2011,(10):39-40
对于一个电视摄像师来说.所谓的“第三只眼”就是电视摄像师的编导意识。编导意识就是在电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制作人员用电视技术讲述事件的意识。编导意识不仅仅是编导的职责,它同时存在于撰稿人、摄像师、后期编辑人员的心中。摄像师的编导意识是用摄像机为电视作品提供有效的画面.完成电视作品的二度创作。当一个摄像师建立起编导意识后,  相似文献   

17.
樊怡 《新闻界》2005,(2):100-100,57
电视与人类家庭已经成为亲密的伙伴,在家庭里电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摆设物件,更是一个娱乐工具。有时候,我们打开电视而不看,这时电视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和环境。电视节目内容也是人们交往中的部分谈资。今天,电视文化蓬勃发展,其影响力更是锐不可挡。  相似文献   

18.
电视是用画面及其伴音传播信息的,画面和声音构成电视广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画面是无声的形象语言,解说是有声的诠释语言。没有画面就无须解说,没有解说,画面就是难以解读的“天书”,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由于电视宣传比其报纸、广播具有直观、形象的强大优势.因而在电视编采人员中产生了“画面万能”轻视解说写作的倾向.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回归电视新闻的本色—让画面“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画面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一个视听结合的场信息结构,电视新闻的表意通过其完成。电视记者要想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价值,就必须寻找那些具有语言化、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去感染观众。对重大的纪念活动和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就是将电视画面语言化发挥到了极致,它能使观众看到千里之外的现场,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可感性和可视性。 然而在我们的一些日常电视新闻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注意电视画面语言化的现象。如解说词是什么,画面就出什么,美其名曰“声画统一”;一些电视编辑只看稿件,不注…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与音响不是“语言”,但在棠些时候又胜似“语言”,它是常常被人忽视的语言。而电视记者、编辑们总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画面的拍摄和编辑上,常常忽视声音的表现力。其实,电视节目完全可以在声和画的综合表现上更完美更感人,这主要有赖于重视电视语言声画的有机、协调、巧妙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