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被不断传播,自web1.0时代后,新媒体传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中的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以互联网平台为依靠,以丰富的内容为支撑的独特娱乐消遣方式,成为是这些传播媒介中的突出代表.在玩家与游戏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网络游戏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它既孕育了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文化形态,也包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于网络游戏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传播现状,并找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应用中的问题,以期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中更好传播与传承尽一份绵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挪用作为文化交流与冲突中的常见现象,一直是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挪用是一个颇具消极意义的概念,通常被用来指代自身文化环境中的主流文化在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前被其他文化挪用的过程与现象。长期以来,文化挪用作为批判性术语带有解构主义色彩,其积极意义长期被忽视,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该概念在制造文化冲突中同时也在化解文化冲突,并成为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文化挪用能为本民族文化革新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日本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内在文化中轴与外在输入文化基础上的复合型文化。其内在文化中轴是产生于绳纹时期的绳纹文化。围绕着绳纹文化中的无我和集体两个基本特征,日本文化在大战略缔造上体现出自卑情结、耻感文化、无罪传统和等级观念等鲜明特性。在其独特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日本的大战略缔造经常性地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偏执,并影响着其最终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菲 《新闻爱好者》2010,(8):137-138
设计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载体,也是一种传达时代信息的文化形态。它与人类文化永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同步发展的。设计艺术原理包括哲学原理、美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语言学原理及文化学原理等五个部分。本文从文化学角度就设计艺术原理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做了简要论述与审视。  相似文献   

5.
孙悦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54-255
古人云:职之所在,责有攸归.作为一名编辑,担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知识的责任.编辑是当代文化大生产中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与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编辑只有具备文化意识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文化责任,才能推动编辑出版事业的健康、合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论点击     
胡迅 《军事记者》2002,(3):64-64
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一、抓信息,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参考作用;二、抓建议,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参谋作用;三、抓“靶子”,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参与作用。(据《新闻战线》2002.1)当前报业发展关注的十大关系一、报业与产业的关系;二、事业与企业的关系;三、相关产业与非相关产业的关系;四、媒体经营与经营媒体的关系;五、业内融资与业外融资的关系;六、后道放开与前道收紧的关系;七、传媒的同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八、上市媒体与特殊地位的关系;九、经营创新与创新经营的关系;十、引进人…  相似文献   

7.
英雄崇拜是各民族都有的普遍现象,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各民族的英雄崇拜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两位英雄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中英雄崇拜的差异:一、中国文化中的英雄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规范,重道德;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崇尚战争,重力量。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具有集团性的特点;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的特点。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重心在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则重个人利益。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重伦理道德、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集团利益,心灵上是戴着枷锁的。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重力量、重个体、重荣誉,重私利,是人性觉醒的英雄。  相似文献   

8.
婚俗习惯是伴随着婚姻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全体共同创造的一笔精神财富,与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黔北仡佬族婚俗文化的形成进行研究,确定黔北仡佬族婚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针对韩流文献在解读韩流现象时对“亚洲”一词的高依赖度,来解读“亚洲”在韩流跨文化传播现象中的意义与使用。借用Appadurai的文化想象概念,提出韩流中的“亚洲”是一种主观建构的地缘文化想象,用以处理不同文明对撞时的困惑与矛盾,更是韩流引起区域内共鸣,得以跨文化流行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0.
蒙古民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使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古老的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丰富多采,风格独特,是绚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1.
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基于话语权视角,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与构建图书馆话语权的关联,并以乡贤文化为例,分析了乡贤文化对促进阅读推广的作用与意义,以期提升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初唐时期诗歌文学肇兴,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耀眼夺目,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诗歌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对初唐时期诗歌中的体育活动进行考释,发现初唐时期以军事训练、竞渡、拔河、射猎等为主的体育活动在社会各基层普遍开展,为体育与诗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基于体育诗歌文化的创新发展,初唐诗人、文学家对于体育题材的诗歌创作尤为热衷,诗歌中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情感流露,是社会现象的反衬,是一种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13.
方延明 《新闻界》2007,22(4):3-6
新闻文化与数学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一致性。本文在数学思维的视野下,概要分析了新闻文化中的诸多数学观念,特别是从模型意义,审美结构与内容,尤其是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以及求极值、重证明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新闻文化借鉴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档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被人们认识得越来越全面、完整,就必然与人类情感生活最丰富的领域———文化联系起来了。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确立了其在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而,探讨档案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档案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档案界面临的新课题。一、从档案文化价值确定档案与先进文化的关系。档案的文化价值是由档案的内外两方面特征的文化属性决定的。首先,从外部特征上考察,…  相似文献   

15.
金倩 《大观周刊》2011,(33):17-18
《京华烟云》是一部借助英语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巨著。在小说中,作者将中国京剧腔调中老北京式的“大碗茶”、“四合院”搬到了西方的各个角落,并为其融入了西方钢琴曲中的“咖啡厅”与“哥特式建筑”,以此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历史传统、社会风俗、哲学甚至是人性。所以,在写作时,作者对于中国文化做了翻译所必须的转换,而在将其重新译为汉语时对这些转换要做相应的还原。本文通过张振玉的汉译本并结合白靖宇的《文化与翻译》对《京华烟云》中“文化还原”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组织文化理论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本文在解读组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了表述,针对目前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组织文化建设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刘敏 《档案天地》2012,(7):44-45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其必然趋势,企业的一切活动时刻与文化相伴,经济竞争正在渐渐变为更加隐蔽的文化建设竞争。企业档案是文化事业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企业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企业文化存储的主要形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档案是一定文化形态的产物,依靠这一文化产物从事的全部活动和产品的总和就是档案文化。档案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又是当前文化丛林中的一株新枝。档案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工程中的一个子项,承担着独特的重要使命。档案具有文化属性,档案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历史,既是文化资源,又是文化载体。其原始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为延续文明,为提供文化引领,为塑造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它记载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蕴藏着无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财富。认真研究档案与文化国力的关系 ,对于进一步提高文化国力 ,提高档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增强档案工作的责任感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档案与文化具有一致性 ,档案是文化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文化国力 ,就是综合国力中的文化力 ,它与综合国力系统中的经济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对而言 ,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果 ,蕴含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与休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是群众文化事业,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化设施,其收藏的全部文献记载着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构成了一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而休闲文化同样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大众的一种精神与物质需求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反映,以促进个人闲暇时间与社会精神财富相结合,引导人们把休闲方式同日常生活、教育和文化需求联系起来,达到增长知识、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