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是要转变以规模增长、扩大教育机会为主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确立和实施以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为了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课题组以河南为例,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职业教育对经济的直接作用,包括教育产出(劳动力或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和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职业教育领先各级教育发展;河南省教育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职业教育的作用遥遥领先;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还是资本推动型的增长,就业人员的贡献率在4%左右,而职业教育支出的贡献达到了8%左右。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夯实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力;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劳动简化法对青海省教育投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青海省1982—1990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8%,1990—2000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17%,2000—2004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64%,因此,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技能型人力资本对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测算表明,1995-2014年间,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物质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为51.5%,对GDP的贡献率为11%。其中,高职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中职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完善并优化技能型人力资本的积累路径、层次结构、投资结构和技术结构,是今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白继忠 《甘肃教育》2012,(16):11-13
我国是世界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世界教育大国。职业教育在所有教育类型中,是促进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和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要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快速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发展晚、投入少、基础差,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仍存在着基础培养能力不足、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分析1981-2009年期间科技进步对温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从"六五"到"十五"期间科技进步贡献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虽然2006-2009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回升至30.53%,但距离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60%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温州市政府必须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引导作用,抓紧落实和评估已出台的各项科技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实现向科技创新驱动型的现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沉重的人口负担曾长期地极大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人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重大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全国数十家跨领域的国家、地方重要研究机构和高校共同合作,全国数百名顶尖专家、学者半年多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开始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进程。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创造、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的历史重任。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应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方式。但是,职业教育领域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996-2009年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年均拉动GDP增长0.46个百分点,对GDP年均增长的贡献率为4.11%;研究生教育或者说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忽略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将会导致高估物质资本而低估人力资本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弱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6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国已经从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今天的任务是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11.
自“发展”一词出现在人类文明的词典后,发展便注定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本文把发展观演变与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揉和起来,围绕发展观的三次演变,在发展观演变与发展经济学二者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分别是:传统发展观和结构主义学派;协调发展观和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观、自由发展观与发展经济学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和谐发展是高校成人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生存发展的现实要求,高校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不断提高知识服务效率,其实现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开发,因此必须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人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为了提升人在教育信息化中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纷纷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标准并积极地推动实施,旨在通过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来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中人力资源开发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中教师、学生、管理者三类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方式和内容三个维度,选取国际相关经验和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复杂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战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central task of this paper is to bring into focus a conception of spiritual development which is not, in essence, religious, and which, therefore, can express the meaning of personal and communal identity within the established climate of the age. Such a conception must accept cultural diversity, reflect democratic humanism and seek to promote life-chances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in a world of high stress and rapid change.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任何的课程改革如果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在其中的意义和价值,都会归于失败。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现实性问题。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使教师真正获得专业上的发展,以促使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表现的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和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现有经济形式下,通过建立统一国内市场、调整优化落后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变政府职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