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书局隶属于江苏的鸿国集田。鸿国集团是以南京鸿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实业型多元化产业集团,其下属的鸿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南京市首家上市的非公企业,也是江苏省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其旗下的“千百度”女鞋在全国鞋业市场上占据着前三甲的地位。2003年,鸿国集团斥资打遣国内最大的非公有书城——南京书城,正式涉足图书行业。此后,鸿国集团与新华书店总店强强联手,先后在徐州、常州、扬州、连云港等地开设连锁书城,目前1000平米以上的连锁书城已近20家。成功登陆上海滩8月12日,是一个周末,繁华的大上海人群熙嚷,热闹非凡。晚上18:00,大众书局位于上海的三家门店正式开业。在华灯初上的时候,很多人都来到了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光顾过的思考乐书店,不为别的,就为了想亲眼看一看,大众书局改造后的思考乐书店会是怎么样的一个风景。开业当天,主题为“席席书香情,大众迎黎明——大众书局缘定上海滩”的活动勾起了市民的购买热情。只要是原思考乐的会员,购物就赠送精美书套一个。18:00—23:00,单笔购书若满60元赠15元书券,单笔购书若满98元赠送价值23元的竹席枕一个;23:00—0:00,单笔购书若60元赠送15元书券,单笔购书若满98元赠30元书券加储物箱一个。从19点起至13日活动结束,店内每小时抽奖一次,抽出前一小时消费的三位客人的幸运号码,现场发奖,奖品为价值400元的鸿国手拎箱一个。在如此优惠的活动的诱惑下,收银台前排满了人。  相似文献   

2.
江苏鸿国世文图书文化有限公司隶属鸿国集团,是以南京鸿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实业型多元化文化产业集团,下设六大产业方向。鸿国集团积极投身文化产业建设,创立了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涉足图书选题策划、图书发行、书城书店连锁等相关领域,以传承文化,繁荣书业为己任,旨在打造一支最大最强的文化航母。2003年10月,鸿国集团与南京文苑图书有限公司、南京世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江苏鸿国世文图书文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图书发行、物流配送业务,致力于开发一套完善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业务模式,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平台之上为上游出版…  相似文献   

3.
2月24日,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这标志着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整体改制上市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日上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在合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2008年第一次股东大会,集团公司各股东——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鸿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三板首家成功转主板的公司 粤传媒(证券代码002181),乃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广州大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重组原NET系统挂牌上市企业清远建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通过重组其原有业务,剥离不良资产,在2000年10月注入印刷业务相关资产、大洋连锁95%的股权以及<广州日报>招聘广告10年的独家代理权和部分现金等优质资产,成为粤传媒第一大股东,使其从一家以经营建材业务为主的企业转变为以经营广告代理及制作、印刷、书刊零售为主业的报业服务性企业.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11月24日,上海最大的国有图书发行集团--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以下简称上海新华)成功转让49%的股份,上海绿地集团以3.48亿元在包括香港TOM集团和上海宏普实业在内的3家企业中竞标成功,名列第一大股东.股份转让后,上海新华顺利完成第二步战略改制,从国有多元集团变为混合所有制文化企业.这是全国新华书店系统首家产权改革成功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曾春光 《青年记者》2010,(19):18-19
三板首家成功转主板的公司 粤传媒(证券代码002181),乃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广州大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重组原NET系统挂牌上市企业清远建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通过重组其原有业务,剥离不良资产,在2000年10月注入印刷业务相关资产、大洋连锁95%的股权以及〈广州日报〉招聘广告10年的独家代理权和部分现金等优质资产,成为粤传媒第一大股东,使其从一家以经营建材业务为主的企业转变为以经营广告代理及制作、印刷、书刊零售为主业的报业服务性企业.  相似文献   

7.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京青年报>在记录和见证新中国成长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四次机遇,今天的<北京青年报>已由当初的4开4版小报、两间木板房,发展成为拥有十报五刊两网、六家下属企业、总资产超过24亿元的现代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8.
罗梅 《出版广角》2011,(12):19-21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轩")是国内首家在港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上市3年来,他们在坚持出版发行传统的主营业务基础上,不断拓展提升其产业模式和核心  相似文献   

9.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  相似文献   

10.
邸荣芬 《出版参考》2009,(23):14-15
孔令旗任主编的逐浪网,是著名的互联网文学网站。逐浪网最初由两位文学爱好者注册并做出了名堂,2006年,被拥有大众书局的鸿国集团收购。前不久,逐浪网被鸿国集团以不菲的价格卖给了空中网。国内文学网站并购热潮并未消退,未来几年收购案例肯定还会持续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山雨欲来的报业"危机论","拐点论","调整论"中,中国报业忽然找到了一把金钥匙--上市!一时之间,"上市"、"资本运作"成了报业集团老总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并且被列为报业发展规划之头等大事.据悉,目前排队等待主管部门批准其上市申请的国内新闻出版企业已经有10多家.更有甚者,西部某省一再要求辖区内媒体上市,原因是该省的文化产业中目前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可是,在这一波"上市热"中,需要冷静地问这样一些问题:报业为什么要上市?中国的报业集团是否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上市之后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7,(23):34-34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间接上市11月16日,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粤传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首家正式拿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文、并在境内主板上市的传媒公司,也是首家从三板成功转到主板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13.
正鸿生火柴厂创建于1920年,是苏州地方建立较早且具规模的民族工业企业之一,创始人是爱国民族工商业实业家刘鸿生。他深感中国人总是受外国人的气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工业,决心为国为民做点事,创办中国的工业企业,而鸿生火柴厂的创办正是他迈出的第一步。他由一个洋买办转向一位实业家。他与杜家坤等人以12万元起步,在苏州择地建厂,将"提倡实业,以仿造洋货为推广国货之先导"作为办厂宗旨。面对竞争与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00,(12)
1999年12月16日,新闻出版署正式行文批复,同意四川日报社组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这是我国西部目前由省级党报组建的首家报业集团。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是以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为核心,以办报为主要特征,以报业及报业延伸的实业为主体,兼营其他实业的现代传媒集团。集团的建立有利于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有利于调动新闻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坚持“政治家办报”和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知音传媒集团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知音传媒集团前身是1985年1月创办的<知音>杂志社,2000年1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成立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经中宣部同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组建"湖北知音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6.
文心 《出版参考》2008,(10):8-10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多家出版发行集团都公开声称打算采用各种方式上市,还有许多出版集团在默默运作,暗中发力,为能早日上市做准备。另一方面各种对出版集团上市的议论风生水起。有人认为出版集团并不缺钱没必要上市;有人认为出版产业利润增长乏力,是微利企业,上市后无法回报股民;有人认为出版业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文化而不是一味地赚钱,有人认为出版集团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上市;有人认为并不一定做大做强才能赢利,小而强照样能赢利;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市场主体,改变当前出版集团政企不分的现状;还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是好吃难消化,出版集团融来的资金只能用于主业发展,而且财务必须透明,这对出版集团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到底哪种说法更有道理?出版集团该不该上市,出版集团上市需要做哪些准备,出版集团上市后该干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请教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底,国内首家实现内容生产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传媒类企业——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登陆A股市场(简称“出版传媒”,证券代码601999),2009年1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传媒上市令国内学者欢欣鼓舞,甚至有学者将之视为中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坚冰已被打破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大陆出版业改革及民营书业的崛起,让出版行业在21世纪初期变为十大行业之一,加入WTO更使国外出版业开始涉足华文最大消费市场--大陆.同样地,在政府提出了"重塑市场竞争主体"的口号下,各出版社及新华书店系统相继结合成立大型出版发行集团,同时,也有海外资本及业外资金踏进大型发行主业,其中包括江苏鸿国集团、大华传媒、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公司、重庆计算机服务公司、卓越网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出版及书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采取兼并或收购模式完成在中国经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传媒动态     
十多家传媒企业准备上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3月3日在"两会"期间透露,下属十多家企业已做好上市准备,其中江苏凤凰集团上半年最先启动上市工作,在A股、港股两地上市。  相似文献   

20.
一、出版企业上市问题 1.上市既是一个改革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所谓改革即上市是一种体制改革,其实就是所有制改革.所谓发展则表现为两点,一是因为上市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资本影响市场规模,是文化产业四大要素之一.①而出版业是否有改制上市的资本冲动尚有待调研.二是因为通过上市可由地区性单一出版发行集团向全国性出版发行传媒集团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