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683名农村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村中小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特点及其与亲子关系、同伴压力和学校活动卷入的关系。结果发现:(1)10.70%的农村中小学生报告曾有过吸烟行为,14.80%报告曾有过饮酒行为,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农村中小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差异显著,不同留守状况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吸烟行为差异显著,但饮酒行为差异不显著;(2)亲子关系可以直接预测农村中小学生的吸烟饮酒行为,同伴压力和学校活动卷入在亲子关系与中小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3)学校活动卷入对农村中小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总效应值与亲子关系差异不大,且均大于同伴压力。提醒研究者除了关注家庭和同伴这两个影响中小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常规因素外,尤其要关注学校因素对农村中小学生群体吸烟饮酒行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学生吸烟危害,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小学生吸烟的原因,提出解决该问题的防治对策与措施。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有损害身体、影响发育、降低免疫力,影响学习成绩、危害品行、加重经济负担;中小学生吸烟的原因有生理特点和心理因素、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学校因素、家庭影响;防治对策与措施有重视教育、加强正确引导、要有良好的家教、建立正确的大众引导媒体、充分发挥学校主战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至少有24%的中小学生吸烟,其中三分之一已成瘾君子。对此,北京市教育局规定:自1988年4月7日世界无烟日起,凡是吸烟的学生一律不被认为是合格的中小学生,不能评为三好学生;凡有吸烟学生的班集体,不得评为市级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4.
科学证明,吸烟对健康有害,对青少年成长尤其不利。有人认为:“吸烟是20世纪流行的瘟疫”,“吸烟等于慢性自杀”,这些话不算夸张。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宣传吸烟的危害,我国也在开展这项活动。但是在我国青少年中,吸烟现象不仅没有得到制止,相反,吸烟率还在不断上升,这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北京市对此问题极为重视,他们采取坚决措施,并进行教育,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取得了初步成效。本刊刊登北京市的经验等三篇文章,供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学生进行禁止吸烟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据卫生部发布的信息,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达3.5亿,其中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000万。青少年吸烟人数居高,吸烟的年龄趋于低龄化。在中小学生违纪的情况中,因吸烟而违纪的人数占相当比例,而且吸烟常与其他诸如酗酒、赌博、盗窃、打架斗殴等丑恶现象伴随,有滋生蔓延之势。同时,吸烟还会给中小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禁而不止为哪般柳言之尽管国家教委明文规定:中小学生不准吸烟,尽管国内外许多专家在大声疾呼: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尽管每一盒香烟上都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但在许许多多的中小学校,学生吸烟并没有被禁绝,尤其是城市的学生,反而呈上升的趋势。到底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7.
我是怎样帮助学生戒烟的河南省五二农场中学傅冠华当前,中小学生吸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中小学生吸烟不仅有损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困难,教师和学生家长更是忧心忡忡。为此,我们从创建“希望班”开始,便把“消除吸烟现象”同“排除早恋阴影...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生是不准吸烟的,可在学校中却有大量的中小学生吸烟。虽然很多学校对此都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然而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那么,班主任碰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有一天夜里,我正在值班,校长找到我说:“刚才你班有一个学生躲在厕所吸烟,你去处理一下吧。”于是我就把那个吸烟的学生叫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当时气得真想揍他一顿,可又一想,这样处理有可能导致他的逆反心理。这个学生是班干部,平时我对他也不错,于是我就决定对他采取心理战术。据我分析,中学生吸烟大概有两种心理:一种是,他们认为吸烟是成年人的象…  相似文献   

9.
张学海  左天香 《考试周刊》2012,(63):121-122
运动可以改善个体全身骨骼系统的代谢和功能,增强骨密度。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不同运动形式对中小学生骨密度的影响,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运动对中小学生骨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吸烟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吸烟引起的肺癌、呼吸道和心血管等诸多疾病现已被人们所认识。通过我对周围人群的长期观察和了解,发现部分吸烟者有嗅觉功能减退现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请教有关专家后,发现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项目。首先我们选择了512名成年男性作为调查的对象,将他们分为三组,分别为:无吸烟史的对照组、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然后采用简单嗅觉测试法,选用醋、酒精、樟脑和玫瑰香水这四种嗅素为测试物,能正确命名4种嗅素者为嗅觉正常,有1~3种不能命名者为嗅觉减退,都不能命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多媒体终端逐步进入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生活中,改变着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移动终端不仅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也包括传统的电子辞典、学习机等等。一方面,数字化手持媒体改变了中小学生单一的学习模式,扩大了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它强大的娱乐功能,有可能使中小学生过度沉溺于游戏娱乐中,从而影响或者荒废学业,甚至使身体受到损害。因此,充分认识多媒体移动终端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对于更好地发挥其在中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面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溯源方能清流──禁止学生吸烟做法的一条建议山东省高密市一中王玉兵吸烟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戒烟运动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中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吸烟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作为一个群体,学生吸烟的原因有其独特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单纯由于吸烟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所增长,厌学现象已经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尽快帮助一些学生摆脱厌学情绪,小则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则会影响教育的发展。本文从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中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探索,从而寻求解...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31日是第1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控制吸烟,减少贫困”,目前,在我国青少年中吸烟的情况很普遍,一部分女中学生竟也成了烟民,经常可以看到,放学后很多男孩和女孩边走边抽,北京市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的情况比较严重,据报道,初中生吸烟率为9.69%,小学生为5.76%,且尝试吸烟年龄提前,一项对山区某市20多所中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吸烟现象的班级480个,吸烟总人数1440人,男生占了绝大多数,女生平均每班1人,在某项对初中生的调查中,32.5%的男生和13%的女生尝试过吸烟,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0.7岁.世界卫  相似文献   

15.
我发现部分吸烟者有嗅觉功能衰退的情况,吸烟对嗅觉真的有不良影响吗?我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512例参加健康体检的成年男性的嗅觉功能进行检测发现,吸烟者中嗅觉减退和完全丧失者的比例(23.3%)明显高于不吸烟者(4.3%);且嗅觉减退的程度与吸烟者的烟龄有关,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嗅觉障碍者的比例越高。嗅觉受损可引起食欲减退,影响健康;因对气味不敏感,也易发生气体或食物中毒,增加了生存的危险性。我又将16只大白鼠分为对照组(4只)和实验组(12只),后者在半封闭容器中,每天被动吸烟8支。6周后,取实验鼠鼻腔嗅区和呼吸区黏膜做病理…  相似文献   

16.
“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备受关注。对我国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中小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泛精确匹配法(CEM)解决内生性偏误,研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减”背景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人数略有下降,中小学生参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时间和费用基本保持稳定;参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能够显著改善小学生的抑郁情绪,但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作用不显著;参加校外非学科类培训对小学生抑郁、状态焦虑和积极情绪的影响在城市与农村学生、留守与非留守学生间均存在组间异质性;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参与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存在城乡、留守与非留守的组间异质性。相关建议为:应理性看待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让中小学生的教育更多回归学校和家庭;丰富学校课后活动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加强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治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吸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我国青年中比较普遍,而且严重地影响健康。笔者于1991年9月~10月对湖北大学部分师范生进行了吸烟行为的抽样调查,籍此对大学生的吸烟行为作一初步分析,为今后开展不吸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钱对于现代社会的中小学生来说再也不陌生不神秘了。现在,在中小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超常的高消费现象,吃喝讲排场,穿衣讲高档,千奇百怪的消费方式闯入学生的生活,如“红色消费”(生日大操办、考试庆祝)、“灰色消费”(无节制地泡网聊天、打游戏机)、“黑色消费”(赌博、吸烟、喝酒、吸毒等)等现象。专家分析中小学生高消费、乱花钱、理财能力差有种种原因,但暴露出了学校理财教育的严重不足。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五个年级三种学业成绩(优、中、差)674名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测查,结合语文、数学两科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随年级的增高呈逐步上升趋势但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其中小学四年级是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非常时期;三种学业成绩间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组与组之间学业成绩差异越大,逻辑推理能力的差异性越显著;逻辑推理能力与中小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相关显著,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20.
国际     
《教育》2013,(12):15-15
马来西亚:禁止中小学生携智能手机到校 据马来西亚《每日新闻》报道,马来西亚教育部即将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以免影响教学质量。据悉,当局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是否可以携带手机上学,但大多数学校都基于保障教学质量及减少相关窃案等原因,禁止学生带手机。不过,一些学校及家长一直希望能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具有上网等功能的智能手机。由于赞成与反对者各有立场,马来西亚教育部之前对是否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也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如今的手机都具备上网等功能,让学生带着这些手机到学校,将影响他们的专注力。马来西亚教育部经过审慎评估后,允许中小学生在校内电脑室使用校方提供的器材上网,但不准他们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决定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