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很难再有人带着耳机收听追随一档广播节目。相较于中央及省级广播媒体来说,地方广播发展更加困难。然而由于广播的低成本运作和它的伴随性,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创新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地方生活广播的改革和创新这个角度探讨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
为了以更加深入、更加扎实的行动推动广播改革,山西电台在成功组织100多项大型广播活动的基础上,继续贯彻“让社会参与广播,让广播走入社会”的指导原则,把1996年定为“深入基层年”,并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今年两会,中央电台充分运用现代广播互动手段,广开受众参与的渠道和空间,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得到了上级领导、代表委员以及受众网友的广泛好评。一、两会报道互动手段丰富:吸引受众、优化广播关于“互动”,最新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笔者认为广播互动在为受众提供更加自由、更加个性化,也更加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广播的影响力。两会报道是重大的政治性报道,热点问题多,把关  相似文献   

4.
经济广播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广播因夺广播改革先声而红,也因社会变革和更加符合大众收听需求的音乐广播、交通广播和新闻广播等专业广播的崛起而中衰。经济广播是应该被长久异化——与其他专业广播嫁接,或空留经济广播的旗帜,或被革命,还是广播人肩负起新的使命,披荆斩棘开创经济广播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广播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广播现象,即在广播节目中开通热线电话,通过电话把听众与广播联系起来,让广播直面听众、请听众参与广播,从而使广播迅速、直接地发挥更加广泛、深入的作用.广播热线一诞生便受到普遍关注,并迅疾传遍全国,形成“热线”热;沉闷多年的广播如同被注入兴奋剂,充满活力,“广老三”的地位亦迅疾提高,在热线节目中要求点播、插播广告者络绎不绝.广播热线如此受宠,与广播所独具的特点分不开.广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通俗易懂、收听方便、参与简便等特点和优势——广播正是凭借自身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导入热线电话、开通广播热线,才造成了“热线效应.”  相似文献   

6.
广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在80年代中后期以电视和报刊为代表的媒体大发展对广播构成威胁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目前,广播所要面对的挑战,更加复杂、更加严酷。面对众多媒体竞争,广播如何发展?(一)当前媒体竞争态势及广播存在的不足广播,这几年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是巨大的,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有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从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到深度报道、娱乐、服务类节目的大量涌现,深受听众喜爱,使广播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但是,面对媒体的竞争,广播改革的力度仍显不足。一是广播系统的合力没有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后,广播…  相似文献   

7.
“参与”,本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在现代化管理过程中,不再把被管理者当作一个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把他们看作是自觉、能动的管理主体,也就是管理活动的参与者、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广播上的“参与”,就是让听众直接或通过书信、电话等途径间接地参与广播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过程,让听众由广播的受体变为主体。参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调动听众的积极性,创造生动活泼的群体心理气氛,深化广播改革,增强宣传效果,是十分有效的。一、听众参与广播是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公民参与程度和参与的普及性,列为社会改革和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激励着亿万群众参与的热情。他们希望传播媒介提供更多的与社会和他人交流的渠道,既调适人际关系,加强道德修养,又能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广播媒体无论是在节目内容还是在传播形式上都面临着转型。当今网络广播节目的兴起对于传统广播机构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本文举例论证,在对网络广播内容制作和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讨出传统广播媒体可行的转型发展之路,细分受众,加强互动,打造名人和品牌效应,促进立体化传播,从而使得传统广播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能够更加贴近群众,广播媒体的市场也得到更好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播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无论是自然灾害的报道,还是人为事件的报道,广播媒体直播报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播报道的质量高低和主持人的表现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在突发事件的直播过程中,我们要想获得更加清晰、具体、全面的事件信息,就需要广播主持人对自己的角色和作用有着清晰的认知。下面本文就对广播主持人在突发事件直播中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如今,"广播互动"这一概念,已从节目范围扩展为营销范围。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作为实践,它的地位和作用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广播互动"是广播电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完成宣传、服务、引导、监督等社会功能的同时,扩展自己影响力,提高美誉度的有力武器,是争夺市场份额,实现媒体生存竞争的一块上马石。"广播互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通过听众参与节目,丰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主持人节目开通了一条条热线:热线点播、商场导购、双向讨论、谈心交流,这一条条连接着主持人与听众的热线,打破了“我播你听”的传统的广播方式,激发了听众收听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广播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众多的新闻媒介的竞争中获得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王欢 《中国广播》2008,(2):57-58
受众是广播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支撑广播发展的基石。现代广播应当高度重视受众工作,并在为受众提供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寻找经营受众的方式,以期形成广播信息反馈的良性链条,使广播的市场运作更加活跃、更加成熟。本文就广播媒体如何提高受众服务水平、增强受众经营能力做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广播是让听众用耳朵飞翔的艺术",而现场直播以其快捷活泼的形式、身临其境的特殊效果更能将这"飞翔"带入更高的层次之中。无论是重大活动还是典型报道,现场直播几乎都是广播人首先考虑的传播手段。然而鉴于广播与电视在传播形式上的差异,广播的现场直播更应该强化四种意识,即:坐标意识、信息意识、真实意识、声音意识,才能把广播现场直播做的更加贴近听众,在"走、转、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地传媒的逐渐转型,广播媒体面临着更加强劲的竞争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如何拓宽生存空间?江山人民广播电台自办栏目曾经达到20多档,如今绝大部分栏目都因改版而不复存在,但小学生参与栏目《校园麦克风》却自1999年12月创办以来,历久弥新,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的欢迎与好评,迄今已播出1500多期。  相似文献   

15.
李晓娟 《视听界》2014,(5):114-116
广播《行风热线》栏目以正面宣传为主,采用的常规形式是将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请进直播间,与听众进行对话和沟通。如此单一和较为正统的节目形式,在一段时间后会让听众产生收听疲劳,栏目制作也会出现疲态。如何让栏目更加丰富和新颖,让听众的参与更加直观,让各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加贴近民众、落到实处,是《行风热线》需要思考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进入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电视的蓬勃发展,广播似乎开始步人自己的老年期;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各种传输手段不断完善与发展,印刷业不断进步,广播的颓势更加明显;而现今,电脑网络又稳步步入信息传播领域,因此有人预言:广播行将死亡。 不可否认,广播因其自身的局限,在与其它传播媒体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是,不利并不等于不能生存和发展。对于广播工作者来说,目前应该积极地寻找广播的立身之道,使广播重获青春。 我们应该作的第一步的工作就是重新认识广播的优势。作为一种发展至今不到百年的传播媒体,广播自身显然还正在发展,广播的许多功能其实还是刚刚被发掘出来。在这发展发掘过程中,广播正不断显示自身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面对科学性极高的手机客户终端传播平台的不断涌现,昔日以传播快捷自骄的传统媒体广播,又受到了除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新一轮冲击。许多广播新闻从业者不仅发出感慨——广播新闻是退出历史舞台?还是不断创新发展?现实当然选择了后者,广播新闻仍然要不断创新发展。笔者以为多元化、开放式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平台的显著特点,媒体几乎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媒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广播媒体随着直播节目的增多,听众参与广播形式和参与的程度越来越活跃,已经由早期的传统双向互动转为即时互动,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迅速播报给听众,网络平台、手机短信、微信和电话直通,成为听众参与广播最快捷的途径。任何媒体,没有受众的参与和支持,都会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办好听众参与性节目是广播在激烈竞争中赢得应有地位的必由之路。办好听众参与性节目,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陈臻 《新闻窗》2014,(5):66-67
面对手机客户终端传播平台的涌现,昔日以传播快捷自傲的传统媒体广播,又受到了新一轮冲击。许多广播新闻从业者发出感概:广播新闻是退出历史舞台,还是不断创新发展?笔者以为,多元化、开放式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平台的显著特点,媒体几乎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媒体的参与。对广播新闻来说,这既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一个促进自身创新与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20.
广播评论是广播媒体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将新闻性和政论性结合于一体的新闻题材。无论是社会中发生的新闻事件,还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无论是当下的社会现象,还是各种社会问题,广播评论都以它鲜明的观点和特有的语言表达着媒体的立场和态度。所以说,广播评论是广播媒体的灵魂与旗帜。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广播评论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存在着弱势。以遵义广播电视台为例,每年各新闻奖项的评比中,比起层出不穷的优秀新闻报道,优秀的广播评论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