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歌台到跳台,电视建构的不仅是秀场更似竞技场。在音乐类节目风起云涌之际,看似独具匠心的明星跳水类节目也并没能满足大众的审美期待。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分别推出名为《星跳水立方》与《中国星跳跃》的两档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让一直以来苏浙两台看似兄弟近邻般的和睦局面被打破,生发出了从栏目招商阶段“版权、第一之争”,到节目期间的谩骂、攻击,再到借助新媒体的诋毁大战。人们对于节目周边的关注度似乎已经超过了节目内容层面本身。这两档终于跳出选秀窠臼的“新节目”,终究却走进了另一个泥淖。  相似文献   

2.
郑伶俐 《新闻前哨》2012,(10):69-70
如果说2005年刮起的“超女风暴”让中国观众第一次认识了音乐真人秀节目,那七年后的2012年无疑称得上是音乐选秀节目的“转型年”。这一年共有十余档音乐选秀节目集体开播,无论是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还是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都纷纷举起了创新、革新音乐选秀节目的大旗,寻求突破。而白热化的竞争中,“黑马”《中国好声音》却后来居上,独占鳌头。第二期节目收视率就高达2.8,第三期收视率更以3.093博得全国收视冠军,创下了历年来音乐选秀节目最快之成长速度。《中国好声音》缘何在短短数周内迅速串红,其原因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电视平民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超女"、"好男儿"一时成为追逐的焦点。在我国平民选秀节目泛滥的情形之下,上海东方卫视率先推出了《舞林大会》:一档明星真人秀节目,带动电视真人秀,由"平民秀"转向了"明星秀"。之后,湖南卫视也推出了自己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名声大震》、《舞动奇迹》。一时之间,新鲜的明星真人秀顿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这个花样舞台上,明星已经被还原成了普通平民。这类明星真人秀突破了以往真人  相似文献   

4.
温雅欣 《传媒》2017,(23):60-61
当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将主要市场聚焦于成年人身上,对少儿市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少儿节目特别是少儿音乐类真人秀节目比较稀缺,远远满足不了少儿的实际需求.而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为代表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和以《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井喷与跟风,导致市场疲软和受众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湖南金鹰卡通频道、北京卫视等借鉴这两种综艺节目中"少儿"与"音乐"的相关元素,开发出了《中国新声代》《音乐大师课》等非选秀的少儿音乐类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展现了少儿的童真、童趣与歌唱才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收获了较好的市场回报.但是,节目也存在电视被神圣化、参与者形象符号化和少儿成人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以《中国达人秀》《快乐男声》为代表的平民类选秀节目逐渐淡化,而《我是歌手》《全能星战》这类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正如火如荼地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是一味的进行国外引进、跟风模仿让我们忽视了"本土特色"。本文将重点阐释明星真人秀节目如何"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慧艳 《今传媒》2010,18(10):72-73
作为从欧美引入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真人秀"在我国己走过近十个年头。其中以《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等领军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在全社会以及学术理论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尝试用传播学的虚拟环境和培养理论分析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影响,以期更加明确大众传媒的责任,为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潘曼 《新闻前哨》2013,(9):10-12
历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掀起唱歌类选秀节目的热潮,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紧随其后的推波助澜,伴随2013暑期的到来,地方卫视综艺选秀栏目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13档盘踞荧屏黄金档或十点档的综艺节目中,除了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其他12档均为歌唱类选秀节目。当前,除了一线卫视将"赌注"压在了暑期季播综艺音乐选秀上,不少二线卫视的同类节目也加入混战,一时间,电视、微博、视频网站、娱乐媒体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发展至今,综艺节目早已今非昔比,而真人秀节目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不断推陈出新,节目形态更是日益成熟,涵盖了野外生存、表演选秀、职场创业、益智游戏等多种类型。来自美国的《天桥骄子》正是一档具有独特魅力的时尚类真人秀节目,在短短的数年发展中,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节目开播以来屡次获得艾美奖提名、文化成就奖。本文从媒体奇观理论出发,对《天桥骄子》进行深层解读,以期挖掘美国时尚类真人秀节目的奇观化现象以及剖析其对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7月22日,《新京报》刊文称暑期能看到各电视台制作的13档音乐选秀节目,选秀节目的过度竞争,正在把"金瓜"变成"烂瓜",造成节目制作资源的浪费,也透支着中国观众的娱乐期待。7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称,将对歌唱类选拔节目实行调控:从现在起各上星综合频道在调控期内不再投入制作  相似文献   

10.
吴萍 《东南传播》2012,(10):133-135
今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横空出世,引爆了观众对选秀节目的新一轮疯狂与激情,这档靠"好声音"选拔为主打的音乐选秀节目,在国内收视火爆,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在互联网上也成为海内外观众追捧的对象。一花独放不是春,山东卫视、东方卫视、广西卫视、云南卫视的音乐选秀节目今夏也都办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些音乐选秀节目都不约而同打出了用"盲听"选拔"好声音"的旗号。以"盲听"方式进行音乐选秀的电视节目,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1.
《我是歌手》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节目首播便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社会效应,成为了国内新生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翘楚。本文将从规则创新、传播特征及文化怀旧三个维度来剖析、解构《我是歌手》,希望找到中国电视音乐类娱乐节目生存发展的秘诀。  相似文献   

12.
2005年《超级女声》热播,开启我国选秀元年;2018年偶像养成类节目大放异彩,掀起全民造星狂潮。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快速发展,从传统电视综艺到超级网综,从竞技演出到偶像养成,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变化。本文以2018年的两档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和《下一站传奇》为例,通过对其不同节目叙事模式的比较,探讨养成类真人秀火热的原因,分析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叙事模式对传统竞演类选秀模式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孙敏  刘珊珊 《传媒》2018,(7):71-72
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情感能量是互动双方真正参与的核心驱动力,一档节目如果能够激发观众的积极情感体验,就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情感,得到观众认可.《围炉音乐会》作为一档音乐故事类节目,以"外景真人秀实拍+现场live音乐会"模式为情感纽带,增强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季静 《今传媒》2014,(7):50-51
自《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电视节目的"选秀"时代以来,歌唱类选秀节目风风火火走过了近10年,其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节目案例。从早期盛行的"草根"选秀到新兴的明星真人秀,歌唱类选秀节目似乎有种独特的"魔力"总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本文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三档节目为例,从"祛魅"与"造神"的二元分立与融合来解析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的创新逻辑,以期对该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正值选秀节目在中国经历"七年之痒",这档号称只选好声音的节目不仅带动了期期同时段第一的高收视率,同时还引发了关于节目模式引进以及本土改造的思考。而贯穿在《中国好声音》中的对赌协议和产业链条的开发,也值得业内学习和深思。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井喷式发展,其足迹也是遍布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包括选秀、游戏、竞技、户外求生、国防教育、亲子教育等。电视真人秀这种遍地开花的景象,不仅展现出电视的内容制作空间开始走向解放,更说明了电视的功能性表达力也在日益增强。《超级育儿师》作为中国首档大型育儿亲子真人秀节目,紧跟时代步伐,将镜头对准寻常家庭,正面直视亲子教育这一当下社会的实际问题,充分呈现出了节目在功能表达方面的社会意义。在本文当中,我们主要从社会、教育以及服务三个层面,来对电视真人秀节目《超级育儿师》的功能性表达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目前已成为几大主流卫视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选秀节目以其娱乐性、平民化、趣味性等特征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要,但是国内的选秀节目严重缺乏创新,一档选秀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电视台马上跟风效仿,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一大批面孔相似的选秀节目,以至于选秀节目开始走向泛滥,甚至趋于低俗化,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首先梳理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几个阶段,将《我是歌手》与其他音乐选秀节目进行对比,进而研究《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及其引进中国后进行的本土化融合,并总结出《我是歌手》对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启示,试图以此找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央视推出的真人秀纪实节目《客从何处来》因为其新颖的题材切入和真切的情感认同,在当下真人秀综艺节目遍地的泛娱乐化时代,显得独树一帜。在肯定这档电视节目优良的制作水准和节目编导抓住现代化语境中观众情感需求的同时,本文不拟再对节目形态本身进行细致的分析,笔者从一个社会历史变迁转型和中国人普遍被遗传的文化寻根意识的二律背反视角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这个节目大热的背后,当代中国人情感意义上的寻根诉求。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开始,大量的优秀国外真人秀综艺节目被引入我国,中央电视台的《舞出我人生》、浙江卫视的《舞林争霸》、东方卫视《奇舞飞扬》等多达十余档同类节目挤爆荧屏.但是,这种移花接木式的发展在本土化实践中逐渐暴露出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作秀大于选秀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电视舞蹈选秀节目的良性发展.对此,如何抓住时代发展机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成为电视舞蹈选秀节目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整个夏天,国内音乐选秀节目一团混战,惹得广电总局下发限唱令,对歌唱选拔类节目严格调控,进入第四季度,除江苏卫视的《全能星战》继续唱,其他各大卫视均放弃继续唱歌的节目套路。周五档荧屏大战再度打响,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纷纷出炉,尤其是亲子节目遍地开花。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和陕西卫视《好爸爸坏爸爸》同时首播,《爸爸去哪儿》受到各种好评,以几乎"零差评"的姿态稳居当晚综艺口碑榜第一。陕西卫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