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出版待业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音像电子出版业优势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服务大局、传播化信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化生活等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音像电子出版业已成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从目前情况看,音像电子出版业发展还存有不足,主要是音像电子出版物占有出版物市场的份额比较低,没有形成大的规模,经不起风浪,发展速度还不快,从市场发展角度讲,还有更大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这些问题和不足,在不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健康发展,音像电子出版业面临着十分明显的困境,因此,加快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已在为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课题,如何搞好正版物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面临加入WTO,音像电子出版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分析,改进音像电子出版工和,加快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刚刚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认真地回顾和总结我国音像电子出版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期间的历程,展望和规划新世纪尤其是“十五”期间的蓝图,对于我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开创音像电子出版业的新局面,是非常必要的。  一、认真总结音像和电子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基本经验。  1908年上海录制出版了第一张唱片,标志着中国音像业的开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我国只有一家唱片出版公司——中国唱片社(中唱片总公司的前身)。1979年全年共出版密纹唱片123种,465万张;薄膜唱片364种,3 550万张。改革开放以来,音像…  相似文献   

3.
张静 《图书馆界》2014,(4):69-7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对音像电子出版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文通过对上海的市场调研,分析了在数字网络媒体时代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图书馆音像资料采访带来的影响,并展望了音像电子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音像资料采访工作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尹慧玲 《传媒》2002,(11):40-40
十几年来,江西的音像出版人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新观念,调整战略,改革经营方式,使音像业的发展不仅有数量的变化,更有质量的提高。 一、转化优势,不断创新 江西的音像出版业在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音像出版单位注重出版资源开发利用;有的音像出版单位注重对赣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利用;有的音像出  相似文献   

5.
在"十行百家"专题调研活动中,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组"通过对音像出版业多种经营主体的深入走访和广泛听取意见,对音像出版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影响和制约音像出版业繁荣发展的问题和因素,探索研究解决途径。经调研分析,建议适度放开音像出版权,将部分成绩突出、信誉优良的民营出版单位试点性纳入音像出版单位,给予音像出版权,打造文化市场主体,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6.
在“十行百家”专题调研活动中,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组”通过对音像出版业多种经营主体的深入走访和广泛听取意见,对音像出版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影响和制约音像出版业繁荣发展的问题和因素,探索研究解决途径。经调研分析,建议适度放开音像出版权,将部分成绩突出、信誉优良的民营出版单位试点性纳入音像出版单位,给予音像出版权,打造文化市场主体,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7.
1999年,对于中国出版尤其对电子音像出版,是千载难逢、百年一遇的好时机,重大题材和热门选题十分集中。同时电子音像出版物的特点越来越受读者欢迎。成为出版业综合发展的新趋势。因此,电子音像的两大献礼工程成为1999年中国出版引人注目的亮点。《辉煌五十年》系列(多媒体)光盘,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2000年,中国出版业在市场经济挑战与经营机制变革的矛盾中不断发展,电子音像出版因其载体形式多变、市场情况复杂,尤其成为挑战与变革的焦点。现将个人对2000年电子音像出版的一些粗浅印象,提供同行和专家研究参考。电子音像发展快薄利多销市场大 2000年全国共有电子音像出版单位350多家。其中,有音像出版业务的单位292家,占83%;单纯音像出版单位208  相似文献   

9.
厦门音像出版业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王国庆在现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西南太平洋经济圈,闽南文化有很强的凝聚力、强力租活力,并提供了一种网络。在闽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厦门,音像电子出版业逐渐发展成技术密集型、带动性强的产业,并正走向一体化。厦门音像出版社从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9年10月28日制定的《音像(电子)出版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内地部分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这些单位在改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非常值得新疆的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学习、借鉴。转企改制是改革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根据新疆音像(电子)出版单位的实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及普及,我国的电子音像出版业发展遭遇了极大的冲击,市场上产业规模缩小明显、整体销售额减少、制作质量不高,这些现象都为全媒体时代下电子音像出版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埋下隐患。不可否认,社会上依旧对于电子音像产品有较大的需求,其发展潜质不可小觑,必须创新与转型,突破瓶颈,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规范出版秩序.促进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日前在北京召开了"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工作座谈会”。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及各地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部门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北京作为全国的出版中心,音像电子出版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汇聚了中国唱片总公司、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中影音像出版社、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世界音像电子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等众多品牌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无论是出版单位数量、出版产品种类,还是经济规模,北京地区音像电子出版业所占全国的比重都遥遥领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中唱园区、中国乐谷园区、天桥园区、1919园区、数字音乐园区等7个基地分别落户在东域、西城、朝阳、海淀、平谷5个区内,音像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4.
所谓图书出版业的多角化发展.即指出版物扩张型的多方面经营,目前.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多角化发展主要是指电子.音像出版物的发展。中国的电子.音像出版事业是在80年代初创立起来的,90年代末.电脑、VCD消费开姑转向沮软件消费为主,电子出版物成为出版社关注的焦点,新华书店也在积极扩大光盘销售渠道。电子、音像出版作为两项新型的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故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音像电子出版物作为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而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亟需转型。"互联网+"时代给音像电子出版业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本文探究了立足于聚合云平台,优化内容与服务,建立多元渠道,综合利用大数据、电子商务、众筹出版等手段的新媒体转型路径,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纵观音像出版业,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规模小、销售量少、音像质量不高,而且还有猖獗的盗版以及网络端的不法下栽等,这一系列问题使音像出版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虽然有这么多问题,但是人们对电子音像还是需求的,所以电子音像产业不会消失,只要它革新自己的商业模式,顺应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就会更好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音像出版业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仅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即可窥见一斑:前些年人们家中还只有电视机、组合音响、录像机等简单的音像设备.而近两三年VCD机、DVD机、MD机、多媒体电脑、家庭影院等越来越高级的视听设备已步入寻常百姓之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追求文化生活的品位也越来越高,对音像品的制作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音像出版业只有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音像作品.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庞大的电子影视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自己长…  相似文献   

18.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潮流,这对于当代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它同时又将给许多传统的产业造成极大的冲击。传统的出版业就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出版业是生产书、报、刊、音像、电子等出版物的产业,不论是书、报、刊等以纸为介质的传统出版物,还是音像、电子等新兴出版物,都是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业也可以算作知识和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共有五百多家出版社,正式登记的电子出版单位却只有数十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音像出版业产业链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诚信现象缺失、盗版现象严重、赢利模式畸形等,影响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与进步,影响了创意人才的培养,削弱了我国应对国外文化与意识形态冲击的能力.对音像出版业产业链从传统音像产业与数字音像产业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解决目前音像出版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音像出版业...  相似文献   

20.
编辑领军人才的成长和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业飞速发展,日益繁荣,硕果累累,令世人瞩目.究其原因,除了党的英明领导、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根本性因素外,出版业内部人才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发展的需要,三十年来,出版业引进和吸纳了大批优秀人才,分布在书、报、刊、电子音像、网络出版等企业的编辑、复制、发行以及管理岗位,而正是由于这大批优秀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勉工作,创造辉煌,才不断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