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补习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柱,然而在近代中国却遭遇"理论上重要、实践中低微"的尴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职业补习教育才迎来为自己正名的契机.随着<补习学校规程>与<补习学校法>的相继颁布,职业补习教育最终走向正规化,获得社会与法律的认可.这既是职业补习教育不懈努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补习教育施教面广,灵活简便,这不仅能有效弥补职业学校教育的不足,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汪光华 《职教论坛》2005,(19):62-64
纵观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补习教育施教面广,灵活简便,这不仅能有效弥补职业学校教育的不足,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卫玉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先驱,他分别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需要、功能、范围、设施原则、设科、师资、教材和教学进行了阐述:职业补习教育要以国计民生为旨归,设施要以社会需要为原则,设科要因地制宜,教师要兼具学识和经验,教材要注重实践技能,教学要考虑学生的特殊性。杨卫玉在职业补习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补习教育思想体系,在当时的职业补习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介绍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研究著作的出版情况之后,对民国学者关于职业补习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职业补习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为什么要办理职业补习教育;如何设置并组织职业补习教育的教育教学;职业补习教育采取哪种入学制度,如何加强与职业界之联络。他们丰富的理论见解对今天的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战前的职业补习教育过于重视商业补习和学校教育形式,存在教学配套措施缺乏等问题.抗日战争期间,职业补习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变,重点实施了工农职业补习教育,针对特殊群体开展职业补习教育,成立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对伤残军人进行职业补习.其启示在于: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对特殊群体的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7.
职业补习教育是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抗战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随着学术界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推进,职业补习教育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回顾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的现状特征,预测其研究的趋势,既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提供借鉴,也能推动职业教育学术史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职业补习教育是职业教育之重要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中华职教社成立后,即开始了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尝试与推广,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职教社遇到了诸多困难,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9.
江恒源是我国近现代重要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他分别对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类型、功效、设科、师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补习教育的目的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兼顾知识、道德和体格的全面发展;补习学校的门类繁多,整合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来发挥其效能;补习教育的功效显著,值得重视并加以提倡;补习教育的设科灵活机动,能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补习教育的师资紧缺,应鼓励教师义务担任,并指定相关大学来培养。江恒源关于补习教育的独到见解,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职业补习教育概念的历史考辨与现代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府、学者、学校三个角度对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梳理,认为职业补习教育是以一种成人为主的业余职业技术教育,具体包含七个特征.新中国成立后,职业补习教育已经融入到成人教育中,演变为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则演变为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1.
学生及家长的补习需求决定了补习教育的市场。当补习教育的需求旺盛时,必然刺激补习教育市场的发展。通过分析湘潭市中小学生的补习需求,了解目前补习教育的需求动机及原因,为建立健康和谐的补习教育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艳玲 《教育史研究》2009,(4):81-83,95
陈选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重要成员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先驱者之一。他在职业教育原则、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和职业指导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对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兴起了一场职业教育运动,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三老"之一的江问渔也同样做出了他的贡献.江问渔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他对职业教育含义的理解、对职业补习教育的认识及其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陈选善认为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职业教育课程应包括学生的全部活动,坚持普遍性的原则,以科学的职业或工作分析为依据;职业补习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应包括专门学科训练和教育研究训练;职业指导是人人需要的,有很高的价值,必须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中华职教社对职业补习教育的探索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职教社成立后,即开始了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尝试与推广。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中华职教社遇到了诸多困难,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主要表现在:多方宣传倡导,积极联络职业界,解决招生问题;积极聘请、培养补校教师,保证师资质量;根据学者需要选取、编制适用教材;多种途径防范、减少流生现象。  相似文献   

16.
补习教育不陌生也不可忽视,补习教育在家庭教育支出中占一定比例。而政府往往对补习教育进行管制并不提倡。但补习教育活动却一天天蓬勃起来。为全面认识补习教育以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我们有必要探究如下问题:补习教育到底有没有市场,人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补习教育?城乡间地区间补习教育有无差异?政府应如何调整对待补习教育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沈光烈先生是我国早期对职业补习教育论述最多的人,他关于职业补习教育的意义,职业补习教育的需要,职业补习教育的内容,职业补习学校的教材,职业补习教育的师资,职业补习学校的学生管理,职业补习教育的具体操作等方面的论述,对当前的职业教育仍然具有启发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补习教育购买者、提供者和教育产品构成一个稳定的补习教育系统,网络可以从这3个方面对补习教育作出一定的补充和规范。相关案例说明,基于网络的补习教育是促进补习教育和谐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9.
补习教育在国外称之为"影子教育",是指具有市场性质的课外辅导。近年来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家长在公立学校的经济负担减轻,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经济开始投入到补习教育中,补习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本文就补习教育的特点,分析了补习过热引发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补习教育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从结构功能理论视角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补习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能够对补习教育相伴而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